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英

Fengying Sun

有片源
1991年
1988年
导赏:1988年的《顽主》以一部辛辣的社会寓言,划开了转型时期的社会肌理,米家山以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和“顽主”似的玩世不恭,将1980年代的社会价值震荡具象化为一种永不散场的狂欢,将\"“痞子文学”的锋芒转化为影像化的社会洞见。影片中3T公司承接的“替人挨骂”“代客约会”“替人尽孝”这些荒诞的业务,实则是社会剧变之下的时代切片:一场文学颁奖盛会实则是一场为低俗小说作家量身定做的巨大骗局;道貌岸然的德育教授虚伪而宏大的说教在约会对象的世俗欲望前碎成一地鸡毛;将女孩区分为“现代派”与“保守派”,聊天以尼采为开端,弗洛伊德作为过渡,精英话语在插科打诨之间被无形解构,而商品经济也正在重塑着人际关系的本质。《顽主》以特有的冷冽和狡黠对转型社会的光怪陆离进行着放大与观察;“我看起来是在轻飘飘慢吞吞的下坠,可我灵魂中有一种什么东西得到了升华。”存在主义式的台词消解着崇高,文化的反讽在“三T文学奖”颁奖礼上达到高潮:京剧演员、时装模特、农民、工人等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刻意扮相同台走秀,新旧混杂,中西交融;咸菜坛子作为奖杯对“文坛”的暗喻,群众演员刻意背诵名人名言伪装成艺术界名人上台发奖——文化的虚伪与不良风气在荒诞的并置中黯然揭开。时代裂痕在于观父子关于人生意义的对话中尤为尖锐:“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儿子“我没杀人、没放火,不就庸俗了点吗?”的生存哲学之下显得尤为迷茫。这些转瞬即逝的市井浮世绘,拼凑出80年代城市社会的众生相,在笑声中剖开时代转型期的精神困局。(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