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兵

有片源
1993年
剧情: 辛弃疾是南宋抗金名将,也是著名的大词人。本片所讲述的是他青年时期的一段轶闻传奇。1150年,轻骁勇的金将粘得力率金兵闯入南宋城池山东历城,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辛文郁率众家丁力抗金寇,并掩护父亲辛赞与10岁的儿子辛弃疾远遁。战火中,辛文郁背部被粘得力的刀斧劈中,含恨而死。辛弃疾挣脱祖父,抚尸痛哭。粘得力以全城大宋百姓的生命相胁,迫辛赞归降。因形势所逼,不得已的辛赞归降了金兵,然而辛赞身在金营,心中仍眷念祖国山河。他指导孙子辛弃疾阅尽汉室书籍、令他拜师学艺,以待重返祖国收复失地。 1161年,文武兼备的辛弃疾拜别已辞官司的爷爷,与党怀英一起以应考为名,进京探查金人的军情。长城脚下,辛弃疾绘图时被金兵察觉,于是迅速隐蔽。粘得力得知后,命部将下德彪监视赶考举子。党怀英满腹经纶,高中状元;辛弃疾则因直抒胸臆,陈驱逐胡虏、统一中原之心愿,遭到金人追缉,被岳飞的旧将、乔装成说书艺人的“铁嘴岳”所救。“铁嘴岳”将金兵军情图交与辛弃疾,托他送往宋营。高中状元的党怀英贪慕功名,出卖了辛弃疾,带着金兵追杀而来。“铁嘴岳”为掩护辛弃疾以身殉国。辛弃疾带伤逃入范府花园,身着金人官服的范邦彦与女儿范如玉正演习武艺,辛疾不知就里,持剑疾刺范邦彦。 粘得力与党怀英寻迹而来,范邦彦连忙出迎,见未来女婿党怀英如此人品,面露不愉。辛弃疾被擒,粘得力将军情图交与党怀英保存。范如玉深慕辛弃疾之忠义,不耻党怀英所为。她与父亲合力,终助辛弃逃出樊笼。灵岩寺方丈义端留辛弃疾养伤,并引辛赞前来,令他祖孙相见。金兵围住寺院,辛赞见一手养大的党怀英竟然卖国求荣,痛心疾首,怒斥金人后含愤而逝。范如玉拉辛弃疾杀出庙门,得百姓相助火烧金兵。在历城辛文郁的墓前辛弃疾跪拜立誓:身许抗金大业,誓将胡虏逐出中原。
1984年
导赏:《清清溪流》主要表现高尚的女教师方雪梅,它作为一部较早的支教题材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关于教育、理想与人性复杂性的生动画卷。在影片中,女教师方雪梅是影片着力刻画与讴歌的理想人物。女主角作为一个身处繁华都市的女性,却做出了令人钦佩的选择: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偏远白云山的执教之路。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个人舒适生活的放弃,更是对教育事业和理想追求的坚定执着。她怀抱着改变百元山落后面貌的远大理想,将教育视为己任,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她在支教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她不仅教授孩子们知识,更用她的行动和言行为他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和可能性。她的存在,就像一股清流,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清清溪流”不仅是女教师方雪梅的象征,更是她内心纯净、品质高尚的象征。她的内心就像那清澈的小溪,明亮而充满活力,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她都能保持那份纯净和坚定,为教育事业和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影片并没有回避人性复杂性的展现。贵根这一角色的塑造,就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他考上了大学,面对更好的选择、更大的欲望,他选择了离开家乡,追求个人的发展。这一情节不仅是对方雪梅理想主义教育观的挑战,也是对观众对于人性选择的深刻反思。当面对更好的机会和更大的诱惑时,我们是否还能坚守初心,愿意回到贫困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