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洋

有片源
2024年
导赏:《逆行人生》是徐峥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徐峥此次选择从“外卖行业”入手展开故事,讲述了大厂骨干高志垒在经历失业后走进生活的逆流,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员,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群互帮互助的同行的故事。在角色设定上,由徐峥出演的男主角高志垒原本是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通过展现他中年失业后每月房贷、老人就医、孩子上学等压力拉进了观众与角色间的关系。当投了大量简历却依旧没有工作后,主人公走进了外卖员行列,影片的视角也转向了外卖员群体。通过加入贾冰、王骁、邬家楷等人的角色构成了群像式的故事脉络。影片以轻松幽默的小笑点为点缀,营造出一种轻松治愈的氛围,例如贾冰饰演的朱站长上秒保安队长、下秒外卖站长的身份两极反转,呈现出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积极心态,独特的幽默表演深刻诠释了乐观向上的生活底色。王骁饰演的“省钱大师”老抠,在缝缝补补中用毫无保留的爱,填补着小家和孩子的未来,将一位乐观面对生活的外卖骑士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又深入人心。在《我和我的父辈》《爱情神话》等影片中,徐峥成功的将现实主义题材和喜剧相结合,展示出小人物生活中的苦与甜,《逆行人生》则延续了这一创作特点,避免了过于严肃、教条式的煽情戏路,观众们也随着高志垒踏入外卖员行列后的一系列遭遇感受这个行业的酸甜苦辣和生活上的真情冷暖。真正做到了现实题材与社会生活的同频共振,正如徐峥所说“《逆行人生》不只是外卖员,而是聚焦所有努力生活的人,包括经历裁员失业、背负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他们的家庭陷入了一个至暗时刻,要和家人一起携手度过难关”。(编辑:方舟)
导赏:在《逆鳞》中,沈腾首次尝试犯罪题材,出演与以往不同的角色形象,饰演大哥尊非这一角色,塑造出一位直面阴谋威胁的“黑帮大佬”形象。在从小城市远走家乡的过程中,他遇到张雨绮出演的美丽老板娘苏笑以及高捷饰演的富商大贾黄朝晋。在黄朝晋的提携下,尊非成为新一代大哥。从角色设定来看尊非立体、鲜活、独具魅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他深沉老辣,在和黄朝晋的合作过程中,以小博大,对待兄弟有福同享、肝胆相照。凭借过人胆识和魄力,闯出一番事业,尊非进行着明面上的酒吧生意与暗地里的“洗钱”交易。同时一条由游轮包装成的赌船也滋生出更加黑暗的金钱斗争在钱与利之中,他陷入了与富商黄朝晋的厮杀纠缠。但随着时代变迁,尊非的故事也落下了帷幕。影片中不仅对于尊非的刻画细腻,对于其他人物的塑造及关系线的搭建也非常立体。尊非与苏笑、黄朝晋的关系线有很多可探讨之处,无论是尊非与苏笑黄朝晋之间的利益纠葛,还是三人之间的情感纠缠,都无不暗示着人物之间难以理清的“死结”终究无法解开,他们每个人的选择与决定,也最终指向了他们自己的人物结局。沈腾以及魏翔的出演为《逆鳞》增添了不少看点,观众们都对两位印象中的“喜剧人”如何转型给与了极高的期待,但也恰恰是两人在喜剧领域上的成就影响了在这部电影中的发挥。尽管在表情管理和形象上沈腾有了不少的突破,但和人们心中的“黑帮大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也未能实现塑造极具个人特点的黑帮角色,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编辑:方舟)
2023年
导赏:《长空之王》把镜头对准鲜为人知的军机试飞员群体,着重展现他们勇于挑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以及过硬的技术本领和专家型素质,在题材方面颇具创新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这部电影中,空军试飞员成为主角,一些顶尖装备也首次亮相银幕。由青年演员王一博出演的试飞员在对新型战机进行试飞的过程中,一次次克服各种困难,让影迷们看到他在表演领域的更多可能性。电影准确把握了试飞员群体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奉献精神,揭示出超出常人想象的试飞工作。影片中,试飞员们虽然经历过彷徨和困难,但终学会成长,为了试出自己的隐身战机不断努力。《长空之王》还满足了广大军事迷们对于中国空军装备的兴趣,包括歼-20、歼-16、歼-10C等在内的多款中国尖端机型真机“参演”了这部影片,尤其是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之一歼-20的出现,更令大家兴奋不已。在多种特效制作技术的辅助下,空中试飞的过程和军机相互追逐战斗的场景,表现得极为逼真,给观众们带来身临其境之感。正如导演刘晓世所阐述的,电影《长空之王》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它不仅讲述了战机的发展,更展现了人的成长,他认为“性命是生物意义上的,我们从一出生便具有了性命这个概念。而使命是社会意义上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只有这两个加在一起才是一名军人完整的生命。”影片在上映后打破了包括“2023年五一档影片首映日票房冠军”在内的多项影史纪录,为中国空军题材电影创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刘晓世也因此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编辑:方舟)
2017年
2015年
导赏:《少年班》是肖洋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肖洋在导演这部电影前已经有了七年的剪辑功底沉淀,这部电影是他对自己少年班经历的一次回望。在电影中,通过对五位被导师慧眼识珠、组成“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的少年们的刻画,肖洋巧妙地探讨了青春成长中的多重维度。与众多以爱情为主题的青春片不同,《少年班》中的爱情元素虽有所涉及,却并非故事的核心。影片真正关注的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这些少年们,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寻找并塑造自我。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攀登,更多的是情感、社交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这种深度挖掘,使得《少年班》在众多青春题材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一种更为成熟和深刻的思考。肖洋作为少年班出身的创作者,选择这一题材无疑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将自己及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融入电影,因此每一个角色都显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王大法能通过占卜解开数学难题,暴躁“混混”迈克智商超群,小个子方厚正小小年纪便聪慧过人……电影在展现这群高智商少年时,并未过度渲染他们的天才特质,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将天才神化,也强调了即便拥有超凡智力,他们同样会经历青春期的种种烦恼与挑战,如异性的吸引、朋友间的竞争与矛盾,以及冲动之下的错误决策。《少年班》还隐含着对天才未来可能性的探讨。电影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的天才少年,其人生轨迹也并非一帆风顺,更不是所谓的“开挂”。影片通过展示他们在成年后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提醒观众,成功与幸福并非仅由智商决定,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努力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编辑:婧怡)
2014年
2013年
导赏:《中国合伙人》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影片以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激荡三十年,关于一个土鳖,一个知识分子,还有一个浪漫骑士的“中国式成功”故事。影片将梦想、友谊与爱情三大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充满青春活力又饱含真诚励志的故事框架。成冬青、孟晓骏、王阳三人,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在“合伙”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合作到分歧,再到最终的理解与和解,友情成为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作为一部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合拍片,《中国合伙人》汇聚了中港两地的电影工作者。陈可辛导演以其对内地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将影片中的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场景的布置、服装的设计,还是语言的运用、文化的呈现,都透露出一种浓郁的时代气息与地域特色。并且,陈可辛为影片开辟了一个宏大的叙事空间。他将近30年的中国社会大变革作为影片的背景,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冬青、孟晓骏、王阳三人的奋斗历程、友情转变过程显得尤为真实而感人。他们不仅要在商业竞争中摸爬滚打,还要面对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每一次的选择与放弃,都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影片中的音乐元素赋予了影片强烈的时代气息。譬如《花房姑娘》、《外面的世界》、《一样的月光》《光阴的故事》等经典华语歌曲,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怀旧氛围,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充满回忆与梦想的时代。(编辑:婧怡)
导赏:《私人订制》作为冯小刚停拍喜剧多年之后的首次回归作品,引起了观众的众多期待,影片大咖云集,演绎了一场雅俗共赏的春晚小品喜剧集锦。影片以分段式的结构讲述了三段不同的“圆梦梦境”,“当官”、“雅过敏”、“有钱”梦看似是出于喜剧笑料结构的叙事,实则是将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进行吐槽式的总结,对社会上政治、文化、世俗、艺术、资本等进行了批判。导演冯小刚和编剧王朔搭档多次,两人的喜剧风格同属于京味调侃范畴,从平民视角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平民在时代环境下的心态转变与人性转变,在讥讽中呈现现实。影片《私人订制》讲述的是愿望规划师以“帮他人圆梦”为业务实现他人的愿望,不禁与导演的另一部影片《甲方乙方》相勾连,《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同样是为他人实现愿望,《私人订制》可看作是《甲方乙方》在新时代的新思考。《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均体现了对时代的调侃性,通过小人物的日常叙事、狂欢式的梦想情节对社会文化进行消解,只是《甲方乙方》更多展现的是少数群体的愿望,通过荒诞、真实的戏剧冲突展现时代平民情绪的失落,而《私人订制》倾注了更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私人定制的对象也更为广泛,实现的愿望更加世俗化,通过呈现光怪陆离的社会和奢靡的城市景观表现平民愿望的逐渐低落,精神走向物质化,所批判的主题根据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私人订制》在“冯氏幽默”的呈现下折射出深刻蕴含,其中包括对“雅”与“俗”的认识,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在雅俗的认识上,除传统意义上的雅俗气质之分,义利态度也成为很重要的衡量指标,重义之士即为雅士,重利之士即为俗人,影片中的范伟对“清官”愿望的渴求即是对雅的渴求,体现的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内部机制。李诚儒饰演的娱乐片导演追求高雅实则是对自己拍摄低俗内容的厌恶,从大俗到大雅的转变是精神需求的转变,娱乐片导演在雅俗之间的迷失折射了导演冯小刚的自我处境,展现了他对雅俗文化的深层理解及矛盾心态。影片结尾的“道歉梦”是最为沉重的一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问和深思,呼吁观众重新认识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时代主题,也展现了导演对时代发展痕迹敏锐的捕捉。(编辑:张苏慧)
2012年
导赏:电影《1942》以纷繁复杂的人物群像展现了80年前河南大灾荒的全貌。在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民众在大旱、战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离乡背井,外出逃难,最终有300万人死于饥荒。影片以两条故事线进行讲述,一条是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为核心,展现逃荒路上民众的挣扎和痛苦,另一条则对准国民党政府,刻画国民党政府官员在灾难期间的失职,因此导致的失去民心和最终失败的命运。“贴近史实”是这部电影创作的基础,为了还原当年的情景,“剧组翻拍了10万张历史照片,街道两边店铺里的小摆设和1000多块牌匾全部根据历史图片设计。”在刻画灾民群像时,不仅演员的服装、化妆、道具贴近历史,对于处于饥饿和死亡边缘人们的粗糙情感描绘更让这些角色更加丰满和立体。其中,由张国立出演的“老东家”有着“做人最基本的善良,狡猾但不失厚道”,因灾荒导致他从财主到难民身份的转变贯穿全片,在逃难路上卖女儿的心理和行为耐人寻味,不仅是对演员演技的考验,更是对导演选角能力的挑战。除张国立外,冯远征、徐帆、范伟等冯小刚多年合作的老朋友也奉献出精彩的表演,正如导演透露的选角标准,“我会选择让我省心的,而不是让我费心的演员,这就是我和这些老朋友合作这部电影的原因。”在《1942》中,逃难的天数和离家的距离出现在转场的节点,将口口相传的“民间记忆”变成了中国人受难的编年史,具备明确的反思基调,最终完成了情感上的救赎与释怀,颇具感染力,作家刘震云擅长运用的讽刺手法对社会现状和人性黑暗在片中有较好的还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普及做到了一定的补充。(编辑:刘方舟)
剧情:版本一   清朝中叶后,内忧外患不断——内有天理教、白莲教造反作乱,外有西方列强入侵。“鸦片战争”失利以后,西方列强更是长驱直入、与清廷勾结,祸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同时应“工业革命”而生的新科技产品,也在此时进入中国。在这样的乱世中,有一名叫做杨露禅的孩子诞生了。   杨露禅天性憨直驽钝,但是身负异秉“三花聚顶”。他自幼丧母,跟随天理教走四方、打天下,但是由于用劲过度,“三花聚顶”已经威胁到了他的性命,除非河南清风岭陈家沟的“陈家拳”才能救他。   为了保住性命,也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杨露禅来到陈家沟学拳。因为“陈家拳不外传”的铁律他吃足了苦头,后来虽得到陈家拳掌门陈长兴青睐,却意外卷入“直隶铁道总监造”方子敬和掌门之女陈玉娘的感情纠纷里。   在陈长兴指点下,杨露禅和玉娘连手毁掉方子敬用来铺路毁村的机械怪兽“特洛伊”,解除了陈家沟的灭顶之灾。但是立下大功的他却被村民怀疑“偷拳”,要废去他的武功。在最后关头,陈玉娘挺身而出决定下嫁杨露禅,救了他的性命。   此时,杨露禅与《太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版本二   清朝中叶,内忧外患,传统崩溃,民生凋敝。小男孩杨露禅额头天生肉角、相貌奇异,却只会吃和傻笑,大家认定他这辈子只能混吃等死,唯独杨母(舒淇 饰)认为儿子露禅(袁晓超 饰)天赋异禀,将来必成大器。随着年龄增长,露禅渐渐展现异于常人的能力——对于种种拳脚招式,过目不忘,尤其是头顶肉角一旦被触动,更是力大无穷,无人能敌。高人指出,如能善用此天赋,他将成为绝顶高手,但若放任其颜色由红转黑,必有性命之虞。 露禅一路颠沛流离来到陈家沟——太极拳的发源地,希望学拳保命。孰料陈家拳不传外人,所幸有神秘老人(梁家辉 饰)总在关键时刻暗中指点,露禅进步神速,令村民刮目相看。一向平静的山村,因为朝廷修筑铁道面临灭村危机。在陈家沟成长,从英国学成归国的直隶铁道总监造方子敬(彭于晏 饰),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牺牲乡亲的利益。玉娘(杨颖 饰)与子敬青梅竹马,面对爱人背叛,伤心欲绝,决定不惜性命保护家园。子敬率领机械怪兽“特洛伊”直捣村口,威胁村民限期搬离,否则夷为平地。露禅在神秘老人的指点下,与玉娘并肩作战,一举摧毁特洛伊,打退清兵,拯救全村。陷入疯狂的方子敬,誓言以更强大的火力报复,而玉娘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