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文

有片源
2021年
2020年
2017年
2016年
2013年
2012年
剧情: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铁蹄西征。中亚小城扎墨脱,战火中出现了一个身怀绝技、身披华丽锦袍的神秘女俘—纳石失。这一锦袍不仅仅是工艺绝伦,还加持着一个城邦兴衰的古老咒语。 一队蒙古勇士奉大汗之命踏上护送纳石失和锦袍的险途。年轻的帖木儿在所有勇士战死之后,成了纳石失唯一的保护人。一路的围剿追杀,使两个人成为生死恋人。帖木儿为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战死,纳石失答应帖木儿,一定把锦袍带回蒙古。十几年后,纳石失来到了王后的营帐,当年俏丽的容颜连同施加在锦袍上的咒语都随着时间消逝了,只剩华美的云锦和沧桑岁月留传了下来…… 公元1893年,大清深宫中的慈禧太后要用康熙留下的一幅荷叶飞天的宝锦作寿被,可是这面云锦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烧去大半,于是她派出了年轻倜傥的太监徐云行私下出宫,替她修复完成这幅云锦。 古老残酷的制度阉割了徐云行的身体,却阉割不了他的心。他一见钟情的爱上了民间的织锦姑娘荷叶。然而他们的命运和这云锦一样经纬交错,徐云行与荷叶,用生命印证了旷世奇情。 1922年,乌头是云锦之乡鸳鸯塘的一个顽皮少年,自小与锦儿青梅竹马,两情相悦。而乌头的迷离身世迫使他们分离。 1937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他们再次相逢,却是在命运抉择的生死关头。顶天立地的男人,如何抉择云锦的命运和爱人的生死?枪声一响,生死两茫茫…… 公元2009年,云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古老的艺术用它的传奇壮美,深深镶嵌在一个民族的记忆之中。
2011年
导赏:《惊沙》作为一部战争史诗,真实还原了战争场面,让观众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枪林弹雨。除了在视觉特效上用足原料外,导演还精心设计镜头语言,以最电影化的方式去完成真实感的营造。影片中运用了很多手持摄影的方式,人物奔跑时的跟随镜头不时摇晃以表现奔跑的颠簸,在镜头表现力上可以与《集结号》中的战争场面相媲美。角色的内心冲突,生与死的艰难抉择,英雄人物的侠骨柔情,反派人物的真实复杂多样,都让《惊沙》突破了传统战争片的惯有模式。《惊沙》有很多方面的成就,总体来说,这部影片是一种残酷的,甚至血腥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把惨烈、悲壮的历史还原到银幕上。片中众多人物形象都塑造得非常成功,尤其是秦基伟的形象,他面对生死关头的沉着,他的智慧,他的坚韧,都在银幕上展示了出来;彭定山这个人物也塑造得非常到位,这个人物形象是符合那个时代和特定历史背景的,这是我们军队中非常独特的人物形象,在过去的军事题材中很难见到;还包括老韩和桂芳,都是在特定的情境推动下进行的合理生动的人物塑造,具有突破意义。电影更多的是通过人物情绪的积累来给予观众打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内在的,而不仅仅存在于外在的叙事之中。这种场面给我们的感动、震撼非常大,即使老韩为什么要打死妇女这种小情节处理,前面都有铺垫和情绪的积累,在整个叙事中,紧扣人物的心理,互相呼应。这部影片有很多安战军电影的痕迹,安导一直在关注困境和危机中人的选择。影片体现出一个年轻人在面临生死考验的三天中所做出的让人振奋、激动而崇高的人性选择,这些东西在今天看来不仅是历史,更重要的是现实。影片在观赏性方面的追求最有特色的在于对好戏的建构,其不是从概念出发组织人物的动作和场面,而是从人的处境、心理的 角度来结构,也正是这一场场好戏把这部影片做得跟大家想象的主旋律电影不一样。
2009年
2004年
导赏:2004年由安战军执导的影片《疑案忠魂》基调凝重压抑,风格写实,画面色调沉郁而冷峻,契合与严肃主题。环境音响的运用充满生活实感,大量夜戏配合阴冷潮湿的场景设置塑造了幽暗沉重的氛围,迷蒙的雾气更加强案件疑云重重的特点。追踪罪犯和现场打斗时特写镜头和快速剪辑相结合的运用增强了悬念感和节奏感。影片叙事紧凑有力,视角独特,相比于以往警匪片中警察斗智斗勇追捕罪犯的过程,本片则更多着墨于马红旗作为警察,心理上所承受的多方压力:内心的良心谴责、检察院的审讯、群众的质疑、公安局内部的相互猜忌——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冲击两相结合,影片内在的矛盾冲突陡然增加,人性的考验赫然可见,而案件的真相更是成为悬念勾连起情节的发展。影片对于警察形象的塑造有别于以往,刘威饰演的马红旗性格急躁、争强好胜,因为下属失职没能看守好罪犯而身陷受贿传闻,而他平素也因耿直火爆的脾气和诉诸武力的手段得罪了不少人,这一切都使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更陷入百口莫辩的境地,因此他立志抓回犯人自此自证清白。正是因为马红旗并不完美,而是有所欠缺,警察也是普通人,有过失、苦涩和疲惫,他的形象才更真实而立体,更具有说服力。影片亦花费笔墨呈现了马红旗自身的情感困扰,当他得知妻子要与他离婚之后,流着泪深情坦诉这些年自己的心路历程:做警察无愧于心,对家庭却有所亏欠。这一温情的片段的穿插,更体现了他身为警察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自我牺牲,这是更难以坚持的一点,也更能体现英雄人物的伟大性和深刻性。《疑案忠魂》深情描摹了马红旗身为人民警察的尽忠职守和自我牺牲,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不止出于警察的职业操守,更是对正义与和平等终极理想的追寻,正如同导演安战军在导演阐述中写道的那样:“真实的英雄并不是没有懦弱,而是历史在需要他的时候,选择了勇敢。”(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