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灌洪

有片源
2021年
单程车票
单程车票

导演/编剧/

导演:李灌洪/
主演:富梓铭/刘青/
播放正片
2020年
随波逐流
随波逐流

编剧/

类型:剧情/
2014年
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

导演/编剧/

导演:李灌洪/
主演:杨峻羽/何杜娟/
播放正片
2010年
2008年
走四方
走四方

导演/编剧/制片人/

导演:李灌洪/
播放正片
导赏:影片以微观视角讲述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刘二喜因当年高考落榜,受不了父亲的责骂与冷落,离家出走在外闯荡八年,因为偶然,运货的车子停在家门口,会见当年暗恋的梦中情人的想法使他决定回家看看,由此展开“返乡书写”叙事模式。导演李灌洪将镜头作为摄影眼直接展现小镇空间的落败、荒凉、破旧,其中错落的砖墙平房、灰白交错贴满广告的墙面、早已霉迹斑斑的木门还原着小镇普通的生活场景,以此构成故乡风貌的肌理,街道、小河、宾馆、餐馆、平房,借助于小镇逼仄的生活空间,故乡的空间格局逐渐显现。地域空间的表达往往反映出小镇的经济状况和人物生存境况,小镇空间的封闭性和紧密性凸显人物发展受限的本质,影片用纪实的手法记述着刘二喜返乡之后在小镇的种种际遇、母亲已经离世的事实、哥嫂一家拮据窘迫的生存境况、父亲依旧严厉的态度、与家人之间的疏远、恋人以伴舞为生的现状,人物的复杂情感在拥挤的小镇空间中流动。影片的纪实性不仅在于平实质朴的叙事与人物表演,还在于客观冷静的镜头语言。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固定镜头与长镜头呈现画面,这种镜头方式的使用能够以一种近乎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地记录着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的状态,营造出冷静、客观的叙事氛围,当游子刘二喜回到家中,导演采用了固定的全景镜头来呈现这一场景,客观地展现出家庭氛围的沉闷与尴尬,以及人物在得知母亲已去世一年时的震惊、懊恼与愧疚情绪。冷静旁观的镜头语言使得人物的表演克制隐忍,在影片中甚至看不到也看不清父亲、哥嫂、侄女的表情,但在他们的动作与沉默中能体味到情绪的传达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导演用平实的镜头语言和细腻的情节设计推动故事的发展,让观众体会到小镇真实的生活质感与生活常态。(编辑:张苏慧) 
2006年
剧情:  姐的名字叫碗。姐出生那会儿,家里不宽裕,娘希望姐一辈子都能端上吃饭的碗,就给姐取了这个名字。小时候,姐没能像我那样被爹娘送进学校上学,为这个,姐很少有高兴的时候。常年生病的爹去世后,我和姐姐也长大了,但爹在世时治病欠下的那些钱一直也没还上。十八岁那年,我有幸考上了大学。为了供我上大学,同时还上为爹治病时欠下的那些钱,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姐姐独自去了北京。   姐姐一个字都不认识,到北京找活干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姐姐还是凭着农村人特有的坚韧,在一个叫“有滋有味”的饭馆,和同时来应聘的两个小姐妹隋意、常艳玲找到了活。为了能挣两个人的钱,姐希望店老板老杨能给她安排两份活干,哪怕累点、脏点都行。杨老板不同于别的老板,在老杨看来,嫌钱少的人通常本事大。为这个,老杨安排姐做服务员,但因为不识字,没法为客人点菜,姐差一点还被老杨给开了。   继续留下来的姐包下了饭馆所有的脏活累活,边干活边背菜谱。当老杨发现姐姐超常的记忆力,并时常凭借超常的记忆帮助其他服务员化解与顾客之间的矛盾时,老杨又安排姐姐做了服务员。重新干上服务员,不识字的姐姐用画菜谱的形式为客人点菜,而且画得特别像,特别传神。“有滋有味”饭馆里有一个会“画菜”的服务员,为老杨招揽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姐姐也因为个人营业额逐月递增而受到老杨的敬重。   老杨在二龙路那块还有一家“有滋有味”分店,但跟姐姐干活的那个店比起来,二龙路那家连续亏本,直到最后被迫转让。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常艳玲那儿听到这个消息,姐姐决定承包下二龙路那个店面。姐姐的胆量和支撑本店的能力,让老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自己做起老板的姐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经营之道,把改名为“大碗小碗”的一个不大的小店开得红红火火。一天近两万的营业流水,让老杨对姐姐刮目相看。此时,上学,而且是从小学开始上起这样一个念头,在姐姐的心中越来越强烈。老杨同样找不到拒绝姐姐上学的理由。在隋意和她的男朋友小马的帮助下,姐姐终于被一家私立学校招收。在四万块钱的巨额赞助面前,姐姐没有犹豫。和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小孩子一起上课、演节目,姐姐没有丝毫的难为情。当我第一次收到姐姐写给我的来信,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同学们的追问中,我向他们讲起了姐姐碗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