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权

Wang Guang Quan

有片源
1990年
导赏:李少红执导的影片《血色清晨》,取材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科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这部影片无疑是90年代中国影坛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事实上,加西亚・马尔科斯的故事仅仅为李少红提供了一个借口,一场谋杀案牵扯出的包办婚姻、重男轻女、道德尊卑等人性议题,将中国封建愚昧思想呈现出来的冷酷基调,展现的深刻入骨。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杂而不乱,让观者从多重角度了解事件的发生状态,客观表达电影讯息,理性之余又见感性。影片主要展现调查员的查证过程,以一个外来者的视点,缓慢、细腻甚至冗长地展现着谋杀案的前史与后果,直到推出了影片的“高潮戏”: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这已是全然不复悬念的叙事行为;但在这一完整的顺时叙事组合段中,全知视点张弛得当地组织起令人窒息而悚然的戏剧张力。这无疑是全片充满残酷诗意的华彩乐段。和原作一样,影片选取了回溯、或曰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但与原作不同,不是一个友人数十年后的追忆,而是惨案发生后立刻开始的刑事案调查。于是,调查员的行动构成了影片中的现实行为线。但事实上,关于这桩案件并不存在着任何谜团或疑点﹕因为它不仅是事先张扬的、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下完成的。凶杀 认无疑、凶手确认无疑。于是,调查的重点便转移为对犯罪动机的确认。而动机同样昭然若揭﹕雪耻复仇。事实上,调查的重点围绕着犯罪动机是否真切,即红杏、明光间是否存有“奸情”。对原作所作的另一处重要改编正在于此,在原作中,新娘安赫拉之婚前“失贞”是一个确凿的事实;而在影片中,这则是一个不曾确定的无解之谜。尽管创作人员无疑将它作为一种愚昧信念中的无稽之谈,但无解的原因在于它无关宏旨﹕影片《血色情晨》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而显然不是一个侦破故事。于是,围绕着影片中的调查,红杏是否“失贞”,明光是否有罪,便成了一个结构影片叙事的虚假的悬念。而在对这一悬疑的调查中,创作者成功地组织起一个多义而丰满的现实乡村生活画卷,一幅远非明媚动人的现实主义景观。对于影片的叙事而言,这正是一场极为成功而深刻的调查。它所揭示出当然并非隐秘或“奸情”,而是明光悲剧更为深刻的社会成因。
1989年
导赏:《龙云和蒋介石》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献片,讲述了“云南王”龙云这一抗日爱国将领与蒋介石之间矛盾重重,蒋介石为了铲除异己,不断对龙云施压与迫害,最终两个人关系彻底决裂,龙云选择“联共反蒋”的历史切面。本片的主要看点和戏剧性,在于编导呈现龙云如何逐渐完成政治思想转变、如何逐渐看清蒋介石真面目、如何在陈纳德的援助下逃出蒋介石所布下天罗地网等一系列悬念。率滇军独当一面的龙云积极拥护抗日统一战线,同中共密切联系,暗中合作,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软禁于南京。当龙云设法暗渡陈仓,并以为尘埃落定时,在庆祝的宴席上由唐国强所饰其子却再一次发现了蒋介石密探在酒中下毒的阴谋。酒桌上“换杯子”的戏码,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已经是波诡云谲,制造出了极强的戏剧张力。上映伊始,为《龙云与蒋介石》提供了重要一手资料的龙云第四子龙绳文,不远万里从美国专程赶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电影《龙云与蒋介石》的首映式,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许八一厂的艺术家们敢于站在史学界的高度回顾与反思以往,坚持把历史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力求将所展现的主要的情节,事件和人物都严格遵循生活中的原型,终使龙云的形象重现在银幕上。(编辑:曾奕琦)
1982年
导赏:1982年,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造就了“万人空巷看少林”的盛况。这部影片将武术、复仇、爱情等商业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风靡国内外,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之一。该片以当时每张1毛钱的票价,创造出1.6亿元的票房奇迹。影片中的所有演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专业武者中选拔而出。李连杰在当时是全国五届武术全能冠军,计春华、胡坚强等人也在不同方面在全国独占鳌头,于海、于承惠等更是武坛泰斗。就是这样一批从未涉足影坛的表演新人初登银幕便创造了惊人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前无古人并且迄今为止是后无来者的效果。《少林寺》的放映使中国人对其几乎妇孺皆知,而且让少林寺远播海外,众多的国际友人与海外朋友慕名而来,让“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深入人心。少林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在2010年8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也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形成了以武术为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电影中的少林寺内开阔雄伟、庄严肃穆,重重庙宇中的佛像庄严华美,僧众在寺内或诵经或习武,表现出与世俗截然不同的具有时空纵深感的奇观化的宗教空间。少林寺外山川秀美,寺内武僧每日双臂悬空手持木桶,在晨光中从寺中鱼贯而出,在山林掩映的小径中拾阶而下,到居于山下的清澈小溪中打水,小溪旁的青草地上有牧羊女唱着优美的歌儿放牧。《少林寺》电影地志空间的拼贴创作,为少林寺现实空间生产提供了绝佳的地域景观样本。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拍电影还缺少特效,但是《少林寺》却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武术、新风格成就了中国功夫片最辉煌的时刻之一,完成了真功夫、硬碰硬的实拍动作镜头,是中华武学精髓的极致展示与阳刚精神的体现。电影《少林寺》所打造的新派武侠美学,注重的不是奇诡的影像奇观,而是尽显大家风范的武学传承。影片质感返璞归真,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在平地中辗转腾挪,真刀实枪地进行搏击,武打动作的设计独具匠心,展现出实打实的真功夫,兼顾了武侠片的“动感”特质。少林电影是武侠功夫类型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少林电影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深邃而持久的思想力量。电影《少林寺》公映已有四十年,作为开创电影传播神话的作品,它的横空出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