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

Yunpeng Yue

有片源
2025年
2024年
导赏:《我要当老师》是我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的轻喜剧院线电影。影片讲述了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孙恒,在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怀德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院长、辅导员蒋丽等人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实现梦想的故事。影片敏锐捕捉到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以男主角孙恒初入职场遭遇考核危机为切入点,揭示了思政课在吸引学生兴趣、提升教学实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片巧妙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展现了新时代下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一部分的刻画,不仅增强了影片的现实主义质感,也为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电影中出现了大量老师和与学生相处的真实场景,一帧帧电影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新时代的思政老师的初心与梦想。在演员的表演上,王润泽将孙恒的叛逆与成长演绎得淋漓尽致。他那双充满渴望与坚定的眼神,让人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孙恒的成长也伴随着身份的转变,在闪回的过去时空,孙恒给父亲与高老师带去诸多麻烦,他逃学旷课、捉弄老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与高老师的相遇使得他找到了精神的支柱和灵魂的契合。他在高老师的帮助下实现了自我救赎,同样,在他成为老师后,这种转变也影响了他的学生,仿佛产生了一种镜像效应。何睿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隐藏着对母亲的畏惧和失望,用跳河、旷课、出走的极端行为发泄不满,将此作为被迫放弃梦想的情感补偿。李晓珍陷入校园贷的陷阱,还遭遇情感上的信任危机,生活和学习都陷入困境。此刻的孙恒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带着他们走出迷茫,赋予他们追逐青春梦想的勇气和力量,这也是一种传承。林永健和李建义等老戏骨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无私与奉献。林永健饰演的父亲形象尤为深入人心。他以精湛的演技,将一个世事练达的小商人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当得知儿子因意外导致老师受伤,可能面临开除的严重后果时,他那种对至亲不顾一切的关怀和不惜代价的付出,让人动容。林永健的表演酣畅淋漓,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担忧与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意和坚定支持。影片没有刻意美化成长之路,也不粉饰成长的烦恼。它跟随当下中国青少年成长的现实路径,在现实与回忆中将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紧密结合,趣味化、艺术性地展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诙谐中不失严肃、嬉笑中不乏思考。通过孙恒的成长之路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可以激发出内在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编辑:王晶)
2023年
导赏:作为冯小刚的标志性系列作品,《非诚勿扰》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横跨15年的大IP。《非诚勿扰》(2008)曾经以3.25亿元票房拿到国产电影票房影史第一成绩,《非诚勿扰2》(2010)也是当年贺岁档备受观众欢迎的“爆款”。2023年的《非诚勿扰3》承袭了前两部作品对于爱情与婚姻深刻探讨的传统,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以及主题深度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其色彩美学的运用与未来世界观的构建。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31年,这一设定为探讨婚恋伦理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从视觉呈现上看,《非诚勿扰》选取了极具风格性的多巴胺色彩搭配,与前两部风格截然不同,色彩的变化牵引着观众的情绪波动。在这部的故事中,年近七旬的秦奋与离家十年的笑笑,他们的婚姻和爱情在时间的洪流中经历了无数考验,而“机器人”这一元素的加入,更是将这一议题推向了一个新的伦理命题。舒淇在《非诚勿扰3》中再次展现了精湛的演技,此次她需要同时驾驭真笑笑、智能人笑笑、真笑笑扮演智能人笑笑以及智能人笑笑扮演真笑笑这四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这种影片叙事结构上的复杂设计无疑是对她演技的极大挑战。冯小刚导演通过智能人笑笑这一角色,构建了一个关于“替代”与“本质”的哲学命题。智能人笑笑无论是作为真笑笑的替代品,还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都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性、情感以及两性和婚姻关系的深刻思考。影片中的“机器妻叙事”,实际上是对未来社会婚恋伦理的一次前瞻性探索,它迫使我们面对一个可能到来的现实:当技术发展到足以模拟甚至超越人类情感时,我们如何定义爱情、婚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编辑:婧怡)
导赏:《检察风云》是中国第一部新时代检察官视角罪案公诉电影,导演麦兆辉以全新视角再现了检察官真实庭审、办案流程等细节,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又鲜活的检察官故事。影片中,校园贷、杀人案等案件环环相扣,由包贝尔出演的富商陈鑫犯下强奸罪却被无罪释放,黄景瑜饰演的检察官李睿想要将陈鑫绳之以法,并揪出其背后的“保护伞”,不料遇上离奇命案。王丽坤饰演的大学教授夏薇涉嫌杀人竟一问三不知,与此同时夏薇的辩护律师也在调查中发现有神秘“第三人”存在。随着调查的深入,神秘旧案浮出水面也令血案真相更加扑朔迷离。其中,李睿与夏薇的辩护律师“庭辩交锋”的场景成为了全片的重头戏,在黄景瑜和白百何的精彩演绎下,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火药味十足”。此外,以喜剧见长的演员岳云鹏再次幽默出场,成为了缓解严肃气氛的调和剂。《检察风云》不仅展现了多个大尺度罕见大案,也真实再现了检察官提前介入侦查、出庭支持公诉等办案流程的细节,力图还原真实案件办理的震撼冲击感。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导演通过场景重现和检察官李睿置身案发现场根据蛛丝马迹层层逻辑推理的画面,展现了他依靠证据、科学推理的过程,最终复盘了案发现场识破了犯罪嫌疑人正当防卫的破绽。检察官不仅要实地勘察现场取证,还要争分夺秒完善证据与犯罪团伙斗智斗勇,庭审之上据理力争,让观众逐渐了解到检察官的职责与担当。正如黄景瑜所说,通过出演这部电影,自己逐渐了解了检察官、律师、警察职责之间的区别。观众们通过观影,也从内心萌发起对中国检察事业的崇高敬意。(编辑:方舟)
导赏:影片《交换人生》作为一部贺岁档合家欢影片,融入了诸多喜剧元素,其中身体/灵魂/身份互换的奇幻设定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十八岁的陆小谷和中年律师仲达——之间的身体互换,引出人物新身份的尴尬与不适,从而制造了一系列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错位,传递出了强烈的喜感和幽默感。通过身体互换,张宥浩既是陆小谷,也是律师仲达,雷佳音亦是如此,身体与灵魂强烈的反差碰撞出了各种怪相,青涩的脸庞却满口世故,沧桑的面容却举止幼稚,种种犯错、出糗的行为体现出了人物的笨拙,从而呈现出了身份不协调所带来的滑稽感。而影片在喜剧类型化之下又倾注了对家庭伦理的表达,以陆小谷的家庭为核心,影片共塑造了四个家庭,幼时不被关爱、长大后独身一人的律师仲达的家庭,母亲强势且身负债务金好的家庭,父母恩爱、家庭完整的陆小谷的家庭以及被父母冷落的小胖的家庭,通过陆小谷极力想要逃离家庭的渴望表现出现代青年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挑战,而这场身体互换的奇妙旅程补偿了陆小谷对一成不变家庭的失落,使之体会到身边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永恒这一哲理,同时在这段旅程中,缺爱的仲达体验了一番亲情的温暖,更加应和了影片“家最珍贵”的主题。在影片换身设定的故事架构下,导演也表达了另一个寻找自我的主题,换身就像是一则道德寓言,六天的奇幻旅程既是一段主体反思的旅程,也是一次意识回归的旅程,无论是陆小谷还是仲达,身份的错位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在经历过内心的挣扎与探索之后,最终在这次旅程中找寻到自我,并与自我达成了和解,完成了成长与觉醒。(编辑:州文)
导赏:《热烈》由大鹏导演,黄渤、王一博领衔出演,讲述了杭州小伙陈烁在现实困顿下仍然坚持街舞梦想,并与亦师亦友的伯乐丁雷相互救赎,最终带领舞蹈团队克服困难、共同实现梦想的故事。本片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杭州亚组委共同策划,作为一部表现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主题电影,借由霹雳舞(Breaking)首次被纳入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一契机,《热烈》既完成了宣传献礼片的题中之义,成功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吸睛预热,又作为商业片用励志感人的故事打动观众,获得9.13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导演对于街舞这一极富个性的亚文化题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开掘和呈现,片中不仅以炫目的视听效果呈现出“头转”、“肘抛”以及最后的“惊叹号”等高难度动作,让专业舞者看后击节称赞,还以小人物追逐梦想的故事为线索,拓宽了体育类型片在训练和比赛之外的生活维度。亲情、友情、师徒之情让运动员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双bo组合”对于体育精神的传承、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探讨也让广大观众深深与之共情。此外,影片还以喜剧化的风格调剂了严肃紧张的备赛故事,“生活嘛,不触底怎么反弹”,泪中带笑的台词使电影张弛有度、引人入胜。超越唯结果论、用热爱自驱向前,这种纯粹梦想对于功利目标的战胜,是《热烈》对体育精神的升华性阐释所在。“影片本身并没有大肆宣扬努力就会成功的励志鸡汤,而是着重表达对于人生的火热与乐观态度。”在成王败寇的赛事博弈之外,是无限广阔的人生舞台。《热烈》以小人物逐梦响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主题,是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精品佳作。(编辑:曾奕琦)
导赏:《满江红》是“国师”张艺谋又一力作,由沈腾、易烊千玺、张译、雷佳音等组成顶级主演阵容,以民族英雄岳飞及其脍炙人口的词作《满江红》为电影精神内核,杂糅了悬疑、喜剧、古装、复仇、悲剧等多种元素,讲述在外族进犯背景下,一群“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小人物舍生忘死、铲奸除恶的忠义故事。电影以精彩的话本式叙事方式,交织呈现了追踪失窃信件与暗杀秦桧的双线剧情。结尾高潮处集体复诵荡气回肠的《满江红》一段,将观众的家国情怀彻底点燃,引发强烈共鸣反响。本片集中式美学之大成,由韩红担任电影音乐作曲,将来自岳飞故乡高亢雄放的豫剧唱腔与电音摇滚相融合,作为人物在山西大院中穿行的串场配乐,以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充分彰显出建筑的空间美感。编剧陈力严格遵循传统戏剧中的“三一律”,让时间、地点、事件统一于拂晓前一时辰的密闭大院空间之内,兼备戏剧性与逻辑性的群像戏中积聚着渐强的情节张力,使得不到三小时的电影中反转次数多达十余处,代入感和沉浸感极其强烈,让观众产生剧本杀般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满江红》是2023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之所以取得45亿元的傲人成绩,步步惊心、笑料百出的剧本编排与精良的视听摄制固然重要,但影片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才是观众最大的“情感公约数”所在。个人的荣辱、家庭的盛衰无不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片中一群小人物前赴后继地与叛臣斗争,当揭晓他们共同目的竟是一首《满江红》时,那份义薄云天、热血难凉的精神力量足以突破历史和虚构的隔限,让每个中国人受到血脉中的精神感召。(编辑:曾奕琦)
2021年
2020年
导赏: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和我的家乡》为时代献礼,通过延续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集锦创作方式,将视野由城市投向乡村、由宏观转向个人,努力讲好城乡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唤醒每个游子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我和我的家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主流电影创作模式的成熟,创作者们在主流思想、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了一条既能加深家国一体价值观认同、又能带来欢乐陶冶情操的理想路径。影片在叙事技巧上“以小博大”,“相比《我和我的祖国》以时间为轴讲述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我和我的家乡》则以空间为序展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地点的家乡变迁。如果说,前者是小人物在‘小时刻’与大时代的‘迎头相撞’,那么后者就是小人物在‘小地方’和大时代的‘旧梦重圆’。”出租车司机、农民工、乡村教师、带货主播,他们是城市与乡村中最常见的个体,是被新闻流量和热门数据掩盖的普通人。但正是在这些人身上,蕴藏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和最朴素的善良、正义。他们在城市思念着家乡的圆月,在农村修路、支教、抗沙,深入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舍弃个人得失换来家乡巨变。医疗改革、科技创新、尊师重教、回乡创业、驻村扶贫,五大故事基本都采用先抑后扬再升华的叙事逻辑,深入脱贫举措的具体成果,串联起脱贫攻坚的重要话题,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统一于“家国一体”的共同主题。形式上,《我和我的家乡》“采用风格各异的电影技巧和笑中带泪的喜剧表达方式,由一种纯正、欢快、轻盈的叙事基调进行串联”,使影片观感轻盈,以人的信念、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动观众。《最后一课》前半段铺垫了大量笑点,后半段则以怀旧的姿态制造时空的交叠,当年姜小峰在画纸上未竟的愿望,终于在他与范老师重逢的时刻实现。这是将人性力量与电影本质魅力精彩结合的瞬间。除此之外,影片也积极探索视频媒介形式与电影的结合,拓宽电影影像的空间。片中顺应当下网络趋势,融入了大量竖屏短视频,并将其以互联网审美语感呈现,每个个体都会被看见,他们在时代中的参与、奉献也都会被记录、呈现。(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