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华

有片源
1990年
剧情: 明朝时,江州才子胡炎乘商船去扬州完婚,途中与一官船同岸而泊。胡炎看见官船上有一位俊俏的姑娘,堂倌告诉他,官船的主人是个通判。胡炎以为那位佳人就是自己要娶的柳通判之女柳风云,于是悄悄潜入了姑娘的船舱。准知,小姐并非柳风云而叫刘玉娥,其父是去扬州补任的通判。胡炎一时难堪之极。这时,商船也已开走,胡炎万般无奈,只得暂避在刘玉娥的船舱之中。一对少男少女秉烛谈诗,竞谈得山盟海誓,难舍难离。商船先至扬州,柳府的家人柳忠来接姑爷,船家说胡才子去访柳风云了。柳风云闻讯令环春梅去寻,粗心的春梅错将卖画的吴连认做胡炎。柳风云见吴连仪表堂堂,才华出众,不顾他的一再表白,认准他就是乔装隐姓的胡炎,心中暗暗高兴。风云的哥哥柳昆遂派柳忠去请“胡炎”过府议婚。不料,柳忠将庚贴错交在“花花太岁”涂彪之手。刘家的官船到了扬州,胡炎男扮女装混下了船,未曾换装便直奔柳家退婚。恰遇涂彪前来抢亲,即被涂家错当做新娘抢走。洞房中,对柳风云文武双全早有耳闻的涂彪乖乖地答应了“她”明天再拜天地的要求。当夜,胡炎换过男装逃离了涂家。他先到雷师爷处求他明日去刘府提亲;又去柳府解释白大之事。柳昆将他捆了起来,逼其与柳风云完婚。胡炎只得答应明日过府迎娶,方得松绑。胡炎脱身后找到吴连,赠以银两让他明日迎娶柳小姐。涂彪一觉醒来,不见了佳人,急令家人备轿,直奔柳家。一时间,三顶花轿同时出动,顿时波折迭起,笑话百出。到头来,胡炎与刘玉娥终结秦晋之好;柳风云和吴连也喜结良缘;一心想娶柳风云的涂彪却干刘玉娥同父异母的痴妹妹刘玉娇拜了花堂。小小的扬州城一日里巧配了三桩姻缘。
1957年
剧情:在内蒙古某地一个小村,银河村分布在银河两岸,河东的几个小组占有丰美的牧场,河西的几个小组却严重缺乏牧场,过去,他们赶着部分牲畜到河东“敖特尔”(放牧)。解放后,政府实行牧业经济政策以来,牧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牲畜的头数也发展了几倍,牧场逐渐不够用了。生产的发展需要扩大牧场,又受到远景教育的鼓舞,于是,他们积极响应兴修水利、扩大牧场的号召,强烈要求将现有的银河引向银河故道,以便扩大缺乏水源的巴彦塔拉天然大牧场。复员军人德力格尔被任命为银河村的村长,银河村是他的故乡,这里有他的亲人、朋友和未婚妻格根涛娅。德力格尔代表群众要求,请示区长批准他们将银河引向故道。官僚主义的区长却怕负责任,不敢批准。但在德力格尔的耐心说服下,最后还是同意了。于是,一场向自然斗争的新兴事业就在这个村开始了。参加这个新事业的成员是很复杂的:有正确执行党的政策、为群众利益而奋不顾身的老民间艺人、村党支部书记特戈希老汉;也有急躁偏狭的青年胡和巴日;有目前占有好牧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集体长远利益的富裕户阿尔斯郎和吉尔嘎拉;也有品质恶劣,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副村长阿木嘎……这些人对待这一新兴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困难,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富裕户阿尔斯郎等人,由于怕修成河以后搬至巴彦塔拉大家一起使用牧场,害怕自己吃亏,所以不顾羞耻,抓住了阿木嘎在爱情上的弱点,利用了他的副村长的职务,使阿木嘎成了反对修河的先锋。他们这种反集体的活动也暂时掀起了部分群众对修河的不满和动摇,对德力格尔和特戈希等人的积极性给了相当严重的打击,更严重的是挑起了干部之间的矛盾。德力格尔因对群众的估计过高而受到挫折,工作上遇到了意外的困难,爱情上也产生了误会,一时抬不起头垮了下去。但他终于在党支部书记特戈希老汉的批评鼓励之下,跌倒了又爬起来,这也使他终身受益。这时他们又遇到了天灾,修好的河坝被暴风雨引起的山洪冲破。官僚主义者卜仁区长以简单粗暴的态度撤换了德力格尔的村长职务。德力格尔代表着群众的愿望,仍要求坚持重修河坝,因为它是关系着银河村牲畜发展的大问题。怕负责任的卜仁,片面听信阿木嘎的话,坚决不批准。曾一度因误会与德力格尔产生隔阂的格根涛娅来找德力格尔,他俩重新和好,这给了德力格尔一股力量。村党支部书记特戈希又来找他,在他工作上给了很大的支持。在党的支持和教育下,德力格尔请示了上级旗委,旗委对修河一事很重视,并给予了精神和物质的支持。德力格尔重新带领大家终于修成了河。银河村的村民,跟随着银河的水走上了新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