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艳

有片源
2025年
2022年
2021年
导赏:作为首部表现铁道兵题材的影片,其通过现代科技含量甚高的视听语言,将灾难的残酷无情和救援的紧迫艰难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灾难,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而这种真实感和震撼力,正是电影艺术在灾难题材上的独特魅力。然而,其并不仅仅满足于视听语言的创造和观众心理快感的满足。更深层次地挖掘了灾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和精神力量。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一群抗灾英雄,他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他们的精神人格,既有着对职责的坚守,也有着对生命的尊重,更有着对家园的热爱。这种精神力量,是战胜灾难的重要武器,也是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价值。在追求视听奇观的同时,也注重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入。影片追求的“奇”,并非简单的奇观和刺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上强调的“奇正”。这种“奇正”之美,既有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着对创新的追求和探索。它让影片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充满了美感和思考。影片是一部在灾难题材上做出深刻探索和创新的电影。它不仅以其极具真实感和震撼力的视听语言吸引了观众,通过银幕上展现的抗灾英雄们的精神人格,传递出了科学知识的营养和精神的正能量。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层面的精湛和制作水准的高超,更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它让我们看到了在灾难面前,人类既需要物质和科学的力量,更需要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源泉。(编辑:张昕一)
2019年
导赏:《长安道》是由李骏执导的犯罪剧情片,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上映,根据海岩创作的小说《长安盗》改编而成。影片以演员精湛的演技、独特的叙事策略获得较多关注,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长安道》在叙事的处理上形式多变,采用了倒叙、插叙、预叙多种方式相结合,将一宗复杂的案件不断反转、再反转呈现给观众,将故事讲述地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影片以文物盗窃案的破获为情节主线,同时以赵红雨与万正纲之间复杂的父女情为辅线,叙述详略得当,同时以情动人,不吝将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与内心世界剖析呈现于观众眼前,如万正纲与林白玉以利益牵扯的婚姻关系,赵红雨与邵宽城惺惺相惜的搭档情,使片中各个角色都要自己的欲望与难言之隐,形象丰满而立体,令人印象深刻。《长安道》以一起文物盗窃案,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探讨了人面对欲望时的选择,有人被利益所诱惑,有人则坚守道德底线。范伟演绎的万正纲最能体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身上有着道貌岸然、自视甚高的虚伪与复杂,他想尽力弥补迟到的父爱,却因害怕法律的制裁而不惜牺牲女儿年轻的生命;他迷恋林白玉的年轻貌美、对自己的崇拜与理解,却因她疯长的野心和不轨的行为而欲对其痛下杀手以解其恨。他不堪忍受现实利益的诱惑而选择妥协堕落,维护虚假的尊严和形象,家庭最终变成一场亲情的骗局,他也使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余生只能在精神病院中度过,爱与仇恨之间的鸿沟始终难以弥合。影片以万正纲的悲剧命运,提醒着世人坚守底线,不能被欲望和利益所吞噬。(编辑:刘若能)
导赏: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的漫画作品《深夜食堂》以其平淡治愈的风格打动了多地读者,2019年,梁家辉推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深夜食堂》,在向这部经典漫画致敬的同时,表达自己对人间烟火气的独到理解。影片遵循了原作平淡、温柔的叙事风格,没有设置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细腻刻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善。在这个固定的小小餐厅里,食客川流不息,情感也不断流动,他们是白领、拳击手、音乐人、司机,也是彼此的朋友、伴侣、知己。他们聚在一起交换隐秘的心事,互相鼓励帮助,获得继续投入都市洪流中的勇气。本片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准确把握了日式治愈风格的核心,即通过艺术创作在现代生活的种种不确定中营造出一种确定感——霓虹灯闪烁的偌大城市里,总有一个温暖的空间安抚人的味蕾,接纳都市人的所有心事。将原作从日式文化移植至中国本土并不容易,受限于版权方的要求,改编版难以做到全然地去日式风格,但在有限的发挥空间中,《深夜食堂》在菜品设计与故事讲述上已独具匠心。本片延用了原版“酒蒸蛤蜊、亲子饭、猫饭”的三个故事,但巧妙地将故事中的食物换成了地道的中式美食——炒蚬子、糖藕和馄饨,这些精致的食物一下子拉近了中国观众与故事的心理距离。同时,影片在多处凸显了故事的发生地上海的城市特色,强调改编版本的在地性。当食客们走出小店,笼罩他们的是黄浦江畔的微风、摩天大楼与狭窄的弄堂街道,他们在日常交流中也时不时蹦出几句上海方言。可以说,在面对改编掣肘的多重阻碍时,本片依然在找寻中国本土自己的“深夜食堂”中做出了努力与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

演员(饰 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主任)/

导演:刘伟强/
播放正片
导赏:《被光抓走的人》集科幻、爱情和喜剧等类型元素于一身,叙事轻盈而流畅,但它对当代爱情关系的解剖绝非隔靴搔痒,而是于嬉笑怒骂间完成了一场对人情人性酣畅淋漓地拷问。影片的定位是一部软科幻。一道神秘的白光抓走了一些人,科学家们对“被光抓走的人”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只有那些拥有真爱的人,才有资格被光抓走,而留下来的,都是已经不爱或者假装相爱的“失败者”。在这个概念预设下,董润年导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深入探讨了都市中那些真假难辨的“真爱”,试图揭开爱情背后隐秘的真相。影片的主题是高度抽象和哲学化的。董润年导演构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假定舞台,让四组人物——一对看似恩爱却面临感情危机的中年夫妻、一对因家长阻挠而无法结婚的小情侣、一对正在办理离婚的都市夫妻、以及一个有着难言之隐的小混混——带着背叛、怀疑和偏执等复杂情感轮番登场。在“白光”这个沉默的审判者面前,人们被置于一个无法选择的绝境,那些未经风雨的爱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考验,曾经的温情瞬间板起面孔,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渐次暴露。面对审判,四组人物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武文学选择了“胆怯”,试图通过自我欺骗来维持原有的世界观,向外人表演与妻子的恩爱;李楠选择了“探求”,通过寻找和自我放逐来面对人性的不可靠;筷子选择了“拒绝”,尽管痛苦地接受了审判的逻辑,却也选择通过自我毁灭来表达自己的决断;刘佳一则选择了“蔑视”,她完全否定了任何对她进行审判的外部力量,勇敢地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生活。影片以软科幻的外壳,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世界通过一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方法,对所有人的生存做出了某种“审判”,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那个“后审判”的世界?未来的某一天,当拥有真爱的人被神秘力量抓走,剩下的情侣、夫妻和那些自以为拥有真爱的人该如何自处?是碍于情面千方百计自证“爱”,还是自感幻灭而毁掉对方?在现代性的情感阴云笼罩之下,你会羡慕那些被光抓走的人吗?(编辑:王梓苡)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