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陆成法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1年
西柏坡
导演
/
导演:
王加世
/
陆成法
/
印希庸
/
主演:
陈佩斯
/
刘纯燕
/
姜昆
/
李扬
/
巩汉林
/
王逸宸
/
播放正片
剧情: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并和西柏坡儿童团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96年
百鸟衣
导演
/
导演:
陆成法
/
类型:
动画
/
剧情:
有一位凶残的国王专门残杀鸟类,并喜欢吃鸟肉。一天国王打伤一只金丝鸟,一位青年把受伤的金丝鸟带回家,精心护理。金丝鸟变成了美丽可爱的苗族小姑娘。当国王要农民缴纳小鸟时,姑娘变出很多小鸟,捉弄国王及其侍臣。最后,国王恼羞成怒,要小姑娘做一件百鸟衣。百鸟衣又变成了无数的鸟追逐国王。国王最终受到了惩罚,跌入急流中。 苗族民间流传凶残国王专门残杀鸟类,并喜欢吃鸟肉。一天,一位青年救了一只受伤的金丝鸟,在青年的精心护理下,小鸟恢得了身体,并变成了美丽可爱的苗族小姑娘。当国王要农民缴纳小鸟时,姑娘神奇的变出了很多小鸟,捉弄国王、侍臣和兵士们,并使青年在射箭和骑马比赛时战胜了国王。最后国王恼羞成怒,要小姑娘做一件百鸟衣,并要残杀他们,百鸟衣又变成了无数的鸟,追逐国王。国王最终跌入急流中,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1994年
胡僧
导演
/
导演:
陆成法
/
类型:
动画
/
奇幻
/
经典
/
古装
/
短片
/
导赏:
《胡僧》是一部中国传统动画短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中国画卷。胡僧的故事告诉我们:贪婪和短视只会带来灾难,而善良和智慧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在胡僧的黑驴悠悠地驮着他走向雪原深处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作为一部寓言性质的动画,《胡僧》带给观众的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真谛。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创作者历来将道德美置于重要位置,道德美也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重要美学风格之一。不止于内容,《胡僧》在形式上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例如,通过装饰线条来勾勒角色的面部表情,将店小二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展现地淋漓尽致。善于吸收美术传统并进行创新是我国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之一。此外,中国动画还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美,《胡僧》中对于雪景的创作体现出一种人与景合二为一的韵味。这种情景交融创造了一种中国式的表达方式。事实上,自国产动画电影自诞生,我国动画艺术家首先就是要树立国产动画电影民族化的风格,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形成本民族的传统特色。《胡僧》创作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处于变革求存中。外部的美日动画快速占据市场,电影公司停止收购,完全把美影厂置于陌生的市场压力之下。内部的资金缺乏,人才的流失,以及设备的陈旧老化是摆在创作群面前的最主要问题,此时的美影厂可谓是内忧外患。但《胡僧》依旧以精美的制作和超高的水准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编辑:赵敏)
1992年
谁怕谁
导演
/
导演:
浦家祥
/
陆成法
/
主演:
姚忠礼
/
类型:
动画
/
剧情:
獴、蛇和狐狸在草丛中相遇,它们互相追逐,獴、蛇都遭受了伤害,而狐狸却逍遥自在。
1990年
一半儿
导演
/
动画
/
导演:
詹同
/
陆成法
/
类型:
动画
/
儿童
/
短片
/
导赏:
《一半儿》是一部集创意、艺术、教育于一体的优秀动画短片。以一个小孩子“一半儿”为主角,通过他一系列“干一半就跑”的行为,展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缺乏耐心和毅力。影片通过一系列夸张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最终,一半儿在“一半儿乐园”的冒险中吃了亏,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影片以此传达了“做事要有始有终”的积极价值观。影片在艺术表现上极具创意,将“一半”的概念贯穿始终,无论是角色动作、场景设计、还是相声配音,都充满了趣味性和想象力。主角一半儿是一个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又缺乏耐心和毅力的小顽皮形象。编导詹同形象化了他做事时的“三分钟热度”,没过一会儿就“分身”,一转眼只剩了半个人,穿一只鞋子带半边帽子,可爱有趣。影片中的“一半儿乐园”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概念世界,滑梯只建了一半、摩天轮只转半圈、孔雀只开一半屏、从一半笼子里跑出的狮子老虎等……这些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影片的主题,还极大地丰富了视觉体验。特别是那些从一半笼子里跑出来的狮子老虎,它们不仅让影片的冒险氛围更加浓厚,也通过追逐一半儿的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半途而废”的严重后果。本片的配音别具特色,一开头便是“咱们啊来说段相声”“跟谁说啊?”“跟你说啊!”——这一大一小的平等对话非常生动。结尾大人说“完”,小孩子说“怎么完了,后边还有呢”,大人自嘲“哎呦,我也犯了这一半儿的毛病了!”营造了非常轻松幽默的氛围,不说教、贴近观众,让人们在惊叹于创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动画艺术的魅力。(编辑:明慧)
1988年
山水情
动画
/
导演:
马克宣
/
阎善春
/
特伟
/
类型:
动画
/
短片
/
文艺
/
经典
/
导赏: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电影,以其深刻的故事情节和令人陶醉的山水画面而广受赞誉,是中国水墨动画片的巅峰绝唱。细腻的情节描绘,微妙的场景浮现,勾勒出精深的老庄哲学。把人物作为主体,山水既是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又是借以传情的导体,这比单纯的人物画或风景画要难得多。片中许多充满象征意味的元素:琴、琴声、风、风声、鹰、风雪、烟、雨、山川……文士出场的时候没有任何道具,除了那张琴。甚至在他晕倒在地时,他也抱着那张琴。我们可以认为,那把琴是文士某种精神品质的物化,而最后他将它赠送给小伙计,是表达了一种传承关系:通过教导弹琴,文士将自己的精神品质传给了小伙计。文士在渡河时,在最后离开走向茫茫前途时,除了水墨画出的重重山峦,还有呼呼的风响彻耳际,这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喻,象征着文士所要面对的处境,反衬了文士的品质。至于翱翔天空的飞鹰,“有志比天高”正是其本体。导演想要让片子里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具体的中国式的比喻、指代,并且这些指代都非常自然、鲜明。而文士的造型,得体而准确,在总体设计上对古代文人的形象有较好的把握。文士身上那件白披风就用得十分之好。色调素雅、线条简洁,随风而动的衣褶,增添了人物的飘逸感,这种飘逸又与山川的空灵形成意趣、格调上的统一,给人以和谐之美。他的慈祥、沉静、冷峻,又给人以傲骨清风,意态高远的某种神韵。这叫人想起也许老人的生活经历中有过怀才不遇,有过仕途失意,有过难以告人的尘世抗争,当然这些都不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这部只有十八分钟的动画里,我们只能就影片所表现的这一古代人物的生活片断,给以符合规定情境和历史条件的品评。将中国文人长久以来的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中国的艺术方式表现。《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以及蕴含的民族精神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在是中国电影史中最珍贵的艺术瑰宝。(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