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鹰

有片源
2014年
导赏:《小时代3:刺金时代》是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的第三部影片,相比较前两部,第三部无论是在剧情还是场景都做了全新升级。如果说前两部的剧情主要围绕在学生时代的故事展开,第三部则是讲述涉世未深的女孩们开启社会生活的体验。四姐妹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林萧独立坚韧,有清晰的认知,顾里拥有女王气质以及果断的执行和判断力,宛如拥有自己的小世界和小美好简单且幸福,南湘清新脱俗,有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影片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引发共鸣,几乎每个女性都能从她们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在社会生存中的共性。这个影子是青春的缩影,就像小说中曾有的一句话“不会有人永远年轻,但是总有人正年轻着。”青春就像单行道,你只能往一头走,永远不可能掉头往回。郭敬明正是抓住了青春的不可逆性,并将这种不可逆性无限放大。在场景设定方面,本片取景地去到了意大利,打造了极度奢靡的拍摄效果,富丽堂皇的哥特式建筑与琳琅满目的奢侈品都完美的诠释了郭敬明导演对于该影片力求突破的态度,电影中还增设了威亚与大量动作戏增加影片的立体感。电影中最让人动容的当属于四姐妹的友情部分,四姐妹从青涩的学生时代到忙碌奔波的社会生活,她们彼此陪伴,彼此见证对方的成长。或许每一段坚不可摧的感情都有它的弱点,四姐妹在影片中的矛盾升级也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姐妹之间的隐瞒与背叛被揭露的那一刻,她们愤怒的诉说,她们疯狂的宣泄,与此同时她们的内心又回归到平静。那一晚大雪纷飞的上海夹杂着无数感情,每一个慢镜头的画面都给足了人物感情的诠释。混杂着洁白雪花的残瓣玫瑰,美丽脸庞的鲜红伤痕,都在画面的呈现上给予美感。当宛如飞奔向被讨债的南湘,林萧和顾里也义无反顾的奔跑时,所有的矛盾与误会在那一刻被击碎,迎面而来的是彼此美好的青春回忆。当镜头来回切换四姐妹互相搀扶的画面时,在那一刻,她们的感情似乎完成了一个闭环。现实与过去的回忆不断交织;姐妹互救在多年后的角色互换;场景的重叠交错,都透出一股浓浓的缅怀感。(编辑:王晶)
2009年
导赏:影片《大河》作为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两代水利工作者与新疆塔里木河的命运起伏与情感纠葛,将50年代历史叙事与90年代现实叙事相互交织,表现塔里木河半个多世纪的变迁,通过对比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和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历史背景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设新疆,陈大河等父辈为了抵御“桃花水”的侵袭而满怀热情与信念建造水库;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用青春和生命修筑的大坝在历史的车轮中渐渐褪色,成了导致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陈南疆等人为了保障塔里木河的生态,必须要炸毁堤坝,于是形成了上一代“筑坝”和下一代“毁坝”完全相反的行为动作,而这样的选择实则是出于历史的变迁,个体的生命在历史的裂隙当中经受着锤炼。影片在呈现两个时期的叙事线时,着重表现了50年代的历史叙事,突出陈大河与冬尼娅之间的跨国恋,以中苏关系破裂作为历史背景,透过治理塔里木河的历史曲折与进程,展现人物之间传奇性的爱恋,突显出了时代特征和历史厚度,巧妙地表述了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更通过刻画苏联专家安东诺夫的良知觉醒和冬尼娅与陈大河的并肩作战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跨越了国度界限。在90年代的叙事线中主要展现陈南疆与贝尔娜的亲情线,重在表现两人重走塔里木河古河道,寻找父亲走过的足迹,最终得以理解父辈们的艰难困顿与激情岁月,通过子辈对父辈的使命传承,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精神延续与精神传递,随着岁月变迁始终秉持着对塔里木河的热爱。影片通过建造水库与摧毁水库两个历史时期的相反事件,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塔里木河作为一条移动的河流,它既可以带来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也能成为使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呈现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失衡后果。同时塔里木河又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滋养着大地和生灵,河水的流淌寓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使之人类与河流之间形成生命的连接,带来美好的亲切感。(编辑:州文)
2006年
导赏:电影《东京审判》写实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侵华战争甲级战犯的历史场景,彰显出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倪征燠等中方代表力排万难,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高超智慧和坚定信念。影片贯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题材与风格相统一,格局宏大、影调冷峻、感情深沉,将此一重要历史事件深深铭刻在集体记忆中。影片创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可圈可点。电影中首次披露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镜头,穿插于剧情中,使纪实风格更为可信。尽管约一半剧情时长都在有限的法庭空间内展开,但摄影上充分运用了滑轨和摇臂等运动设备,进行场面调度的变化,将漫长的审理议程处理得有质感、有节奏、有看头。台词设计上兼备法理专业性与戏剧张力,检察官、辩护人、证人轮番登场,丰富地展现了战争的多个切面。同时,影片副线的戏剧性情节还表现了战争对普通个人精神情感上的摧残,对主线的宏大叙事进行了个体视角的补充,使观众更好地体会二十世纪的国仇家恨。本片是毕业于新闻专业的高群书导演首部电影作品,填补了国产电影中军事法庭戏的空缺,并被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影片。这部电影通过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情境,重申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将日本侵略者永远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