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擎柱

King Chu Lee

有片源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5年
导赏:1985年的《警察故事》作为“警察系列”的首部作品,是成龙电影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成龙个人风格的成熟,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动作设计、紧凑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故事:正直的警察陈家驹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要面对凶狠的罪犯,还要应对腐败的上司和不公的系统。这种剧情设置使得电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也为成龙提供了展现其英雄形象的舞台。电影中的陈家驹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没有超能力,只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正义感,这种形象更加贴近普通人,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警察故事》探讨了正义与邪恶、个人与体制之间的冲突。电影中的陈家驹代表了正义和勇气,而他所对抗的不仅是犯罪分子,更是那些滥用权力、腐败堕落的公职人员。这种主题的探讨,使得《警察故事》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电影。《警察故事》展示了成龙对传统武术与现代特技的完美结合。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如市场追逐、巴士营救等,都充满了创意和惊险,展现了成龙非凡的身手和对动作美学的深刻理解。成龙的动作风格不同于李小龙的硬桥硬马,而是更加灵活多变,充满了喜剧色彩,这使得打斗场面既刺激又富有娱乐性。此外,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警察故事》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香港社会的一些特点。当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社会变革迅速,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渴望日益强烈。电影中的陈家驹,以其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形象,成为了香港市民心中的英雄,体现了当时香港社会对于法治和公正的向往。《警察故事》的成功,不仅为成龙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关注,也为华语动作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证明了华语电影在动作设计和剧情表现上的独特魅力,也为后来的华语动作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85年的《警察故事》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电影,它不仅展示了成龙的个人魅力和电影才华,也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香港社会的一些特点,成为了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编辑:赵敏)
1984年
剧情: 广东大良富家子斗官愚顽调皮,最恨私塾先生教的八股文章,曾联手贴身佣人麦松,先后气走三十九位私塾老师,还将第四十位老师吊在房梁上好一番戏弄。母亲将斗官委托给弟弟石春管教,做舅舅的非但不管教外甥,还暗中图谋外甥的家产,勾结三清观三眼道人,买凶杀人图财害命。    三眼道人琢磨斗官功夫不浅,惟恐在广东地面上难以成事,遂出主意将斗官引出广东,派人在中途设伏下手。石春回来在姐姐面前献言,说京城香格格正在比武招亲。斗官对娶格格为妻这件事不感兴趣,麦松建言,如果能在京城斗败“骗术北少爷车载”、“泡妞北少爷认真好”、“神偷北少爷时三手”,斗官将成为天下第一少爷。    听了麦松吹嘘的三位“北少爷”的传奇故事,斗官决定北上京城,会会这三个名震天下的“北少爷”。打点行装,开浆起航,斗官带着麦松沿水路北上京城。在开往京城的船上,三眼道人派来的杀手人头太次郎根本不是斗官的对手。   斗官顺利抵达京城,三眼道人亲自出马,和师弟四眼道人一起也来到京城。在京城全聚德烤鸭店贵宾房,斗官与“骗术北少爷车载”不期而遇。斗官斗富还可以,斗智就是车载的强手。车载凭借一件黄马褂将斗官篇得晕头转向,差点还让太监房给“收容”了。    斗不过“骗术北少爷车载”,斗官准备会会“泡妞北少爷认真好”。在混迹于京城的泡妞高手认真好面前,兜里揣些银子的斗官简直就是个“土包子”,“土包子”跟泡妞高手过招,没有不输的道理。但斗官命好,自己没泡着妞,倒是让麦松捡一便宜,将俄国大使的姨妈弄到了手。   因为麦松的意外得手,使得斗官跟“泡妞北少爷认真好”打一平手。如果非要决出胜负,还得找“神偷北少爷时三手”帮忙。在跟“神偷北少爷时三手”交手的喜剧化过程中,斗官跟“泡妞北少爷认真好”、“神偷北少爷时三手”“桃园三结义”,联手除掉三眼道人,顺手泡到俄国大使的爱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