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

有片源
1982年
导赏:《孔雀公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部关于浪漫爱情的神话电影。召树屯与喃穆婼娜的深厚感情翻过山河湖海,战胜艰难险阻,使人不禁相信爱情拥有战胜一切苦难的力量。故事发生在勐板札国与勐奥东板国这两个架空世界,影片通过精美的服化与置景,搭配具有傣族特色的背景音乐,引领观众走入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伴、氤氲着紫色情调的神秘国度。同时,本片使用了大量在当时较为先进与逼真的特技效果,力图突破神话题材影片想象力的边界。七位公主在云雾中穿行,翩然降落尘世间;召树屯射入龙宫的令箭,在前进过程中变成金光闪闪的龙鱼;王子和公主走向皇宫,绿草坪转眼变成一条灿烂的鲜花大道……这个与现实世界截然相异的神话梦境,满足了无数人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影片取材于傣族重要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相较于长诗原本的内容与结构,影片总体改动不大,召树屯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喃穆婼娜亦依然是善良纯洁美好品质的化身。但影片对巫师摩古拉的人物形象做了一定改造。巫师成了代表绝对恶的一方,主人公所遇到的所有苦难尽皆来自巫师的阴谋诡计。这消解了长诗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宗教信仰问题,长诗的“神话”因素被改造为“非神”状态,使影片与当时文坛盛行的反思风潮相呼应。除了原有人物形象的变化,编剧亦增添了一些新人物,使影片在架空环境中映照现实,对特殊时期进行批判反思。伊香勇于提出异议,却遭受巫师责罚。瞎阿婆眼盲心明,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少去许多苦恼。通过人物调整,《孔雀公主》将傣族长诗原本所具有的多维度表意形态转化为了一套标准既定的二元对立体系,使影片更具当下性与思想性。(编辑:铠兰)
1979年
剧情: 女青年黄思华有一副清脆婉转的歌喉,部队文工团的音乐家们都非常赏识她。但因为她是华侨的女儿,有“海外关系”,故被阻于艺术殿堂之外。文工团团长司马威派政审人员韩山去华侨农场了解黄思华的家庭情况。思华的父亲黄德深在南洋,自幼失去双亲。日本的侵华战争使他返回祖国的愿望落空,于是他把仅有的钱全部捐献出来,希望能为救国尽一份力。码头上,黄德深救出被洋水手欺侮的女学生林碧云,自己也被打伤,碧云将他接至家中养伤。共同的信念使这对患难与共的年轻人结成眷属。当他们的长子思国4岁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德深毅然将儿子留给岳父,自己带着妻子回国参加建设,受到周总理的接见。20几年过后,他们在海南建设的农场富庶壮阔,生在祖国的女儿思华也已19岁了。林彪、“四人帮”的黑手伸进了农场,德深被汤庆余等人打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被诬蔑为有特务嫌疑而被强迫劳动改造,思华也因此不能参加部队文工团。留学英国的思国回国探亲,汤庆余强迫德深一家搬进一套宽敞的套房以掩人耳目,这一阴谋被思华揭穿,思华因此被调到打石场接受超强的体力折磨。思国想带妹妹出国,思华却坚定地回答:“我不能离开妈妈——我的祖国!”汤庆余见韩山来调查,唯恐泄露真相,设宴拉拢韩山,被韩山当众揭穿。“四人帮”被粉碎,思华获得了艺术生命。在北京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思华唱出了华侨儿女的心声——《飞向无限向往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