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垣健治

Kenji Tanigaki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怒火·重案》是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的临终遗作,影片讲述张崇邦和昔日警队兄弟邱刚敖因一次意外而走向人生不同选择的故事。影片的核心结构是张崇邦与邱刚敖极具张力的关系。影片通过多次的闪回片段,展现二人间的兄弟情谊,并对比阿邦温馨的家庭日常与阿敖孤独冷寂的出狱生活,如此设计更加凸显了后来二人反目的残酷。二人都怀揣“怒火”,阿邦拒绝服从警部的潜规则,坚决执行自己心中的公正与正义,而阿邦作为一个被警部黑幕摧毁理想追求的“弃子”,满怀对昔日同胞的仇恨与对体制的不信,两个主要角色的立体塑造体现出香港警匪类型电影的独特之处。在视听语言方面,陈木胜继续挥洒他对“飞车”、“爆破”、“杀招”等高难度场景的偏爱。影片开头就是阿邦与重犯在水道中的互搏追逃,中间插入摩托车阿敖与汽车阿邦对撞的飞车戏,结尾部分是二人隔绝了外部世界,单独在教堂生死激战的场景,教堂的圣洁与纯净同二人极端的肉体对抗、精神对立构成了极其强烈且讽刺的对比,充分展现出香港动作电影利用空间、道具、身体、取镜从而打造复杂变化的顶级动作场景的超凡能力。在好莱坞大片强力争夺国内电影市场份额的状况下,《怒火·重案》仍能保持2017年国产动作片内地票房冠军的市场纪录,总票房累计突破13亿,这不禁让人好奇影片的奥妙到底为何,实际上,《怒火·重案》在满足观众对于动作片“刺激”、“激烈”的观影诉求的同时,也在进行适度的价值反思。导演在讲述阿敖过去的篇章中,呈现了警部官商勾结的现象,并探讨了法理和情理的平衡与尺度,这些无不体现了导演对香港社会的反思意识。值得欣慰的是,该片既能叫座也可叫好,不仅在市场上斩获佳绩,更是在电影节评审中脱颖而出,陈木胜最终凭此片获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编辑:王斯笳)
2020年
2017年
2011年
武侠
武侠

演员(饰 小个子)/动作指导/特技/

导演:陈可辛/
播放正片
导赏:陈可辛导演的《武侠》汇聚了甄子丹、金城武、汤唯、王羽、惠英红、姜武等一流演员阵容,在剧情深度、角色塑造以及武打设计等方面展现了新样貌,堪称近年来武侠电影领域的佳作。《武侠》并非简单地重复武侠电影的既定模式,而是深入挖掘了武侠精神背后的深层含义。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武功、江湖和恩怨情仇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生命救赎、英雄蜕变的心路历程。从角色塑造来看,陈可辛导演通过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复杂的人物形象。甄子丹饰演的唐龙/刘金喜,既有着杀手的冷酷与残忍,又有着普通人对于家庭、亲情的渴望与珍惜;金城武饰演的捕快徐百九,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正义感,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而汤唯、王羽、惠英红、姜武等演员也各自有着精彩的表现,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再者,从武打设计来看,《武侠》更是将武侠电影的视觉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陈可辛导演巧妙地融合了传统武术与现代动作设计的元素,创造出了一系列既具美感又具动感的武打场面。这些场面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在紧张刺激的打斗中透露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使得武打场面与剧情发展紧密相连,相互映衬。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片尾曲《迷走江湖》。窦唯的演唱为影片增色不少,将影片的主题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首歌曲不仅与影片的剧情、画面相得益彰,更在旋律和歌词中传达出了一种对于武侠世界、对于生命与命运的深刻感悟。(编辑:婧怡)
1994年
导赏:《精武英雄》堪称导演陈嘉上、武术指导袁和平与李连杰共同打造的巅峰之作。相比以往的功夫片,该片将焦点转向了“实战”,不仅凸显了武术的物质核心——技击性,更将动作的凌厉美感与民族精神深度融合,着重展现了武术的精神内核——尚武崇德。这种将物质与精神双重特质巧妙融合的手法,赋予了影片鲜明的现代气息,使其更加贴近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李连杰在这部呕心沥血的影片中,融合了多年来研习的中国功夫和西洋拳法,如拳击的灵活步伐、跆拳道的凌厉腿法、泰拳的膝肘攻击以及中国武术的擒拿技巧等,使得影片中的武术打斗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武术文化的深度交流,让功夫迷们看得如痴如醉。陈真与黑龙会总教头船越文夫(仓田保昭 饰)的打斗中,李连杰顺势抬腿踢中对手头部,动作行云流水,展现了出色的柔韧性和力量。与藤田刚(周比利 饰)的比武,则是技巧与力量的较量,陈真在空中转体360度反击,又灵活钩住对手脖颈将其摔倒,这些动作设计巧妙绝伦。尤为精彩的是,陈真在危急时刻将皮带作为武器,以柔克刚,展现出其精髓。这些动作不仅考验着武者的身体素质,更是动作设计者智慧的结晶,每一幕都扣人心弦,彰显出陈真作为武者的卓越才能与不屈精神。同时,他也尊重对手,尊重武术,体现了武术精神中的“武德”。这不仅让陈真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也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深远。他那一脚踢向“东亚病夫”招牌的镜头,使他成为了一个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英雄形象,激起了观众心中澎湃的爱国热情。虽然,李连杰的这部作品主要被视为对李小龙经典《精武门》的一次致敬,但实则内在更是一次对其的超越与革新:电影立意已经不再拘泥于对于外来列强的民族仇恨,而显现出了一种中国应该具备的大国风范!(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