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莫均杰
人物资料
作品
1997年
半生缘
服装
/
导演:
许鞍华
/
主演:
黎明
/
梅艳芳
/
王志文
/
吴倩莲
/
葛优
/
黄磊
/
吴辰君
/
刘昌伟
/
朱曼芳
/
吕晶
/
类型:
爱情
/
剧情
/
导赏:
与小说相比,电影《半生缘》以曼桢与豫瑾的纠葛为主线,人物的复杂性有所降低,但人物个性更加清楚。近镜镜头的运用削弱了人物间的情感交流。作为女性世界细腻情绪的表露,许鞍华展现了现实的无奈与回忆的永恒,提示人生的苍凉,错失情缘的主题以及大时代改变个人命运的感叹。这是十三年后许鞍华与张爱玲的二度结合,之前是《倾城之恋》。许鞍华表现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怀旧风貌力求简洁,摄影机的位置、运动画框都很节制,少采用宽阔的取景空间。阁楼,车厢,走道,狭小的取景造就了自始至终的被困压的感觉,表达了家庭和个人情感矛盾的压抑感。人物的喜怒哀乐被克制在很小的限度里,无法张扬。与小说相比,曼桢与豫瑾的纠葛成为主线,人物的复杂性有所降低,但人物个性更加清楚。近镜镜头的运用削弱了人物间的情感交流。作为女性世界细腻情绪的表露,许鞍华展现了现实的无奈与回忆的永恒,提示人生的苍凉,错失情缘的主题以及大时代改变个人命运的感叹。这是十三年后许鞍华与张爱玲的二度结合,之前是《倾城之恋》。影片风格如同小说,精致、刁钻、敏锐,观察事物很细。本片在香港上映票房不俗。张爱玲小说原著《十八春》的结局,写男女主人公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加国家刚解放时东北的建设,化哀怨为淡泊。许鞍华如今的《半生缘》则让这个哀怨的故事彻底以宿命的结局完成“苍凉”的主题。电影《半生缘》,作为一件艺术品,作为一个改编经典原创小说、具有创新意识的电影,无论它是否具有经典性,都已变成具有当代阅读意义的对照性研究文本。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改编过程中,许鞍华导演并未只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拘泥于小说,从叙事顺序的改变到情节的选择调整等等,都是以适合电影的声画表现及观众的接受为目的的。
1989年
杀手蝴蝶梦
艺术指导
/
导演:
谭家明
/
主演:
钟镇涛
/
王祖贤
/
梁朝伟
/
陈惠敏
/
刘家辉
/
金雷
/
张达明
/
吴孟达
/
关海山
/
类型:
动作
/
黑色电影
/
爱情
/
导赏:
《杀手蝴蝶梦》是谭家明导演创作于1989年的作品,影片记录了钟镇涛、王祖贤、梁朝伟的青春青涩模样,通过明艳的光影变换、经典配乐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讲述了一个令人迷失的悲剧爱情故事。关注边缘群体,是谭家明电影创作中的一种自觉。在《杀手蝴蝶梦》中,影片将目光投至香港黑社会中的异类身上,刻画了游走在黑社会边缘、被迫卷入杀戮中心的一对情侣。阿列与阿立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却被黑社会一步步侵蚀着个人领域,不得已将自己放置在弱肉强食、花天酒地、快意恩仇的社会规则中。他们像两条逆流而上的鱼,拼命想抓住爱情的火焰,却必然遭受伤痕累累甚至毁灭的命运。影片凸显了人在社会洪流中的无力感,边缘群体并未在理想情况下获得话语权和主体性,反倒迎来了片尾那场鲜血横流的毁灭式枪战。当暴力被直陈、美好的事物在观众眼前消逝粉碎时,这部电影才最终实现了个体对外部环境压力和残酷命运的反抗。大海在本片中被处理为一种空间意向,为影片增添了无尽诗意。海水流动不居,海面没有边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它寄托了阿列和阿立对携手共度的美好未来的终极幻想。他们数次来到海边,却永远失去了渡过海面、去往宁静彼岸的机会。海水在本片中始终处在阴霾的灰暗里,不见蓝色与光亮,与之相对的是黑社会世界的灯红酒绿。谭家明用红色与蓝色对酒吧等空间进行了再造,暗示着黑社会的躁动与分裂,传递了压抑、不安的焦虑感受,建造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空间的、以色彩拨动情绪发挥叙事功能的电影新空间。(编辑: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