地狱究竟有几层
蓝冰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8年
李茶的姑妈
造型
/
导演:
吴昱翰
/
主演:
黄才伦
/
艾伦
/
宋阳
/
卢靖姗
/
韩彦博
/
张镨冉
/
沈腾
/
常远
/
王成思
/
王宇
/
预告播放
导赏:
《李茶的姑妈》改编自开心麻花的同名舞台剧作品,由舞台剧版导演、编剧吴昱翰执导。影片讲述了一场由金钱与谎言引发的人生错位故事,幽默风趣,笑料不断。开心麻花在中国舞台喜剧行业深耕多年,开辟了一片天地,用上百场的演出打磨出了《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等优秀舞台作品,为其向电影行业进军打下坚实的文本基础。《李茶的姑妈》也不例外,故事运用了开心麻花式常见的喜剧元素,如消费主义、性别差异、物欲、扮丑等,并新增了“反串”元素,形成了“喜剧+反串”的全新喜剧风格。全片围绕黄沧海的变装之路展开,他在自己与姑妈之间自如切换,其他队友则帮其笨拙地掩盖真相。假姑妈为了金钱费心编织谎言,真姑妈则厌倦富贵的生活变装成女仆,在这场男扮女装的闹剧之中,影片嬉闹着映射了金钱与人性的深刻主题。一群利欲熏心的人在岛上的密闭空间中为了金钱勾心斗角,硬生生地造出了这场荒唐大戏。影片延续了开心麻花作品对小人物的观照,黄沧海作为普通员工受到公司剥削,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为了满足内心对金钱的向往、对尊严的守护,他不惜放下内心的原则与底线。当底层公司职员通过身份扮演游戏体验梦寐以求的上流生活时,普通大众在现实世界中未能实现的白日梦也如愿在银幕上再现,这种超越笑料的深层快感串联起电影与现实空间,抚平了平凡现代人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积累的遗憾。人们需要喜剧,时代亦需要喜剧,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幽默搞笑的《李茶的姑妈》舒缓了人们紧绷的神经。(编辑:海边淡鼠)
2013年
电影先锋
导演
/
制片人
/
导演:
毕琼
/
蓝冰
/
主演:
李易
/
类型:
剧情
/
纪录
/
剧情:
2013年时值延安电影团成立75周年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文献纪录电影《电影先锋》以大量极其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追溯延安电影团的组建和创作历程,通过袁牧之、吴印咸、钱筱璋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投身延安、在延安从事电影创作的特殊经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文艺创作领域高瞻远瞩的领导思想和延安电影团超越时代的艺术追求,以此向奠定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前辈们致敬。
2009年
长安街
导演
/
导演:
高厂
/
蓝冰
/
李谊
/
毕琼
/
黄跃
/
类型:
纪录
/
导赏:
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贺礼的记录片。
2006年
又见梅兰芳
导演
/
导演:
蓝冰
/
叶晶
/
主演:
李胜素
/
梅葆玖
/
魏海敏
/
胡文阁
/
张晶
/
尚伟
/
张馨月
/
滕洛莹
/
播放正片
导赏:
纪录电影《又见梅兰芳》调动了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资料库中所有关于梅兰芳的影片素材,汇集梅兰芳生前留在世界各地纪录他生活和舞台艺术的影像资料;追随他生前的足迹,用35MM彩色胶片及先进的摄影手段拍摄。在他住过的老房子里,展示他留下的珍贵文物。在他演出过的舞台上,在他访问过的国家和城市中,透过岁月的浮尘,探寻梅兰芳留下的印迹。本片还纪录了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也是梅派艺术最重要的传人-梅葆玖先生对父亲的深情回忆,让今天的人们从这位七十岁老人的艺术和生活中,从他讲述的历史中走近大师梅兰芳。本片还着力关注梅派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传承和发展,特别邀请梅派弟子重新演绎梅派的经典剧目片断穿插在影片中,以展现梅派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传统的人物纪录片往往以人物的命运为线索,人物的生活道路可以说是纪录片故事发展的筋骨。而影片《又见梅兰芳》却以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也是梅派艺术最重要的传人——梅葆玖先生对父亲的深情回忆为线索,让今天的人们从这位七十岁老人的艺术和生活中,从他的情感独白中渐渐走近大师。作为纪录电影,《又见梅兰芳》摒弃了纪录片常用的采访形式,在影片中,梅葆玖先生并不像一个接受采访的老者,絮絮地向观众讲述父亲的生活片断,而是像一位静静回忆过往的老人,安静地坐在剧院里,看着眼前熟悉的舞台,记忆随着影像与声音如潮水般蔓延开来。有媒体这样评价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很难被定义的电影,它不是标准的纪录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片,不是歌舞片、戏曲片、故事片……,但影片所呈现的观念、视角、内涵,以及在流动的光影中所流露的美,又让你不自觉地忽略它本该属于什么样的类型,而全然跟随电影本身去探访一位大师的艺术与人生,并进而领略到属于观者本身的那种触动—关于美的触动,艺术的触动,情感的触动。“在梅先生去世45周年后,《又见梅兰芳》想用光影去纪录那个时代的真实场景已经的确难以实现,因此,影片的作者只能另辟蹊径,使用了一种以追忆为主的方式去重现当年梅兰芳的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