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树

有片源
2001年
导赏:《海瑞罢官》是一部深刻描绘明代嘉靖年间社会风貌与历史人物的古装传记片。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生动的角色塑造以及深刻的主题挖掘,将观众带入那个权力斗争与民生疾苦交织的时代,引发了对正义、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本片的背景设定在是严嵩一党垮台之后,海瑞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准备上京。从海瑞因云南兵饷问题求见徐阶受阻,到海瑞谏言天下第一事疏并因此入狱,整个故事线索清晰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无论是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官员之间的尔虞我诈,还是海瑞与家人的情感纠葛、与同事的交往互动,都通过细腻的表演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嘉靖年间的明朝,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影片通过海瑞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纷争和对百姓的残酷剥削。海瑞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成为了影片的核心人物。影片不仅展现了海瑞在政治斗争中的刚直和果敢,还刻画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演员杨立新以其精湛的演技,深入角色内心,细腻描绘了海瑞在面对强权时的复杂情感——那是一种交织着无奈与愤慨的深刻体验。他通过饱含深情的台词,字字铿锵,句句入心,仿佛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海瑞为民请命的坚定信念。而他那双坚定的眼神,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穿透黑暗,无畏无惧,将海瑞那不畏强权、不惧死亡的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演,不仅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更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一代廉吏“海青天”的高尚情操与不屈精神,为之震撼,为之动容。(编辑:明慧)
导赏:《海瑞罢官》的下部以明代隆庆年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深刻而细腻地围绕主人公海瑞这一传奇人物为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影片不仅仅聚焦于海瑞个人的仕途起伏与道德坚守,更是通过他的视角,揭示了那个时代官场的尔虞我诈、权谋较量以及民生疾苦。海瑞,这位历史上以清廉正直著称的官员,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不断挑战腐败势力,力图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提出的《推行一条鞭法陈条草疏》,展现了其深邃的洞察力和为民请命的情怀。然而,这一过程中,海瑞遭遇了来自朝中新老权贵的重重阻挠。影片通过海瑞与高拱、张居正、徐阶等历史人物之间的交锋与合作,细腻描绘了明代官场内部的权力斗争与利益纠葛。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然而,命运却对“海青天”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倾注心血调教的弟子戴凤翔,原本被寄予厚望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继续为百姓谋福祉,却最终背叛了他,出于个人私利而出卖了这位恩师。最终,海瑞的罢官,不仅是他内心万念俱灰的写照,更是对整个时代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深刻批判。导演丁荫楠对《海瑞罢官》这一深刻题材的驾驭游刃有余,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背景的深厚认知,还精准捕捉了人物性格的微妙之处。在对影片主题的挖掘与表达上,不仅凸显了官场的险恶与虚伪,同时深刻剖析了各种人物在皇权阴影下、复杂官僚体系中所面临的生存智慧与深层逻辑。当我们通观全局,再将目光聚焦于海瑞身上时,不难发现,他不过是封建王朝庞大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仕途的每一次起伏,无不是其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也正是他终不见用于世、见容于朝的悲剧性缘由。(编辑:明慧)
1986年
导赏:1986年,面临“零拷贝”频出的商业化困境,电影学界掀起“娱乐片”大讨论。学者认为“第五代的影像革命在造就了电影美学高峰的同时,逐渐远离了观众和市场。随着‘探索’走向‘极致’乃至‘极端’,电影逐渐成为了‘沙龙艺术’而远离‘下里巴人’”。为解决艺术影片曲高和寡的状况,影人们纷纷从电影的感性功能、娱乐属性和商业本性等方面为“娱乐片”声援,从而引发了一股“娱乐片”创作热潮,吴贻弓和张建亚的电影《少爷的磨难》正是对这一热潮的回应。《少爷的磨难》的喜剧噱头主要产生于性别倒置和易装情节。陈佩斯饰演的金福为了逃避命运的捉弄,不得不“男扮女装”,穿上了紧身旗袍,捏着嗓子,化身为一个娇羞的姑娘。而莲花则为了掩盖身份“女扮男装”,带上了男式假发,穿上男性的宽袍大褂,变身为一位武功高强的侠士。金福面对攻击时手无缚鸡之力,时时处于“被拯救”的状态,而化身侠客的莲花几次三番救金福于水火,承担起“解救者”的身份;金福的男扮女装引起了李都督的非分之想,而莲花的男性扮相却让金福误以为她心怀不轨。这一系列的性别错位,不仅生发出了极致的戏剧张力,更通过“误识-相识”的桥段,编织起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笑料。虽然《少爷的磨难》是一部嬉闹荒诞喜剧,但它绝非真空和悬置。在其喜剧外壳下,隐藏着对社会阶级与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金福的形象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折射出世间的不公与荒谬。他的每一次易装,都是对社会角色的一次颠覆,每一次逃避,都是对现实束缚的一次挣脱。影片围绕着金福的行动轨迹,辐射出人性的复杂多样与阶级的沉重压迫。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引领观众在笑声中思考,于荒诞中寻找真理。(编辑:王梓苡)
1984年
雷雨
雷雨

演员(饰 饰 鲁贵)/

导演:孙道临/
类型:剧情/
导赏:话剧《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1983年,在曹禺的指导下,孙道临对《雷雨》的剧本进行修改,并在1984年推出了电影版《雷雨》。这部电影的问世令《雷雨》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了戏剧影视化改编领域热议的话题。1984版《雷雨》在故事情节上基本忠于原著,在人物塑造和主题风格上也与原著基本保持一致。改编聚焦封建大家庭成员间乱伦、三角恋等畸形的爱恋关系,讲述了矿业公司董事长周朴园与续妻繁漪、儿子周萍和周冲住在天津,繁漪冲破束缚与周平相爱,周萍在勾引后母后感到悔恨,恋上侍女四凤并使四凤有了身孕。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得知自己的母亲时周朴园前妻,自己的爱人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后,四凤逃离了周公馆和爱慕他周冲一起被电死。在得知两人死亡的消息后,周萍自杀,一场家庭悲剧最终上演。孙道临在改编中始终秉承忠实于原著的特点,利用镜头语言将悲剧感融入电影空间中,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色,激化了矛盾,使观众得到了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未能体会过的视听感受。但在影片最终的呈现效果中,也有一些小缺憾,例如《雷雨》原著的特色就是“诗一样”优美的台词,而在改编后没有了旁白,只能通过演员的外貌和表演表现出来,使得曹禺的语言描述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话剧《雷雨》的改编相较流行的话剧剧本而言难度更大,1984版《雷雨》在改编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剧本分析,是一部优秀的改编作品,也扩大了话剧《雷雨》的影响力。(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