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连生

有片源
2021年
红豆杉之恋
红豆杉之恋

演员/

导演:马英/
类型:剧情/
2013年
2010年
导赏: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拍孔子的传记片,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资料是丰富的,但多数生活场景则需要作家和导演设计,这是展现一代圣人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最困难的地方。加以中国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多少知道一点孔子;近年来国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老外也对孔子懂得一些。电影拍得不像,弄出笑话,还不如不拍。但是,胡玫导演的《孔子》成功了。孔子的儒雅,孔子的气度,孔子的仁爱,孔子的神韵,孔子的宽容大度,孔子的悲悯情怀,都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到了老年,经过长期流离失所,满头白发,满目沧桑,那种坚毅与无奈,那种伟人的气质,那种古朴的圣贤气质,都表现得相当充分。孔子精通六艺,文武双全,比射艺以夺兵符,用机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对齐国的“外交”使命,高举正义的旗帜以弱胜强,被提升为鲁国的代理宰相,显示出杰出的执政才能。这是影片前半段的内容。前半段戏剧冲突强烈,场面宏大,跌宕起伏,充满激情。但前半段不及后半段动人。有人说,影片从孔子离家出走,周游列国,就松懈了,平淡了。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全片最感人的地方,几乎全在后半段。因为孔子的真正伟大,正是在他周游列国的行程中造就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当过代理宰相的孔子仍然是孔子;没有周游列国的孔子就不是孔子。古圣贤的桂冠,大学者的桂冠,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桂冠,有着众多弟子门徒的至圣先师,主要是他离家出走以后,经过风风雨雨十四年不断前行才有的。有人说,孔子是“失败的伟人”,这是不少人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个看法偏离了影片的主旨,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当过高官,不在于他的辩才和气概曾经压倒齐国,也不在于物质成就和社会地位,而在于精神文化,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贡献,用物欲横流和官僚本位的眼光看待孔子,是无法理解孔子和他的精神世界的。还有一点应当提到,影片的对话多来自《论语》和那个时代的名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理名言,名言虽多,但都用的很恰当,不觉得突兀。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看上去比电视台讲《论语》课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总之,《孔子》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孔子的一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部感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教材。
2006年
剧情: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东北黑山口一带土匪横行,殃及百姓。为铲除土匪,绰号“刘大鞭子”的刘德一临危受命。很快,刘德一在田庄台查到土匪头子“大本字”的老窝。死里逃生的刘德一,为此被周围十八村三十六屯的老少爷们委任为大买办。为这事,刘德一的媳妇吓得哭天抹泪,不敢出门,倒是生性泼辣的二嫂,对大哥的义举钦佩有佳,站在大哥一边,给予坚决地支持。    为帮助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卖掉苇席,刘德一带领车队,混过“大本字”设置的关隘,顺利入城卖苇席。有人居然敢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蒙混过关,“大本字”闻讯大怒,在刘德一回来的路上设伏,将刘德一抓获。“大本字”钦佩刘德一的大丈夫气概,劝其入伙为匪遭拒绝后,“大本字”压断刘德一的一只手腕。    刘德一被采药女缨子所救。缨子被刘德一的英雄气概所动,对刘德一渐生情愫。年关将近,伤势痊愈的刘德一回到乡里,替乡亲们向“疤瘌眼”要回了欠债,还严词拒绝了“疤瘌眼”让他跟着“大本字”当土匪的怂恿。除夕之夜,正当一家人为刘德一音信全无而放声大哭时,连夜赶回来的刘德一,却在院子里孩子一般地放起鞭炮。    适逢正月大集,二嫂在集上与乔装的“大本字”邂逅。“大本字”顺手将二嫂劫回田庄台。得知兄弟媳妇被劫,刘德一设法营救,却在勇闯田庄台时见到了“疤瘌眼”。从“疤瘌眼”嘴里了解到“大本字”的底细,刘德一去向“大本字”要人,不想此时的兄弟媳妇已经看上了“大本字”。    兄弟媳妇既然钟情于“大本字”,就断然没有继续呆在家里的心思。带着孩子赌气逃出刘家时,二嫂无意撞见因劫持日军军火库而遭追杀的“大本字”。一番交火,二嫂连同孩子被“大本字”第二次带回田庄台,闻讯赶来的二哥却被日本人误伤后逮捕。此时的刘德一正在城里与缨子约会。得知兄弟被抓,刘德一急忙设法营救,岂知老二已经被日军奉为座上宾。刘德一拒绝日军封他为维持会副会长的“好意”,掉头去田庄台,想找回兄弟媳妇。   这一回,兄弟媳妇当面回绝了刘德一,大胆承认了她与“大本字”的感情,并苦心规劝“大本字”从今不再祸害乡邻。“大本字”将刘德一放回,惺惺相惜的刘德一告诉“大本字”日军准备夜间袭击田庄台的计划。入夜,隆隆的炮声中,刘德一带着要回来的侄子撤离田庄台,安全地与家人会合。
剧情: 胖婶高美丽去省城看望闺女女婿。三百块钱的列车软卧车票虽说贵了点,但现如今侍弄蔬菜大棚发家致富的胖婶觉得值。要不是这舒适宽敞的软卧车厢,胖婶也没机会结识王年湖。王年湖是省城群众艺术馆退休的馆长。和他的名字一样,王年湖上车没几句话就跟胖婶“黏糊”上了。车到省城,接站的闺女于春燕碰巧认识同小区的王馆长,遂介绍妈和王馆长“认识”。     来到闺女家,拿出二十万准备给外甥女丹丹上学的钱,胖婶却意外地发现女儿的婚姻已经陷入危机,姑爷周家祥下海经商这几年在外面有了相好。听了闺女春燕的闪烁之词,加上从丹丹那儿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胖婶为了维护闺女的家庭,决定“掺和掺和”闺女的事。胖婶这边想办法做闺女的工作,王年湖那边回家后从此放不下胖婶,遂主动找过来“黏糊”。听说了胖婶说起闺女的事,王年湖这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派上了用场。在王年湖的帮助下,胖婶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而就在这是,去市场买菜的胖婶意外地遇到了当年在自己村里插队的知青刘大伟。现如今的刘大伟早已没了当年英俊潇洒、能拉会唱的风光。靠刷大白这样一份泥瓦工为生的刘大伟生活艰难,家庭不睦!     刘大伟当年是春燕他爹拜把子兄弟,胖婶决定帮刘大伟一把。一边要在闺女女婿之间寻找症结,一边还要设法找到刘大伟,王年湖可是帮了大忙,尽管王年湖担心刘大伟是胖婶当年的老情人。在胖婶的通情达理的开导下,出现在女婿周家祥身边的“第三者”小弛开始反省自己的感情。而此时的刘大伟在胖婶和王年湖的真诚帮助下,被推荐到社区做了专职文化辅导员,用吹拉弹唱跳的特长活跃社区文化。   帮刘大伟找到了适合的社会位置,闺女女婿的婚姻问题也开始出现转机。当闺女春燕在当妈的再三劝导下,将二十万元存折放到经营受骗险入绝境的周家祥手上时,原本就不花心的周家祥发现自己真正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十几年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孩子。姑爷回家了,重新开始幸福恩爱的家庭生活,胖婶也该回去了。去车站送站时,王年湖钻进软卧车厢就不出来,这回算是真的跟胖婶黏糊上了。
导赏:《U57次谜案》顾名思义是以发生在列车上的案件展开故事发展。影片在铺陈叙述上,导演通过反复切换不同角色的视角,以及导演的心理活动将影片的悬疑与人物的情感叙事相结合,每一处细节都隐藏着可能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因为每个人都和死者接触过则每个人都有成为嫌疑人的可能性,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同时丰富了故事线的发展。通过警长的思路对案件疑点的梳理,原本风平浪静的外貌下掩盖的真实人性纷纷显露出来。影片以侦破发生的命案为线索,但和现在不同的是,影片并没有更多提及死者的部分,更多的是逻辑推理过程和对疑犯们的侧面剖析。随着列车的快速行进,情节节奏的处理也显得异常紧张和富有悬念。此外,导演采用了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用画面语言透露出隐藏在角色心底的情感和矛盾。将拍摄视角变为警长的第一视角,这样的拍摄手法可以将人物的出场更加清晰化,以及配合案件发展的逻辑更加缜密。影片中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则是,DV机,影片除了拍摄画面之外,还呈现出许多DV呈现的画面,彩色画面和黑白画面交替更换,加深了影片的纪实性同时营造出一定的悬疑氛围。列车乘客是整个案件的重点,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故事,导演通过每位旅客面对DV镜头的不同反应,来向观众交待人物各自的秉性和身份。使得人物的表现有了更加细微和真实的变化。导演也没有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分析的过程,而是在破案的过程之中,让六名嫌疑犯尽情去展现自我特色,而警长选择以静制动的观察,让凶手自己显现出来。这也树立了警长机智的人物形象。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展现警长的人物特点:影片开头,便装的警长即便是同行也没有分别出来,在获取线索时,警长开锁却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小心翼翼地从锁眼里取下物证的线索。在影片的结尾,导演设计了具有喜剧效果的情节:勇敢机智的警长却害怕打针,这和侦破案件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是影片具有特点的表现形式。(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