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君

Xiaojun Zhang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去掉了电视剧版中的虚构人物线,以彭德怀的视角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恢弘壮阔的战争画卷,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献上了一首浓墨重彩的赞歌。这部影片不同于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聚焦某场战役或人物,以全景式的视角对这段历史做出了完整全面的展示。为了表现出战争场面、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编剧们将人物和事件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斗三个层面来叙述。分别展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将领们和战场前线的战士们,用公平客观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讲述英雄的故事。影片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大前提下保证了观赏性,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所说,电影《跨过鸭绿江》的站位和立意高远,不是简单地去描述“输和赢”、“战与和”的问题,“而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刚刚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背景下,体现出中国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后,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和平发展的渴望。”电影版《跨过鸭绿江》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一次正确实践,也在创作过程中首次实现电视剧、电影内容的融合。不仅谱写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战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影片丰富了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文本表达,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为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影像范例。(编辑:方舟)
2019年
2012年
2011年
2003年
剧情: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1921年秋天,毛泽东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借找工作之名来到矿井下干活,结识了长期受尽欺凌、怨声载道的路矿工人。可是向来逆来顺受的工人们不敢与洋矿主、土监工们作斗争。毛泽东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与李立三决定将“安源这锅冷水烧热”。首先他们拜访了矿长林之轩,以兴办平民教育为理由,开办了安源路矿工人夜校,很快就发展了几名党员和200多个积极分子。刚刚从俄国学成归来的刘少奇,也马上加入到安源的工人运动中来。三个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凭借着自己的信念、理想与激情,先后在安源开办了工人俱乐部、矿工合作社和剧社,鼓励工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堂堂正正地做人,同时筹划着罢工运动。资本家和洋买办们意识到矿工们越来越团结,为了削弱工人俱乐部的影响,以萍乡县公署的名义发布了取缔俱乐部的训令,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决动提前罢工。1922年9月14日,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矿工全权代表的安源路矿工人总罢工开始了。随之长沙、湘北、湘南等地的工人罢工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湖南省长办公室,毛泽东义正辞严地为工人们争取劳动保障等权利;而在安源这里,刘少奇带着17个复工条件与资本家们谈判。内外压力下,资本们家终于答应了工人的条件,安源路矿工人总罢工在未伤一人的情况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成为中国工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