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霞

有片源
2017年
导赏:吴宇森的《追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照亮了中国动作片的空白。这部电影不仅是吴宇森对经典作品的致敬,更是他个人风格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追捕》的故事虽然简单直白,但其内核却是牢不可破的内心原则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力量在吴宇森的电影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杜丘和矢村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对立到最后的惺惺相惜,这种转变充满了戏剧性,也体现了吴宇森对人物关系的深刻把握。此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戚薇和河智苑的角色不仅重情重义,更有精彩的枪战动作戏,展现了吴宇森对女性角色的重视和尊重。吴宇森的电影总带有一种侠气,在枪林弹雨中彰显看似对立实则英雄相惜的情谊。这种快意恩仇又含蓄温存的基调,是吴宇森电影的标志性风格。在《追捕》中,这种风格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和发扬。动作戏酣畅淋漓,情节简单直白,但内核却是深刻的情感和原则。《追捕》以其华丽的摄影和震撼的音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吴宇森的电影风格中,双枪、双雄、白鸽等标识性的元素一样不少,动作戏激爽中充满吴式浪漫。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如鸽舍肉搏、护城河摩托艇大战、山路追车、牧场刺杀、药厂决战等,每一场都设计得全然不同,场场精彩。吴宇森的电影,总是能够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追捕》虽然是一部商业片,但其个人化色彩被渲染到了极致,与他本身的儒雅气质相反,吴宇森是个张扬的作者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在商业行为中还是在艺术探索上,都呈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情况,个人风格被渲染到了极致。《追捕》是一部集动作、情感、风格于一体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吴宇森对暴力美学的深刻诠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电影艺术的不懈追求。(编辑:赵敏)
2015年
导赏:《太平轮·彼岸》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大制作灾难史诗,由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长泽雅美等亚洲顶级明星联合主演。它延续了上部作品的剧情线,为观众呈现了大时代转弯处的众生浮世绘,呈现出关于人性、爱与生存的深刻反思。影迷能在本片中识别出吴宇森导演重要的影像元素——兄弟情、男女爱、乱世情仇、生离死别,当然,还有枪火和白鸽。影片画面构图精美,通过广角、特写等不同的镜头语言,将战争的残酷、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壮观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精彩的无疑是太平轮沉没的场面,通过逼真的特效和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沉船过程中人们的惊恐、悲伤和无助,无愧于“中国的《泰坦尼克号》”的美誉。在演员表现方面,黄晓明、宋慧乔、金城武、长泽雅美以及章子怡等主演都为角色注入了生动的灵魂,将乱世之中人性的不同表现演绎出来,有的见利忘义,有的舍身助人,每个角色都立体且饱满。章子怡在《太平轮·彼岸》中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战乱年代中坚强生存的女性形象,观众能够感受到她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痛苦和挣扎,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生存和希望的决心,感受到“爱能救赎一切”的影片主旨。如果说上部是“序曲”,《太平轮•彼岸》就是“高潮”,灾难来临时恐慌氛围,大时代中的不同际遇,人性的善与恶的激烈交锋,爱欲悲欢的难拆难解……吴宇森导演掌控大型题材的能力,在《赤壁》中就有所体现,在《太平轮》中,他寻找到了表现史诗题材的方式方法,选择了从个体命运来体现时代悲剧,海上航行的太平轮似乎只是一个大型道具,他最想表达的还是战争对所有人正常生活的碾轧。哪怕悲欢,何妨聚散。正是因为活在残酷的战争中,爱情才更显荡气回肠。当船被撞击,倾斜,沉没的那一刻,再没有什么比能抓紧爱人的手更为重要了。命运之中,爱情与相遇是如此美好,生动而又富有意义。(编辑:明慧)
2014年
2011年
2010年
导赏:《剑雨》由苏照彬与吴宇森联合执导,讲述关于复仇和救赎的武侠故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情武侠佳作。江湖传闻得到圆寂高僧罗摩的遗体可以修得绝世神功,女杀手细雨夺得半截遗体后叛逃组织“黑石”,在江湖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她与高僧陆竹结下情缘,在受到其以性命为代价的点化后放下屠刀,从此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在京城生活下去,并与一名普通男子结为夫妻。然而好景不长,她身份暴露再一次卷入争端,自己竟又成为了恩爱丈夫的灭门仇人...各派势力风起云涌,江湖恩怨相织交错,贪痴妄念终成幻影,冤冤相报终无止境,唯有在过去中和解、在新生中得到救赎。在叙事特点上,与传统武侠电影侧重于江湖恩怨和激烈打斗不同,《剑雨》在更注重描绘人物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流露。影片花了大量篇幅来描绘细致入微的日常场景——细雨与江阿生的婚后生活、平常的市井琐事等等。这些场景为影片注入脉脉温情,同时还能够加深观众对角色的认同。细雨的内心挣扎、对平淡生活的渴望一一细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的情感厚度大大加深。从视听上看,深厚的东方美学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元素和场景传递出来。影片中小桥流水、青苔石板、雨中屋檐等画面,展现了典型的江南风貌,是江南水乡山水美学的诗意表达。这些景象不仅仅是背景,更是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影片多次出现雨景,不仅仅营造了朦胧的氛围,还象征着细雨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雨水冲刷着江湖的血腥,也洗涤着人物的灵魂,情感在其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在武侠片走向商业化和视觉奇观的浪潮中,苏照彬选择回归武侠电影的本质,强调情感与美学的浪漫结合。没有国仇家恨的壮阔磅礴,以平常的真情示人。人为自己的欲望、愿景所驱使,或变态自私、或慈悲渡人、或追求平凡度日,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奇情诡绝令人动容。尽管初上映时反响平平,却在时间的淘洗中愈发光彩夺目,持续焕发生机。(编辑:颜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