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华

有片源
1989年
导赏:《开国大典》是中国影坛著名的“银幕伉俪”李前宽、肖桂云共同执导的作品,也是两人的代表作之一。电影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李前宽、肖桂云积极探索纪实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真实的纪录片和拍摄时假定性营造的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把历史中人物的真实情绪和演员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形成新的一种风格。两者的结合在美学上产生巨大魅力,从而对影片产生了一种升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认为,“电影《开国大典》对纪录片和故事片进行了很巧妙的结合,通过加入声音等元素,给珍贵的历史影像赋予了新的意义。”《开国大典》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主创们一改同类题材的处理方法,利用场景造型勾画出历史背景和历史框架,在人物刻画上,摒弃了过去对领袖人物概念化的描写,增加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和性格特点,从多角度、多侧面描绘出领袖人物更为贴近普通人的一面。古月、孙飞虎等特型演员正是在这种创作思路中创作出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影片上映后收获了大量好评,并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和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殊荣。李前宽、肖桂云更是从这部作品中获得了更多的创作动力,相继执导了《决战之后》《重庆谈判》《金戈铁马》等众多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为后辈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参考。(编辑:方舟)
1986年
剧情:  某市宁江中学初二学生葛兰有一副好嗓子。音乐老师叶秀莲偶然听到她的歌声,认为她很有培养前途。叶老师登门访问葛兰家,葛父是个载缝,葛母是杂货店店员,他们对叶老师建议女儿学唱歌,兴趣不大,叶老师只好怏怏而归。叶老师惜才如命,深知葛兰很有培养前途,她想方设法去接近她。葛兰喜好体育运动,叶老师穿上运动服,来到运动场呐喊助威。学校春游来到音乐台,叶老师唱起大学毕业时的一首歌,她那甜养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葛兰。从此,葛兰跟着叶老师认真学习唱歌,经过叶老师精心教导,葛兰在全市学生歌咏大赛中,一鸣惊人,夺得第一名。青春艺术开发公司的陈古远听了葛兰的演唱,主动找叶老师商量,邀请葛兰去音像公司录制磁带。叶老师为使葛兰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意陈古远的意见。谁知陈古远别有用心,他不仅频繁找葛兰去录音,还带她到一些少年儿童不适合去的场所,唱一些不适合少年儿童唱的歌曲,从中赚了不少钱。葛母在拿到陈古远付给女儿的酬金后,也改变了态度,不仅支持葛兰唱歌,还经常让她逃学去演唱挣钱。甚至当学校为叶老师举行"从教30周年纪念会",找葛兰唱歌时,葛母竟提出要付钱。葛兰也变了,开始讲究穿戴。由于过度的演唱和劳累,葛兰病倒了,声带也唱坏了。陈古远见她已无利可图,又去另行"开发"。葛母终于醒悟。愧悔莫及。叶老师得知葛兰近况,急忙来找葛兰,安慰她好好休息,帮她积极治疗。叶老师从教30年纪念会上,葛兰在父母的陪伴下,捧着一束鲜花向叶老师表示敬意和悔恨。叶老师看见葛兰穿起她缝制的小花裙又回到自己身边,感到由衷高兴。《春天就是我》,葛兰曾经无数次唱过的这首歌,又在春天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