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刘惠萍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4年
一家两制
服装
/
导演:
陈国星
/
主演:
汤镇宗
/
张铮
/
严晓频
/
李文波
/
利丽
/
吴卫东
/
鬼塚
/
朱闵
/
魏然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一家两制》具有强烈的时代属性,这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变迁与爱情情感交融的主旋律作品,陈国星导演以“大题材、小角度”的叙事策略,以两个普通人物的爱情故事来映照特殊时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同制度背景下人们的相互尊重、相互融合。《一家两制》的拍摄正值香港回归前夕,这一历史节点预示着香港将开启“一国两制”的制度。影片将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融入一对普通情侣的爱情故事中,通过阿文(一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长的香港青年)与小佳(一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的深圳电脑工程师)的情感历程,展现了两种制度、两种文化背景下个体生活的共性,以及在时代洪流中寻求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宿的美好。影片中,“一家两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借用与艺术化表达,揭示出在一个多元共存的社会中,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人如何相互适应、相互理解。影片中有许多当时香港与深圳特区的街景,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直观展现,也是两种社会制度、文化氛围的生动对比。严晓频饰演的小佳,以其美丽动人的外表、精湛自然的演技,成为了当时全国观众、尤其是上海观众熟悉而喜爱的影视明星。她饰演的小佳是一个技术高超的电脑工程师,凭借计算机技术挫败了坤叔抽走资金、欲置公司于死地的阴谋,在关键情节上获胜。她同时也是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感性并存的现代女性形象展现。小佳的角色塑造,体现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专业能力与独立精神,也展现了她在面对爱情与家庭时的温柔与坚韧。(编辑:婧怡)
1991年
古墓荒斋
服装
/
导演:
谢铁骊
/
主演:
邢岷山
/
傅艺伟
/
周迅
/
夏宗学
/
胡天鸽
/
冯恩鹤
/
韩廷琦
/
袁玫
/
周舟
/
关长珠
/
播放正片
导赏:
1991年,在完成了《红楼梦》系列电影后,谢铁骊导演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把《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改编成电影,于是便有了这部影片。《古墓荒斋》以《聊斋志异》中的《连琐》故事为基干,融合了《娇娜》、《画皮》、《聂小倩》的故事元素,通过一个杨予畏将四个故事串联起来。《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人性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闻名于世,《古墓荒斋》对《聊斋志异》的改编,影片意境与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十分契合,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传统,虽然特效无法与现代作品媲美,但恐怖、诡异、灵异氛围的营造十分到位,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和奇幻色彩的世界。谢铁骊导演也抓住了蒲松龄原著的思想精髓,保留了刺贪砭腐的犀利,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讽刺,聂小倩施法将另一个考生狗屁不通的八股文和杨予畏的锦绣文章调换,杨予畏却凭着这篇八股高中,如此啼笑皆非的结果正是对科举制度的无情讽刺。除了剧情,影片中的演员表现各具特色,邢岷山饰演的杨予畏书生气十足,傅艺伟饰演的连琐端庄秀慧,把连锁的“柔”和“媚”动人地演绎出来,她还在谢铁骊的《红楼梦》系列中饰演薛宝钗。而周迅在片中饰演的娇娜则是她的银幕首秀,展现了她的灵气和天赋。周迅的表演虽然有些生涩,但她的形象和气质与角色十分吻合,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胡天鸽着重表现的是聂小倩身不由己的悲剧感,盈盈泣泪、我见犹怜,角色重获自由后,又描绘出角色属于“花仙”的清丽、飘逸。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是美丽的化身,更是人性中美好品质的代表。(编辑:许雨婵)
1989年
红楼梦2 黛玉葬花
服装
/
导演:
谢铁骊
/
赵元
/
主演:
陶慧敏
/
傅艺伟
/
刘晓庆
/
何赛飞
/
夏菁
/
林默予
/
赵丽蓉
/
马晓晴
/
李秀明
/
曾丹
/
播放正片
剧情:
袭人回家探亲。宝玉赴宁府看戏,茗烟陪宝玉偷偷去袭人家探望。李嬷嬷大闹宝玉房。袭人哄骗宝玉,称其母兄定欲将其赎身,宝玉信以为真。袭人趁机提出“留府条件”,劝诫宝玉不可再任性恣情,不喜务正。 袭人觉出宝玉与黛玉湘云太过亲密,不合规矩,便冷落他,来劝宝玉。 元妃省亲后,欲不辜负姐妹们大好青春,着她们入大观园居住,宝玉一同入园读书。宝玉与众姐妹入住大观园,恣意玩乐,快乐非常。茗烟搜来禁书给宝玉解闷,宝玉、黛玉共读西厢、黛玉听《会真记》(即《牡丹亭》),得到爱情启蒙。贾芸到荣府谋事,贿赂凤姐。小红见到贾芸,春心微动。 贾芸探宝玉,与小红换帕传情;黛玉发幽情,被宝玉窥破,二人口角;薛蟠假传贾政之命,骗宝玉吃酒;黛玉担忧宝玉,深夜探望,被拒门外,感时伤情。 芒种节,众姐妹在园中送花神,独缺黛玉。宝钗在滴翠亭听到小红私情,使计脱身,小红疑到黛玉身上。宝玉听到葬花吟,感时伤怀,哭倒在地。小红为凤姐取荷包,得到凤姐赏识。宝玉道冯紫英家喝酒,结识琪官(即蒋玉函)。娘娘颁布赏赐,独宝钗、宝玉相同,黛玉不快,更看见宝玉望着宝钗发呆,黛玉心酸。 贾府全部出动前往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不快,回家和黛玉吵架,惊动了老太太。宝玉去找黛玉和好,在贾母处,宝黛钗三人暗语相加,气氛紧张,宝玉到王夫人处,因为他的事,金钏被王夫人赶出去。 宝玉借晴雯跌扇子与之口角,后为讨晴雯欢心,宝玉故意让她撕扇。湘云偶然拾到宝玉丢失的麒麟,二人讨论仕途经济时,黛玉在窗外意外偷听到宝玉对自己的赞扬,感慨果然没有认错知己。宝玉误将袭人当作黛玉,错诉肺腑,引发袭人的担心。金钏儿因被撵而羞愤投井。 长史官来找琪官,加之贾环诽谤宝玉,贾政棒打宝玉。惊动了贾府众人。
1984年
边城
服装
/
导演:
凌子风
/
主演:
冯汉元
/
戴呐
/
刘汉璞
/
白铭
/
刘魁
/
石磊
/
金风
/
袁思达
/
彭铭燕
/
潘玫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我国著名导演、“北影四帅”之一凌子风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执导的文学名著改编影片,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以一种诗意的、略带淡淡忧伤的基调,在展现湘西水乡优美风景的同时,以女声旁白的诉说方式呈现了了一段关于家庭、伦理、亲情、爱情的略带悲剧性与宿命感的故事。影片多以缓缓流动的长镜头,配合娓娓道来的叙事。片中“撑渡船”这一传统生存方式、“赛龙舟”之传统民间习俗活动、人物服装造型设计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均使得影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意蕴。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片着实值得观看。
1983年
包氏父子
服装
/
导演:
谢铁骊
/
主演:
管宗祥
/
刘昌伟
/
宝珣
/
蔡国庆
/
葛存壮
/
龚莹
/
黄素影
/
王云霞
/
刘钊
/
周森冠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根据张天翼同名小说改编。
1982年
茶馆
服装
/
导演:
谢添
/
主演:
于是之
/
郑榕
/
蓝天野
/
英若诚
/
童超
/
林连昆
/
胡宗温
/
金昭
/
朱旭
/
童弟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改编自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茶馆》。故事以老北京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展示出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史画卷,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影片突破了话剧舞台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手段的优势,布景和服装围绕裕泰茶馆在清末、民初、国民党统治三个历史时期的兴衰和其间交错出现的不同人物的命运,进行了不同的设定,让观众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了旧社会人民所经历着的种种苦难。于是之、郑榕、蓝天野几位主演成功塑造出老舍原著中谨小慎微力图以改变跟上历史潮流的掌柜王利发、富有爱国精神自食其力的满族人常四爷、怀有实业救国梦想到头来一场空的秦仲义,堪称这几位角色表演的“模板”。戏份相对较少的童超、黄宗洛、林连昆、牛星丽等人也用实际行动诠释出“没有小角色,处处是舞台”的意义,共同表现出了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