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霄

有片源
1984年
剧情:版本一   一幢古老的俄罗斯式建筑坐落在临江市花园街五号。五十年来,这栋历经沧桑的小楼成为城市最高权力的象征。1982年,此楼的第五任主人、市委第一书记韩涛将退居二线,谁将成为此楼的下一任主人?韩涛在新干部刘钊和副市长丁晓之间犹豫不决。韩涛肯定刘钊在改革中的成就,但对于他咄咄逼人的斗争锐气感到反感。丁晓迷恋权位,为爬上市委书记的宝座,造谣诬陷刘钊,致使韩涛在有关人选问题的民意投票中投了弃权票。刘钊感到曾经有着旺盛革命意志的韩涛变得越来越固步自封。 他的苦恼只有深爱他的吕莎能够理解 。然而命运却使吕莎成为韩涛患有精 神病的儿子大宝的妻子,而刘钊则被 妻子罗曼抛弃。刘钊用事实证明了丁晓的卑劣行径,并在抗洪抢险中不顾个人安危。韩涛终于认识到问题。不久,刘钊被调至省城去接受新的任务。如今,花园街五号被改为少年宫。 版本二 这部电影根据李国文同名小说改编。 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式的建筑,像一块碑石,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凡能住进这幢房子的主人,都曾经是主宰临江市命运的人物。 1982年,花园街五号的第五代主人,市委第一书记韩涛即将退居二线。于是,作为权力象征的花园街五号又要换主人了。是选择未任命的干部刘钊接班,还是选择副市长丁晓接班?这一直使韩涛犹豫不决。任文联主席的老伴吴纬和任报社编辑了儿媳吕莎常常劝他要大胆启用人才,可他仍顾虑重重。 韩涛的态度,使吕莎决意要为刘钊的几项改革成果写报道。刘钊陪同韩涛、丁晓等各级领导视察、验收已进入收尾阶段的沿江新村建筑。 沿江新村得一了众干部的称赞。而建筑工人出身的韩涛,却板着面孔一味地吹毛求疵。刘钊对此十分苦恼,他痛心地感到当年那个具有革命锐气的韩涛确实老了,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固步自封了。刘钊的苦衷也只有深深爱着他的吕莎才能理解。 童年的相识,患难中的友情、共同的改革志向使这对一直相爱着的中年人更加心心相印。 然而一道无形的门却把他们无情地隔开:一个是精神病患者的妻子,另一个是被妻子抛弃的丈夫。正当吕莎赶写有关刘钊的通讯报道时,突然接到丈夫大宝打来的电话,那满口疯狂的胡言乱语给吕莎痛苦的心灵又增添了一层烦恼和哀怨。她几次下决心与大宝离婚,可每次都把写好的离婚申请书撕掉。为了不影响刘钊的改革事业,为了不使两位善良的老人伤心,她一次次把痛苦埋藏在心底。 韩涛心里一直在为人选的事矛盾着,他既不能无视刘钊改变拖拉机厂亏损面貌、推进拖沓的沿江新村工程及筹划吸引外资生产出口矿泉水等改革成就,可又反感他那种绝不妥协、咄咄逼人的斗争锐气,有时甚至怀疑刘钊还是不是当年那个大义灭亲、提着老子的头来参加革命的刘钊了。 这些导致他在省委组织部主持的一次有关人选问题的民意投票中投了弃权票。正当刘钊全力以赴为改革事业而奋斗时,丁晓却暗中捣鬼:写诬告信陷害刘钊,煽动啤酒厂的胖子厂长为一篇报告文学找省、市领导告状,后来又直接阻止刘钊去抓临江大厦工程。 许副省长又派夫人罗曼——刘钊的前妻亲自来劝刘钊放弃对接班的竞争。为了搞清事实真相,韩涛私访了临江大厦工地,结果被一系列事先安排好的假相民愚弄,一气之下,他批准了刘钊申请去一建的报告。 刘钊当机立断,彻底查清了大厦几次追加预算的底细,揭露了丁晓动用资金以照顾老红军的名义建超标准干部楼的卑劣行径,并在抗洪抢险中,为保住大厦,他带头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 版本三   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式的建筑,像一块碑石,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凡能住进这幢房子的主人,都曾经是主宰临江市命运的人物。1982年,花园街五号的第五代主人,市委第一书记韩涛即将退居二线。于是,作为权力象征的花园街五号又要换主人了。是选择未任命的干部刘钊接班,还是选择副市长丁晓接班?这一直使韩涛犹豫不决。任文联主席的老伴吴纬和任报社编辑了儿媳吕莎常常劝他要大胆启用人才,可他仍顾虑重重。韩涛的态度,使吕莎决意要为刘钊的几项改革成果写报道。刘钊陪同韩涛、丁晓等各级领导视察、验收已进入收尾阶段的沿江新村建筑。沿江新村得一了众干部的称赞。而建筑工人出身的韩涛,却板着面孔一味地吹毛求疵。刘钊对此十分苦恼,他痛心地感到当年那个具有革命锐气的韩涛确实老了,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固步自封了。刘钊的苦衷也只有深深爱着他的吕莎才能理解。
1982年
导赏:1982年上映的电影《人到中年》堪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产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的经典。影片以平缓的镜头语言向观众讲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群体遭遇的现实困境,揭示出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现象,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人到中年》以女主角陆文婷的遭遇作为主线,通过倒叙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爱岗敬业,帮助无数病人重见光明的眼科医生因繁重的工作压力,最终突发心肌梗塞倒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的故事。潘虹塑造了人到中年的女主角,把当时因工作无暇顾及家庭、自身待遇比较低的知识分子形象成功的搬上了大银幕。在角色设定上,以陆文婷和傅家杰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心怀为“四化”做贡献的崇高理想,一心扑在工作上,却被现实生活束住了手脚,微薄的待遇和繁忙的工作让其无法兼顾家庭生活,在子女教育等方面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影片还以陆文婷的朋友作为出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刻画出想要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的一部分人,颇具反思意义。《人到中年》中的角色不多,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经过陆文婷做手术的病患,从副部长到未成年小朋友都对她赞不绝口,在得知她生病后还尽力去探望,展示出极为融洽的医患关系,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作出了榜样。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人到中年》成功的映照了现实。除了刻画知识分子的困境外,还用大篇幅展现了一位“马列主义老太太”因副部长夫人的身份在医院中大搞特权,干扰医生正常工作的画面,一些脱离时代的话语带来更多的反思。此外,陆文婷突发疾病家人叫车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电话打过去后几个部门互相推诿、治病救人却需要领导批条子等内容也是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批判。(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