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群

有片源
1984年
导赏:“大桥下面”的片名与影片内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片中表现苏州河上几组大桥的空镜头也与故事情节关联不强。然而,一些抱有陈腐观念和世俗偏见的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将桥上桥下比作职业等级、条件优劣的区别,编导巧借其意,取材于“桥下”之民、“桥下”之事,宣扬“桥下”之路。把最广泛、最普通,也许还被一些人贬为最“低档”的劳动人民的情操、美德加以赞扬和渲染。影片围绕两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待业青年克服生活困难,通过个体劳动谋得幸福生活的故事,记录他们迎着时代的风浪前进的历程。影片叙事不急不躁,结构严谨工整。白沉导演提出“导演不露痕迹,摄影不露痕迹,表演不露痕迹”的“三不要”原则,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淡雅、含蓄的艺术风格。作为剧情中心的爱情故事的两位主人公——秦楠和高志华在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得到了扎实贴切的展示,细致入微地关切了他们的身世、命运、遭遇和感情、思想、情绪,突出了主人公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歌颂他们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演员龚雪凭借此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斩获1984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正确分析了她饰演的角色秦楠与每个剧中人的关系和每个规定情境中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段。对父亲体贴入微,对儿子无限怜爱,对朋友热切关怀,对恶邻敬而远之,对好心而有偏见的婆婆谅解忍让,对恋人含情回避……龚雪展现了不同的表演分寸,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秦楠复杂的人物形象,她表面严峻冷漠,内心却充满着热情;她表面沉默无争,心底里却充满自尊与理想。她有最温柔的沉默,也有最激烈的感情爆发。如“打儿子”一场,“野种”的恶骂戳伤了她的心,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感情如深闸洪水,猛然爆发出来,狠打了孩子。打过孩子后又痛楚地抱子痛哭,展示了人物心灵的自责和无奈。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她由静到动,由弱到强,再由怒转悲的情感爆发令人折服、感动。(编辑:路明慧)
1980年
天云山传奇
天云山传奇

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谢晋/
类型:爱情/剧情/
1954年
剧情:1950年2月,少数的不法资本家投机倒把,捣乱市场。上海私营大明纱厂资方、经理罗西城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借口原棉不能进口,扣发工资,宣布停工,企图关厂,暗地里却抽逃资金,在香港收购原棉,准备扩充在香港的那个纱厂。    大明纱厂的工会主席赵秀妹,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又是党支部书记,对付这样的局面还缺乏经验。为了全厂一千多工人的生活,她向资方代理人吴厂长提出开工、发放工资的要求。大明纱厂的停工,引起了纺织工会的重视,副主席陈英亲自来到厂里,帮助工人们解决困难。不久,罗西城便把大明厂的担子推给吴厂长,自己溜到香港去经营另外一个纱厂去了。这时,大明厂的情况非常困难,发电机的重要机件被坏分子偷走了,工人们领不到工资,生活无法维持,思想很混乱。赵秀妹任劳任怨,奔忙多时,问题仍不能解决,感到很痛苦。陈英及时地鼓励她,帮助她。    党支部及时地召开了会议,成立生产委员会,争取吴厂长也参加在内,共同协商,解决迫切的开工生产问题。政府批准了大明纱厂请求代纺的申请书,第一批就拨下了1000担原棉交给该厂代纺,工厂复活了,赵秀妹领导工人们突破了第一个难关。大明厂的情况好转了。但是,她知道,这还仅仅是开始。人多机器少,必须增加细纱车才能完成为国家代纺的任务。赵秀妹全力支持技术工人陈才明的计划,在许工程师的帮助下,把20台破旧的洋线车改装为细纱车。从此,大明纱厂的生产量大大提高了,超过了该厂历史以来最高的生产量。   一年以后,罗西城在香港帝国主义市场上吃了大亏,再也呆不下去了,眼看在上海的大明厂的生产正蒸蒸日上,便回到上海来。他表面上装作有了觉悟,计划改进生产设备;暗地里却勾结了冯老、华茂坤等一帮不法资本家,进行投机倒把,捣乱市场等非法活动。他们串通了花纱布公司蜕化分子,把三万担美国烂棉花换去了政府的代纺棉花,害得工人们整天忙着接断头,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有的工人就因为过度疲劳而晕倒在车间里。这件事引起了赵秀妹的密切注意,她及时地组织工人进行调查,揭露了罗西城的不法行为。    在她的领导下,大明纱厂增产节约委员会把动摇和落后的职工争取归队,对罗西城的不法行为进行了清算和斗争。罗西城在工人阶级无比巨大的力量面前,坦白了自己的“五毒”行为,保证决不再犯。大明厂成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团结并监督资方共同为国家计划生产而服务。
1951年
1950年
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