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冠霖

有片源
2024年
伞少女
伞少女

配音/

导演:沈杰/
预告播放
导赏:沈杰导演的《伞少女》以瑰丽的国风画卷,带我们踏入了一个器物有灵、万物含情的奇幻宇宙。电影《伞少女》坚持二维手绘,影片在传统画法上穿插技法的灵动与泼墨山水的磅礴,让每一帧画面都成为流动的国风长卷。这部电影的独到之处便在于将东方灵性世界观具象化为“物灵”体系。青罗伞化身的青黛温柔坚韧,如伞骨般撑起守护的执念;黑玉剑凝成的忘归锋芒逼人,剑刃般折射着复仇的寒光。两个物灵的形象设计完美呼应器物本质:伞的庇护与剑的锐利被转化为鲜活的人格特质。当她们穿梭于念物阁中,身后飞舞的纸鸢灵、陶俑灵、古琴灵,共同编织出一个属于中国审美的灵性谱系,即“万物有灵”,器物不再是被使用的工具,而是承载着人类情感与历史记忆的生命体。《伞少女》跳出了“少年救世”的套路,让青黛与忘归这对器物双生子成为叙事核心。青黛初现时还带着物灵的依附性,一心只想完成主人“守护黑玉剑”的遗愿;忘归则被仇恨裹挟,执意刺杀节度使为将军复仇。她们的旅程是女性意识的双向觉醒,即青黛在工匠墨阳的启发下,逐渐理解守护不应是盲从,而需明辨是非;忘归则在青黛的感召中,发现复仇只会延续将军的悲剧。当两人最终在镜魔幻境中联手,青罗伞为黑玉剑抵挡攻击,黑玉剑为青罗伞劈开生路,这一刻器物完成了从“被人定义”到“自我定义”的蜕变。尤其动人处在于,她们的羁绊无关爱情,而是灵魂深处的共鸣与救赎。电影《伞少女》用纯粹的东方灵性、水墨诗韵与匠心情怀,完成了一次国风动画的美丽抵达。万物有灵,《伞少女》让我们重新看见器物中沉睡的灵魂,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重拾对万物的敬畏与温情。(编辑:婧怡)
2022年
导赏:《新神榜:杨戬》是一部融合古典神话与现代视觉想象的国漫巨制,作为追光动画“封神系列”的又一力作,它不仅承继了《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对于传统神话故事的现代性重构,更在叙事深度、视觉美学及文化意蕴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影片巧妙地将古代神话典籍中的蓬莱、瀛洲、方壶三仙岛置于魏晋南北朝的时空背景之下,这一设定赋予了故事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其视觉呈现铺设了广阔的创意空间。“新”封神主要在于其全新的设定,最为明显的便是独特的视觉风格,即一种蒸汽朋克与中国仙侠传统交织的奇幻景观。三大仙岛的设计,既保留了古典建筑的韵味与精致,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机械科技的元素,如错综复杂的齿轮结构、流光溢彩的能量管道等,这种古今融合挑战了观众的视觉认知边界,也深刻反映了创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探索与追求。影片在视觉呈现上追求极致,从细腻入微的毛发质感,到气势磅礴的打斗场面,再到与水墨画巧妙融合的艺术化处理,无不彰显着制作团队对于画面精美度的极致追求。《新神榜:杨戬》在叙事上,巧妙地选取了“劈山救母”这一广为人知的民俗传说作为基底,但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故事复述,而是以此为契机,深入探讨了命运、亲情、责任与牺牲等深刻主题。影片通过杨戬与沉香两代人的劈山之旅,构建了一面映照人性光辉与困境的镜子。沉香的一往无前,是对亲情至纯至真的颂歌;而杨戬的犹豫与抉择,则是对更广泛责任与道义的深刻反思。这样的双重叙事线索,赋予了角色更为复杂的性格维度,使得杨戬这一传统神话人物得以在现代语境下获得新的解读与共鸣。(编辑:婧怡)
2020年
导赏:《姜子牙》以《封神演义》为蓝本,讲述了封神大战后姜子牙被贬凡间,在探寻真相的途中重拾信仰的故事。本片将传统文化与新颖的叙事方式相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是“以民族性为中国动画核心竞争力、以覆盖全龄模式为受众对象、以产业化制作为基本流程”的国漫复兴之路上又一力作。在编剧上,《姜子牙》对旧有传统经典文本和人物原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重构出姜子牙作为年轻的昆仑山大弟子,在奉旨斩杀九尾妖狐中突发“杀一人而救苍生,还是救一人而救苍生”的心理矛盾,最终强化“公道”而弱化“天道”的故事,改编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语境。影片的以红蓝两色为基调,延承了传统绘画朱砂黛青的搭配美学,从北海古战场、昆仑山静墟宫,到幽都山、归墟,画面以大篆体字幕标注宏伟史诗般的对称式大远景,给人庄严肃穆的崇高审美体验。历经英雄之旅后,姜子牙识破了师尊的诡辩,领悟苍生本应平等,并无分别,于是他砸碎天梯,放弃封神而拯救众生,塑造出了全新的英雄形象。本片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以及东方美学思想的传承,也是对古老神话叙事范式的解构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对于封神神话故事的主题重构能力、全新顶级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工业水准以及开拓国产成人动画市场、培养观众深度思考习惯的野心。(编剧:曾奕琦)
2017年
2016年
导赏:《大鱼海棠》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程碑的创作,不仅在奖项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几乎斩获所有国内动画大奖,并且在国际上也好评如潮,成功入选了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亚洲50年优秀动漫”专场展览。此外影片的音乐也是深受好评,一首《大鱼》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周深用空灵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观众一下带入身临其境的奇幻世界。影片探讨了自由、成长、责任命运等多个层面的主题,通过少女椿与人类男孩鲲展开的奇妙故事,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影片的故事以生死、灵魂为主题,引起观影者对存在与死亡这一哲学问题的深思,其中汲取了《逍遥游》《山海经》等古典作品,电影以庄子思想为灵魂,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意向表达和情感抒发,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影片不仅在主题上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画风与视效上均有所体现,影片无论是在角色衣服的穿着以及建筑都大量采用中国红,使得画面上有了一种神秘的中国东方色彩。建筑风格更是以福建的客家土楼为原型设计,充分将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进行巧妙的结合。《大鱼海棠》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可是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换言之,《大鱼海棠》正是试图凭借“中国风”来跻身“优秀国产动画”的行列。可贵的努力和探索足以让其摘取“良心之作”的头衔。在动画电影行业,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一个构筑了庞大的童话世界,一个横跨儿童与成人观影群体,对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许多国产动画对以上两种模式进行拙劣模仿,粗制滥造的创作让观众频频失望。而《大鱼海棠》在吸收国外动画创作与制作优点的同时,饱含了中国动画人的匠心。创作团队在国画、敦煌壁画中捕捉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特征,反复推敲一只凤凰或一团火焰的运动轨迹,影片中一个3秒钟的镜头制作周期长达一个月——可以说,该片在美术创作上追求细腻与精致的匠心,正是国产动画所稀缺的。(编辑:大陆)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