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隼

Chris Chow

有片源
2019年
导赏: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的漫画作品《深夜食堂》以其平淡治愈的风格打动了多地读者,2019年,梁家辉推出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深夜食堂》,在向这部经典漫画致敬的同时,表达自己对人间烟火气的独到理解。影片遵循了原作平淡、温柔的叙事风格,没有设置强烈的戏剧冲突,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细腻刻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友善。在这个固定的小小餐厅里,食客川流不息,情感也不断流动,他们是白领、拳击手、音乐人、司机,也是彼此的朋友、伴侣、知己。他们聚在一起交换隐秘的心事,互相鼓励帮助,获得继续投入都市洪流中的勇气。本片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准确把握了日式治愈风格的核心,即通过艺术创作在现代生活的种种不确定中营造出一种确定感——霓虹灯闪烁的偌大城市里,总有一个温暖的空间安抚人的味蕾,接纳都市人的所有心事。将原作从日式文化移植至中国本土并不容易,受限于版权方的要求,改编版难以做到全然地去日式风格,但在有限的发挥空间中,《深夜食堂》在菜品设计与故事讲述上已独具匠心。本片延用了原版“酒蒸蛤蜊、亲子饭、猫饭”的三个故事,但巧妙地将故事中的食物换成了地道的中式美食——炒蚬子、糖藕和馄饨,这些精致的食物一下子拉近了中国观众与故事的心理距离。同时,影片在多处凸显了故事的发生地上海的城市特色,强调改编版本的在地性。当食客们走出小店,笼罩他们的是黄浦江畔的微风、摩天大楼与狭窄的弄堂街道,他们在日常交流中也时不时蹦出几句上海方言。可以说,在面对改编掣肘的多重阻碍时,本片依然在找寻中国本土自己的“深夜食堂”中做出了努力与尝试。(编辑:海边淡鼠)
2016年
导赏:《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以非线性叙事打破常规,通过倒叙对过往的事件进行回溯,同时利用插叙补充阿樱被绑架后所遭受的折磨,使故事情节完整而巧妙。同时,刻意设计的音响效果与镜头语言营造了恐怖而惊悚的影片氛围,时时萦绕的女声吟唱使全片笼罩在诡异而悲伤的情感基调之下;电流的滋啦声、苍蝇的嗡嗡声、时钟的滴答声等近乎噪音的使用既增添了焦躁不安的气氛,亦模拟了阿樱创伤之后惶恐焦虑的主观心理感受;交叉剪辑、镜头的快速推进等手法的使用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时刻保持紧张,苍蝇和郁金香的符号隐喻贯穿全片,片尾构想的美好结局与现实的惨烈与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某种程度上亦达成了亲情的和解。《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设置了矛盾突出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纷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一步一步将影片推至高潮,以一起绑架案深刻地揭示了亲情之间的偏爱与疏离、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仇恨、隐秘与潜藏的欲望和野心。影片中的两个家庭衣食无忧,表面幸福,却都潜藏着罪恶,不同的人物角色分别代表了不忠、贪婪、嫉妒、仇恨、伪善等“人性之恶”。母亲的偏袒导致了姐妹之间的嫉妒,亲情产生了裂痕,兄弟之间的利益纠纷则加速了亲情的分崩离析,教唆犯罪、背信弃义——父子亦反目成仇,每个人都有自己暗藏的秘密和难以弥补的创伤,在利益选择面前只能自保,不惜牺牲亲近的人,结局却都被最信任的人反杀和伤害,付出惨痛的代价。天真的少女遭遇了身体的永久损伤,再次回家却变成了索命的魔鬼,对罪恶做出惩罚与审判;遭遇亲情背叛的少年被仇恨席卷了头脑,成为下场悲惨的复仇机器。家庭在影片中不再是温暖的港湾,而是密布阴谋的巢穴,“家不能毁”的执念与守护却最后只剩一人的悲剧令人唏嘘之下,《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再次对亲情修复之难和赎罪之难做出了反思:犯下的错再难挽回,遗失的亲情与爱再难以修补。(编辑:刘若能)
2013年
2011年
2009年
2008年
剧情: “与那国岛”是位于冲绳列岛中最西端的小岛,也就是日本国境最西端之处,连许多日本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在岛的海底,长眠着神秘又令人震慑的海底古城遗迹。身为考古学家的陈 国栋深深为这充满谜样传说的遗迹所着迷,在醉心于相关的考古研究之余,更发誓若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要将心爱的她带到海底的古城遗迹处,将早已藏在那里的戒指取出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制造一个浪漫惊喜。    透过其妹妹小凯的介绍,国栋终于认识了精神科医生高静,两人相知相恋。 照着预想了好久的计划,国栋带着高静潜入海底古城准备向她求婚。 就在此时,一件离奇的意外发生了,国栋竟在汪洋大海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后打捞到一具无头男尸,但经过DNA比对仍不能证实那是否就是国栋的遗体…     高静难以接受这个打击,对国栋的生死未卜及思念让她陷入 一种迷离状态。为了查探水底发生意外的经过,她透过其病人Simon(张震)的引导, 她看得到一些不应该看到的光景——异常的事件相继在她身边发生,感应到一些平常人不能感应到的事情。 这到底是真实或只是高静的幻觉,惊惧之余,连她自己也开始弄不清楚了。 于是高静唯有求助精神科医师Edward,在他的帮助之下病情终于慢慢好转。 却在此时高静收到讯息,说国栋的人头找到了……    原来小凯再度潜入海中探查国栋的下落,顺着黑潮的方向游去,找到了一个人头,更无意中发现录有事件发生经过片段的录象机,知道原来所有事情和高静有密切关系,这也让小凯处于极痛苦的压力之中。    看着小凯带回来藏着人头的铁箱,高静又再度陷入寻找国栋的迷思中。 像是被一股未知魔力所牵引,她回到国栋做研究的小岛上。如当地自古流传探求理想之乡的传说般,高静向着黝黑的大海的另一方漂流而去……
2006年
导赏:该片是一部在中国传统武侠电影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与创新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精彩的武打场面,更在武术题材中融入了生命伦理和人类理性的首要价值观,实现了对传统武侠电影的超越。其以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其从争强好胜到领悟武学真谛的转变,深刻揭示了“以仁为思”的武学精神。该片讲述了霍元甲从一个野心勃勃、争夺名利的武夫,到最终领悟武学真谛,成为一代宗师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磨难,包括与秦爷的激烈比武,以及后来在国际擂台上的生死较量。每一次的较量都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争斗的手段,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尊重生命的方式。李连杰饰演的霍元甲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表情虽然简单,但却完美地延续了古装片中侠者的气质。霍元甲的性格转变是影片的核心,从最初的争强好胜到后来的宽容与理解,成长历程让观众深感震撼。影片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剪辑手法来表现不同场次的擂台比赛,有效避免了节奏单调可能带来的枯燥感。同时,导演还巧妙地将许多故事情节融入到比赛过程中,使得拳脚不仅仅是“打斗”,更是比赛双方无声的“对话”。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情节,也使得武打场面更加生动有趣。《霍元甲》坚持严格的现实主义原则,武打动作设计遵循了现实主义的逻辑。影片中的武打场面几乎全是擂台比赛,道具有限,空间有限,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影片仍然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武打效果。这得益于主创们特别是武打设计的良苦用心和诚意。《霍元甲》是一部充满诚意和创新的武侠电影。它不仅在武打场面上做到了精彩纷呈,更在内涵上实现了对传统武侠电影的超越。影片通过霍元甲的一生,深刻揭示了武学真谛和生命伦理的重要性,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武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无疑是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一部佳作,值得每一个热爱武侠电影的观众去品味和欣赏。(编辑:张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