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迎

有片源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导赏:电影《暗恋·橘生淮南》是八月长安“振华三部曲”系列之一,自2017年同名小说问世以来,便以其青春文学细腻的情感刻画与深刻的心理描绘,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基础。“振华三部曲”作为一个共同的IP品牌,其成功之处在于构建了一个既独立又相互交织的青春故事场域。影片片名《暗恋·橘生淮南》基本地概括了影片的青春爱恋的情感基调。前半部分“暗恋”直接点明了影片的主题——一段默默无闻、深藏心底的恋情;后半部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则巧妙地借用古语,寓意着爱情与环境、机遇的紧密关联,同时也预示着主人公情感命运的波折与变化。电影版《暗恋·橘生淮南》在改编过程中进行了适度的创新。原著中洛枳这一角色的复杂性与独特性,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她的暗恋心路历程成为小说的灵魂所在。电影中对人物情绪的层次进行简化,使得洛枳的形象更加普世化、大众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色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书迷的争议与讨论。影片在叙事视角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既保留了原著的女性视角,通过旁白直接展现洛枳的内心世界,又巧妙地融入了男性视角,使得盛淮南的情感变化得以展现。叙事视角的转换丰富了影片的叙事层次,从不同视角感受到两位主角的情感纠葛与心理变化。尤其是在影片后半段,当盛淮南的情感逐渐明朗化,而洛枳仍处于不知情的状态时,这种视角的转换更是加剧了故事的张力与情感的冲突。《暗恋·橘生淮南》作为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作品,此次电影版改编较为冒险,但作品的影视化表达仍然有贴近观众审美的突破。(编辑:婧怡)
2021年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20年
2019年
2016年
2015年
2013年
导赏:曹保平导演的《狗十三》是一部深刻反映中国青少年成长痛点的电影。影片通过一个13岁女孩李玩的故事,展现了青春期的反叛、妥协以及成长过程中的阵痛。《狗十三》的叙事方式非常直接和真实,它没有采用复杂的叙事技巧,而是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影片中的两次丢狗事件,不仅结构了整部电影,也将李玩的妥协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彻底地显露出来,让观众对这种人物心理状态转变有了很直观的感受。电影中的叙事充满了对比和互文,如爷爷、父亲、李玩、弟弟之间的角色设计与叙事体式上的互文性,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轮回与重复,蕴藏着导演对成长这一议题的精神叩问与深刻哲思。在镜头语言方面,《狗十三》采用了精巧的封闭式构图,如被铁丝网框住的窗户,李玩多次出现在这样的“网格”之中,这种构图不断暗示着观众主人公正处在一个受限的环境中无法逃脱,还有对李玩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波澜,从而产生共情。此外,影片中布景、灯光、声音的运用以及场面调度的安排,都精准地抓住了新一代青少年共同的成长“印记”和“痛点”,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能够在观众心中唤起真切的认同感。《狗十三》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它不仅揭示了青春期的反抗叛逆,更影射出深层次的社会与文化的症候。李玩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最终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和归顺成人社会的过程,可能是每个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必经的自我意识的重构和再认知所伴随的阵痛。影片通过李玩的故事,让观众得以深入地反思这种教育方式和家庭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成长带来的复杂影响。(编辑:许雨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