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笑非

有片源
1986年
剧情:  1928年,在四川境内有一位专与官府和劣绅作对的绿林好汉张大川。他侠肝义胆,心地善良,手下弟兄,不是能征善战的豪杰,就是足智多谋的军师.   这一天,他带着弟兄们攻进县府,抓获王县长。在弟兄们的鼓励下,张大川用缴获王县长的钱买了个县长的官位,要借此为百姓伸冤雪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县衙门。当地的各界名流、高界绅士等遗老遗少们,列队欢迎,恭而敬之。张大川就任后,审理了财主欺压穷人的公案,惩治了财主,震慑了善于逢迎的朱局长。一时间"革新吏政"、"堪为楷模"的赞美之词满县城。   地头蛇黄天棒,凭着多年的处世经验先给新县长送来晋见厚礼,而后又派密探尖嘴猴腮打探新县长的来历。朱局长也让他的三姨太大施"美人计"。张大川的军师文师爷识破了他的诡计,特地把压寨夫人杨八姑请来抵挡。杨八姑不习惯过县长太太的生活,尤其是她目睹了平民百姓卖儿弃女的悲惨情景却不便帮助,急得她常向张大川发怨气。为此,夫妻二人商定白日里张大川做县长,审理公案,晚上当"响马"劫富济贫。   他们在弟兄们的配合下,偷袭了朱局长和黄天棒等官僚劣绅。一次,偷袭黄公馆时被埋伏的团防队围住,撤退时,张大川左手负伤,引起国民党区党部包书记长及黄天棒的疑惑。他们派密探老于佯装投诚混进西山。端午佳节,张大川把山上的弟兄招到县城共度节日,独眼龙酒后调戏妇女露出破绽。危机中张大川即决定袭击黄公馆,捉住了黄天棒,但行刑时遭团防队的劫持。杨八姑为掩护张大川饮弹身亡。张大川怒火燃胸,结果了黄天棒,自己也因负伤被捕。在赴刑场的路上,人们路奠向这位响马县长告别。
1984年
1978年
1962年
1959年
剧情: 我军在1947年坚苦的革命战争中,一个烈士的女儿共产党员,女扮男装参加人民解放军的故事。影片洋溢着澎湃的革命热情和诚挚亲切的阶级友爱。 在坚苦的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更好的协助工作,团部派来了一位曾经担任区小队长的高山来到某排担任副排长的工作,年轻的英雄排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听说团部派来了一位勇猛的"干将"来协助他工作。非常高兴,很盼望能见到这个人,排里的士兵们也都很高兴。可是,当排长雷振林看见这个所谓的"能人"高山与自己想象的不大相同,感到十分吃惊,并且怀疑他的能力,不知道他能否胜任这个职务并且领导大伙战斗和学习。雷振林的这些思想都表现在了自己的生活和行动中,好像是有意在检验、检验这位新来的副排长。可是大度的高山当没事人一样,一点也不计较这些,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来的副排别看人小体弱似的,可真干起事来,有自己的一套做风,他十分注意军队风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谁要想在他这里讨个情面,那可是连门儿都没有。而且他又十分关心战士的生活,搞好军民关系,不管是谁,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他都会跑过去问寒问暖。这所以,这里的士兵和老百姓们都很喜欢他,在一次任务中,他出色的完成了"抓舌头"的任务,并且干净俐落,使全排的战士都暗暗的敬佩他。不久,团部下达了命令,在袭击敌军的突击战时,雷振林因为一时的大意在狡猾的敌人的威逼诱惑下,被困在了碾房,情况十分危急,处在九死一生的雷振林这时才想起高山对他的鲁莽行动的批评是多么的有道理。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高山在克成掩护大队撤退后又冒着生命危险及时的抢救了他。而自己却伤势发作,雷振林流泪将高山背入医院,医生在治疗中才发现高山原来是女扮男装杀敌报仇的女英雄。
1958年
剧情:1947年秋,国民党匪军侵占辽阔的昌潍平原,据守潍河东岸赵庄的武工队坚持作战,形势危急。武工队长马汉东在战斗中伤重垂危,他命令通讯员小陈赶快回河西司令部送信:陈兴叛变,我们的队伍遭到很大损失,要求上级赶快派负责干部到河东整顿队伍,坚持斗争。小陈立刻动身。他要经过敌占区,要渡过被敌人封锁的潍河。小陈是在潍河边上长大的,凭着道路熟、识水性,顺利地到达了河西。刚上岸就被叛徒陈兴盯住。在短兵相接的斗争中,陈兴中弹负伤,小陈乘机急奔陈庄。自从河东发生战斗后,小陈的父母惦着河东的战友,派小儿子小佳到外面探听情况,恰好碰到急于去司令部送信的小陈,小陈就把当前的敌情告诉了小佳。可是陈兴并没有死。他随即带还乡团到小陈家搜查。他们抓不到小陈就把小陈的父母和弟弟带走,严刑拷打,但仍得不到小陈的下落。于是他们释放了小陈的父亲,企图用他来做钓饵。司令部决定派姚队长和杨副队长到河东去,因为没有熟悉河东道路的人,只好仍派小陈领路,在非常疲倦的情况下,小陈向上级保证:一定在天亮前把姚队长等送过河去。他们到达渡口,但藏在芦苇里的小船不见了,姚队长等又都不会游水。小陈急中生智,回去找父亲帮忙。小陈踏进家门,见家里乱七八糟,父亲情绪沮丧默坐屋里。小陈顾不得询问,忙把送干部去河东恢复武工队的事告诉了父亲,老人转悲为喜,欣然动身。天气寒冷,河水湍急,沙滩上姚队长和小陈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地主还乡团企图以小陈的母亲和弟弟来软化小陈,陈母和小佳虽然受了许多痛苦和折磨,但毫不屈服地叫小陈拿出勇气,为死难者报仇。地主陈老五疯狂至极,竟将陈母和小佳打死。血的教训,更坚定了小陈杀敌报仇的决心。小陈为掩护父亲和姚队长过河和陈老五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小陈毅然跳入波涛翻滚的河中。不久,河东武工队展开大反攻,小陈和他的父亲又参加了这场战斗。最后消灭了全部敌人,获得了胜利。姚队长每回忆起这场战斗,就想起当时参加战斗的英雄和宁死不屈的英雄家属。
1951年
剧情:1947年,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激烈的战斗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由于工作的需要,王汉龙和妻子张娟,被省主席派到地区偏僻、情况复杂的新区桃花川工作。在桃山县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他们认识了桃花川区东村的民兵秦二虎,乘秦二虎的车前往桃花川。路上,他们了解到了老乡们为修坝而闹不团结的情况。一到区里,王汉龙就与区助理员梁成中到村里走了一趟,看到田地干涸,禾苗枯萎。他们决定第二天开会研究解决。村里的恶霸地主东霸天和他的女儿孙秀梅、国民党特务李尖头密谋挑动倔老头出面闹事,破坏两村的团结,以对付新区长王汉龙。果然,倔老头在东村讨论抗旱修坝的会上跳出来,要搅乱会场。王汉龙认识到问题的关键,着手研究解决方案。西村群众来修坝时,国民党特务乘机挑动,结果西村主席被打得头破血流,王汉龙及时赶来,才把风波平息下去。王汉龙召开干部和积极分子会议,要求大家开展思想工作,把修坝工作推动起来。他与妻子张娟分别到老乡家,劝导倔老头不要被人利用,警告东霸天要老老实实。他们的劝说使修坝工作终于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胜利。夜晚,东霸天和特务李尖头准备炸毁水坝,但高度警戒的民兵使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秋天,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粮食。转变了的倔老头向王汉龙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把东霸天和李尖头要放火烧毁公粮的秘密告诉了他。王汉龙立即组织民兵将破坏分子一网打尽。一年后,省主席到桃花川视察,在庆祝丰收的大会上,他表扬了区长王汉龙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乡亲们的积极劳动,勉励大家积极生产,支援前线,为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奋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
1950年
剧情: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