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敏

Sze Man Wang

有片源
2017年
导赏:吴宇森的《追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照亮了中国动作片的空白。这部电影不仅是吴宇森对经典作品的致敬,更是他个人风格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追捕》的故事虽然简单直白,但其内核却是牢不可破的内心原则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力量在吴宇森的电影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杜丘和矢村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对立到最后的惺惺相惜,这种转变充满了戏剧性,也体现了吴宇森对人物关系的深刻把握。此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戚薇和河智苑的角色不仅重情重义,更有精彩的枪战动作戏,展现了吴宇森对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尊重。吴宇森的电影总带有一种侠气,在枪林弹雨中彰显看似对立实则英雄相惜的情谊。这种快意恩仇又含蓄温存的基调,是吴宇森电影的标志性风格。在《追捕》中,这种风格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和发扬。动作戏酣畅淋漓,情节简单直白,但内核却是深刻的情感和原则。《追捕》以其华丽的摄影和震撼的音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吴宇森的电影风格中,双枪、双雄、白鸽等标识性的元素一样不少,动作戏激爽中充满吴式浪漫。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如鸽舍肉搏、护城河摩托艇大战、山路追车、牧场刺杀、药厂决战等,每一场都设计得全然不同,场场精彩。吴宇森的电影,总是能够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追捕》虽然是一部商业片,但其个人化色彩被渲染到了极致,与他本身的儒雅气质相反,吴宇森是个张扬的作者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在商业行为中还是在艺术探索上,都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情况,个人风格被渲染到了极致。《追捕》是一部集动作、情感、风格于一体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吴宇森对暴力美学的深刻诠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电影艺术的不懈追求。(编辑:赵敏)
导赏:《荡寇风云》是一部将动作与历史完美融合的佳作,讲述了家喻户晓的抗倭将领戚继光,如何组建、训练戚家军,在临危受命下迅速扭转明军对倭寇战争的不利局面,继而在台州大战中大破倭寇,还浙江沿海人民以和平安宁生活的故事。戚继光不仅是浩气长存的沙场英雄,坚决抵抗外敌,更是领导指挥能力非凡的军事家、兵法家,其以少胜多保卫家园的智慧和勇气都令人叹服。本片一大看点是知名影星赵文卓和洪金宝的精彩表演,他们凭借深厚的演技,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剑术、拳法、棍法、射击等动作戏份惊险刺激,让人热血沸腾,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而道具细节的考究、美术布景的精致,更是完美再现了冷兵器时代的巷战、守城战、围歼战等场面,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狼筅、泥马等装备细节,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感受古代战争的独特魅力。《荡寇风云》在尊重郦波教授作为顾问进行史实考据的基础上,巧妙地加入了扣人心弦的情节想象,对戚继光事迹进行了满足当代观众观影需求的改编,在叙事中还展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朝堂权斗和民间力量,以及戚继光与其夫人之间的日常情感,使得这部影片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充满戏剧张力,成功塑造了戚继光这一舍身为国、智勇双全的救世英雄形象。(编辑:曾奕琦)
2016年
导赏:《点五步》是一部香港青春运动题材电影,讲述了青少年在追求梦想、面对成长压力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运动找到自我与希望的故事。这部影片不仅聚焦于体育精神,还探讨了香港社会的历史和人情世故。影片取材自香港沙燕棒球队的真实历史。70年代初,沙燕队成立并在香港的职业棒球联赛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支队伍的奋斗历程和香港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影片以这个背景为基础,通过讲述几位青少年加入棒球队的故事,呈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成长和抗争。影片还通过故事反映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工薪阶层的孩子们如何在困苦的环境中寻找自我,并通过运动找到希望。导演希望通过这样的题材,引发观众对香港过去时代的集体回忆。影片以棒球为载体,不仅传递了体育精神,还探讨了青春、梦想和社会变迁。故事核心围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选择,展现了他们如何通过棒球运动找到自己的价值,走出困境。影片不仅仅是讲述运动,而是借此传递关于坚持梦想、面对压力和突破自我的主题。沙燕队,被一场又一场的大败羞辱。他们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徘徊,在挣扎之中突破自我,最终打出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他们的朝气宛如初升的旭日,照暖了每一个畏缩于寒冬的梦想。影片还着重描绘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逆境中,伙伴们如何通过彼此的支持,战胜个人的局限。沙燕队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影片的美术设计充满了1970年代香港的怀旧风格,街头巷尾、学校操场以及住宅区的场景充满时代感。道具和服装设计也遵循了当时的风格,细致还原了那个年代的香港生活。在拍摄棒球比赛时,影片运用了快速剪辑和动态镜头,增强了比赛的紧张感和节奏感,同时捕捉了运动员的奋力拼搏和青春热血,进一步突出了体育精神。影片的配乐也恰如其分,特别是在比赛场景中,音乐的节奏感与比赛情节相呼应,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感和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配乐中还融入了一些带有怀旧风格的音乐,突显了时代背景。(编辑:王晶)
2014年
2012年
导赏:电影《四大名捕》作为一部融合了武侠与悬疑元素的古装动作片,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案件,聚焦了神侯府与六扇门之间的江湖恩怨和权谋斗争。本片不仅汇集了强大的演员阵容,包括邓超、刘亦菲、邹兆龙、郑中基等实力派演员,更在导演陈嘉上及动作指导董玮的精心策划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邓超饰演的铁手,勇猛果敢,为朋友两肋插刀;刘亦菲饰演的无情,机智冷静,以柔克刚;邹兆龙饰演的追命,性格豪放,喜欢自由;郑中基饰演的冷血,沉默寡言,但内心充满热情。该片改编自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的同名小说,虽然在他的小说中有超能元素,但仍然以侠为主。在改编时,与原著小说不同,导演陈嘉上最大的颠覆在于将无情变成了一个女人,同时将四大名捕打造成四个具有超能力的神捕。想通过颠覆的方式自让观众有一个新的角度,打斗风格和手法也有所改变,成功地将传统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体系,更具冲击力和观赏性。同时,原著的故事背景是宋朝,改编后搬到了一个直接虚构的朝代,场景设计比较用心,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街道,还是幽静的寺庙山林,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然而,影片在追求特效和动作场面的同时,对特效过度依赖,可能忽视了对剧情逻辑的精心打磨,缺乏足够的铺垫和解释。而四大名捕作为电影的题眼,在角色塑造上仍显得不够深入,观众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他们的动机、情感以及成长历程。(编辑:路明慧)
2011年
导赏:电影《画壁》是一部由陈嘉上执导,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学的现代诠释,也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还能体验到东方与西方的合璧。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朱孝廉的奇幻冒险展开。在赴京赶考的途中,朱孝廉与书童后夏误入壁画中的仙境——万花林,从而展开了一段既美丽又危险的旅程。这里的仙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天上宫阙或幽远洞府,而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的奇异世界。导演陈嘉上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视野,将中国佛教文化、西方建筑风格、希腊文化中的猫头鹰寓意以及中国神话与西方魔幻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仙境。在视觉层面,电影《画壁》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特效,特效镜头数量从计划的1200个增加到近2000个,以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电影的色调艳丽,场景布景奇特且宏大,成功地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从敦煌壁画到会活动的剪纸,从水墨画般的镜头剪辑到壁画上女子的眼泪,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导演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电影的音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藤原育郎担纲,他将肖邦、德沃夏克、德彪西等大师的作品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中,创作出既唯美又动人的电影配乐。电影的开场曲以琵琶的优美音色和弦乐群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唯美的氛围。随着剧情的发展,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从灵异的电子音乐到欢快的舞曲,再到忧伤的交响乐,每一种音乐都与画面紧密结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同时也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代视觉奇观文化中,《画壁》以其场面奇观和身体奇观成为了一个典型案例。电影中的视觉奇观不仅仅是对观众视觉需求的满足,更是对现代社会消费文化的一种反映。电影通过场面奇观和身体奇观,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也让人们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画壁》是一部集传统文化、现代技术、视听艺术于一体的电影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在魔幻现实主义类型上的探索和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穿越幻境的视听之旅。这部电影是对传统文学的一次创新性改编,也是对中国电影艺术的一次有益尝试。(编辑:赵敏)
1997年
剧情:  编辑欧文华送妻子上飞机出国进修,又赶上住房拆迁,他和儿子小华搬进了临时周转房。 周转房有三户邻居,吕师傅是裁缝,他妻子与人私奔了,儿子终日在外惹事生非;韩铁妻子病故,独自带女儿梅梅度日。吕师傅性格暴躁,动不动就打儿子吕世迈出气;韩梅梅则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欧小华是个骄横的独生子,面对三个不同境遇的孩子,欧文华不禁与他们接近起来。 吕师傅又娶了一个农村媳妇叫双娥;韩铁娶了个独生女丹丽,娇生惯养,挑肥拣瘦,整天与韩铁吵闹,闹得他无暇顾及女儿。 孩子们自然与关心、帮助他们的欧文华靠拢。欧文华鼓励孩子们正视现实、克服困难的同时,发现孩子们的潜质,鼓励他们自学成才。世迈心算好,参加数学竞赛得了奖,这不仅树立了他的上进心,也扭转了吕师傅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可救药的观念。欧文华发现梅梅对小提琴有很好的悟性,便鼓励她学拉小提琴。小华喜欢画画儿,欧文华便鼓励他改变“样样通样样松”的局面,专攻绘画,结果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儿童绘画展。 在观看梅梅参加小提琴比赛的会场上,韩铁与丹丽又争吵起来,影响了梅梅参赛,大家批评韩铁夫妇,在众人的指责下,两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保证今后不再吵闹。 不久,周转房的邻居们搬进了新居,美好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