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卢问章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5年
信访办主任
演员
/
导演:
于本正
/
主演:
卢问章
/
孙筑才
/
常学仁
/
金慧珠
/
播放正片
剧情:
孙明正是信访办公室主任,他每天遇到的全是没人管或是管不了的事,面对的全是些死磨硬泡的上访者。为了解决沙老太的历史遗留问题,孙明正一大早赶到印染厂堵住丁厂长。刚回到办公室,因“走穴”而被剧团除名的女演员冬儿要回原单位跟信访办新来的女大学生王静吵起来。这一波未平那一波又起:青远县大杨村农民集体上访要冲市政府,而市领导正与日本代表洽谈项目。孙明正急忙去劝说,原来农民们是因村支书杨光复以权谋私,侵吞了村里的征地补偿款而上访的。孙明正壮着胆说市领导两天给答复才把村民们劝走。 孙明正带人到青远县,谁知大杨村的事很难办.杨光复是县里树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县长千方百计保护他,不让动。孙明正深入群众调查,掌握了杨光复挪用村里土地征用补偿费及其他一些劣迹。而杨光复等人也了解到孙明正家中情况:妻子姜国英所在厂不景气,面临下岗,他岳母得了绝症,刚刚去世。他们赶紧派人去吊唁.还给姜国英送去五千元钱。冬儿也追到青远县,利用姿色勾引老孙,要他帮助解决问题,孙明正咬牙坚持着。他被“请”出了青远县。 回到市里听说有人告他受贿;王静又要求调工作,说信访工作受气没法干;老婆又要他托关系调单位; 王大鞭子闹到信访办,脑袋上有个大包,说是工商局的人用秤砣砸的,孙明正当场戳穿了他的鬼把戏。他把大杨村的调查报告送上去了,群众的呼声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他办完岳母的后事,从妻子手中要回了杨光复行贿的五千元钱交了公。 天黑了,孙明正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他又劳累了一天,可心中却感到欣慰。路上碰到他妻子姜国英背着一捆厂里用来顶替工资的滞销拖鞋,气呼呼地来上访,她下岗了。
1992年
阙里人家
演员(饰 孔德践)
/
导演:
吴贻弓
/
主演:
魏宗万
/
朱旭
/
赵尔康
/
张文蓉
/
宁理
/
耿歌
/
袁之远
/
卢问章
/
张妙珍
/
于明德
/
类型:
剧情
/
家庭
/
导赏:
影片《阙里人家》是吴贻弓导演以孔林为背景而创作的影片,人物设定为孔子后代的第七十六代孙,在阙里住的这户人家五代同堂,根本上象征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与绵延不绝,导演在影片中所想要探讨的是儒学在成为中华文化深层结构中不可动摇的传统思想之后,面对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迭,儒家思想所代表的传统道德伦理和家族凝聚力是否会受到冲击,影片中安妮小姐的出现、孔令谭的理想和孔维本出国留学的愿望均代表着现代思想,旧意识与新意识之间的搏斗、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历史与现实的藕断丝连在这个大家族中上演,沉重、压抑而又深远。影片中描写了四组父亲形象,探讨了儒家文化之中传统的父子关系,影片中有一场孔维本毅然决然辞掉教师的戏份,在该画面中坐在高堂之上的是父亲孔德贤和太爷爷孔祥弼,而爷爷孔令谭和孔维本则是坐在两侧,从这里便可发现太爷爷和父亲作为在孔林扎根的孔代后辈,代表的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传统思想,要求仁爱、和睦,但思想保守、含蓄且固步自封,同时也象征着传统父权制下父亲所代表的权力与威严,而孔令谭作为革命者、孔维本作为被现代思想所浸染的晚辈,两人思想活跃、向往拥抱理想,这样的“叛逆者”被传统父亲认为缺乏责任。影片表面上是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探讨父子关系,实则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进行反思,表现文化的命运和在这种命运制约下人的命运,探讨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吴贻弓导演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善于用画面表现诗意与意境,通过空镜头的叠印、镜头画面与音乐的相衬表现人物情感状态与心理状态,《城南旧事》中香山红叶的反复叠印表达出英子淡淡的忧伤,在《阙里人家》中导演继续发扬他的这一传统,影片通过横移、叠印的镜头和深沉、压抑、撞击人心灵的音乐的综合运用,表现出孔林的深幽莫测与感慨的人生况味。爷爷孔令谭与老友相会,念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五位老者的吟唱,而后叠印的空镜头中出现孔林墓碑、阙里牌坊、西沉的日落,悠扬舒缓的音乐出场,感叹历史的悠长与沉重,感叹时间的稍瞬即逝,韵味十足。(编辑:张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