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

有片源
2023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导赏:影片以方志敏烈士生命的最后阶段为叙事核心,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观众带入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让人在震撼之余,更添一份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敬仰与怀念。其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超越了简单的战争场景再现,转而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了方志敏等共产党人在极端困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们各自的故事线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些角色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信仰的践行者,他们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次牺牲,都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足以穿透岁月的尘埃,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在叙事上采用了多线并进的手法,不仅聚焦于方志敏个人的英勇事迹。还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展现了不同党派、不同背景下人们对于信仰的不同理解和追求。这种多维度的呈现方式,使得叙事更加饱满,也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关系。通过对细节的层层剥离,将信仰的深刻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红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还是他们在狱中的坚定抗争,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思考信仰的意义和价值。影片结尾,以长镜头缓缓推进,画面转至青山绿水间,一群莘莘学子齐声诵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一幕不仅是对烈士遗愿的深情回应,更是对信仰传承的最好诠释。它告诉我们,虽然烈士已经远去,但他们的信仰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张昕一)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导赏:以诠释了许多生动的小人物而深受观众喜爱的内地实力演员赵毅此次在电影中挑大梁饰演抗日英雄连长——白思才。电影真实的讲述了当年新四军刘老庄连的82位英雄为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赵毅刻画的英雄连长下并不是高大全的教科书式形象,而是完美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重情义的优秀军人。在电影中,白思才不仅有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堪称天才的军事战略,还有对秋阳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份战火中的情感、国仇家恨中的相互依偎,更显得难能可贵。“烈士不应该无名,烈士应该永远被记住。他们对国家对人民付出的热爱和牺牲,永远不应该被遗忘“赵毅感慨“能饰演这样的英雄我很荣幸,在拍摄过程中我很多次被这个角色打动,因为他曾真实存在过,这让我在感动之余,甚至心生敬畏。” 如果仅仅从“掩护撤退”去看待八十二壮士的生命价值,阵亡者的结局无疑是委屈的,但如果从捍卫信仰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心路历程,一切都变得十分坦然了…八百壮士当他们面临牺牲的时候,其实只有一个信念能够真正支撑起他们慷慨的付出,那就是他们相信在他们身后活下来的人将会继续战斗下去,直到共同的理想得以实现——这个高于生命的觉悟是泛泛的“人性关怀”所无法解释的。对于献身理想的战士而言,“活下去的种子”是精神是觉悟,是高于生命的信仰,在最艰难的时刻只有坚持战斗,付出牺牲,“种子”才有可能发芽开花,并不是所有的阵亡者都配得上烈士的称号。是否为信仰而战,这是烈士与炮灰的区别,因此,烈士逝去之后,墓碑上的名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活下来的人们应该扪心自问,先烈理想的“种子”是否植根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这才是牺牲的价值,这才是精神的力量,这才是伟大人性光辉,懂得理想的崇高才能阐释得出牺牲的真谛。这部电影好看之处,可能正好在这里,那就是刘老庄战斗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战斗成果,整个战斗过程必定在紧急情况下,有指挥员灵活机动的战场指挥;有部队因应战场形势科学的战斗编组;有部队对战场环境的改造、村庄自然地形的利用;有当地老百姓的适时转移以减少参战人员的后顾之忧;以及有参战单位战斗精神等主客观因素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片的教育意义是对青少年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洗礼,希望青少年能够学习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0年
极限冲刺
极限冲刺

导演/

导演:杨虎/
主演:王挺/
播放正片
2009年
为了生命
为了生命

导演/

导演: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