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陈姗姗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5年
百团大战
演员(饰 聂荣臻)
/
导演:
宁海强
/
张玉中
/
主演:
唐国强
/
王伍福
/
陶泽如
/
刘之冰
/
印小天
/
吴越
/
宋运成
/
赵晓明
/
邓超
/
陈姗姗
/
播放正片
导赏:
《百团大战》作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献礼片,是首部反映著名的百团大战的电影作品,描写了延安党中央毛泽东、朱德、张闻天对百团大战的肯定,陪都重庆的蒋介石抗战立场的动摇等。影片特别描写了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刻,“百团大战”的全面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抗战士气,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同时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片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再造了司令部决策的真实,也再现了战壕中战斗的真实,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争全景。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这部作品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影片的情节重心是“百团大战”中的四场战斗,它们各有不同看点,镌刻着人物独特的成长轨迹,交织着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互动。影片在四场战斗中镶嵌了两条重要线索。其一是姚尚武的转变。起初,他对日本侵略者的认识过于天真,后来他在反抗侵略者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二是姚尚武与梁山的感情线。他们从相识、并肩战斗到情愫暗生、天人永隔……这体现了影片在大量战争场面中加入更多“文戏”的努力,因为人物的情绪、感受、心理起伏以及命运历程往往是一部影片最动人的部分。为了在战争的铁血阳刚中注入更多温暖感人的情愫,影片还用一根皮带传递了彭德怀与左权之间的惺惺相惜,他们对彼此心思的洞察,凸显了革命战友之间的相知、关切,以及信任、依赖。
2014年
城南庄1948
演员
/
导演:
叶志伟
/
吴樾
/
主演:
吴樾
/
王霙
/
刘劲
/
王伍福
/
郭连文
/
王健
/
谷伟
/
卢奇
/
陈姗姗
/
李桃
/
播放正片
剧情:
《城南庄1948》作为庆祝建党九十三周年的献礼之作,讲述了1948年毛泽东主席在河北省城南庄期间,国民党军统指挥潜伏的敌特势与我党秘密战线的保卫部门同志为了保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2010年
大眼睛
演员
/
导演:
王赟华
/
主演:
李诺思
/
吴峰
/
刘岩
/
李冰
/
陈姗姗
/
赵芙丽
/
杜玥
/
王晓庆
/
郑嫣琦
/
黃芊芊
/
播放正片
导赏:
反映希望工程的电影
2005年
太行山上
演员(饰 聂荣臻)
/
导演:
韦廉
/
陈健
/
沈东
/
主演:
王伍福
/
宗利群
/
卢奇
/
李幼斌
/
张再新
/
黄蕾蕾
/
陈姗姗
/
李树生
/
孙继堂
/
梁家辉
/
播放正片
导赏:
《太行山上》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影片以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等战役为叙事主线,在军事史框架下展开了一场关于民族救亡的故事,满足了观众对历史真实的审美期待。作为一部历史片,影片在历史细节的处理上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八路军总部的作战会议场景中,地图上标注的正太铁路、同蒲铁路等地理要素与历史档案高度吻合,平型关战役中日军辎重部队的行军路线亦符合军事史料记载。在具体战役的艺术化处理上,导演采用了蒙太奇手法:将115师的伏击战与129师的机场突袭进行交叉剪辑,形成空间上的并置与时间上的压缩,以此强化八路军多支部队协同作战的整体形象。影片通过人物群像的塑造完成了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表达。朱德总司令的形象被赋予双重符号意义:作为军事统帅,其运筹帷幄的决策过程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作为普通士兵,与村民共食红薯的细节则建构了军民鱼水情的经典范式。日军指挥官阿部规秀的形象塑造则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其战术部署的严谨性与战败后的绝望形成对比,通过人物命运的悲剧性增强了历史叙事的厚重感。影片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窠臼。平型关战役中,导演采用低机位仰拍展现八路军冲锋的壮阔场景,同时运用特写镜头捕捉战士拼刺刀时扭曲的面部表情,将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体验有机结合。这种从集体主义英雄颂歌转向对战争中个体命运的关注叙事策略的转变,反映了新世纪以来战争片创作理念的革新。当片尾字幕浮现“谨以此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影片已然超越了普通战争片的范畴,成为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中的重要一环。(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