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宝兰

Lanbo Cheuk Bo-Lan

2011年
导赏:《大魔术师》是一部融合了魔幻、爱情、悬疑与动作元素的视觉盛宴,尔冬升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这部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以同名且知名的网络小说为蓝本,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的北平天桥,三教九流、酒肆茶坊、艺人戏子、妓女小贩……都在这里争相角逐,乱中求生。梁朝伟沉寂数年重登大银幕、与刘青云、周迅构成黄金三角。梁朝伟饰演一位极具智慧谋略、爱国情怀和传奇色彩的“大魔术师”张贤,周迅饰演他曾经的未婚妻柳荫,遭遇刘青云则饰演的雷司令抢亲。 为夺回未婚妻,张贤百般接近军阀,与其斗智斗勇,展开一场生死游戏。魔术在中国古已有,人称做“戏法”。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与杂技不同,魔术调动思考、寻踪原由、似幻似真、真假难分, 是一种调动审美主体积极参与的表演艺术。将魔术与电影叙事整合为一、穿插互动,自然是一种增强叙事趣味、引发观赏快感的煽情力量。小说原著中对中国的传统戏法,如“七圣法”“搬运法”“傀儡人计”“隐山乱道术”“采间遁珠不盗术”等均有描述,影片对这些魔术手法将有大量的表现,而且还运用大量特技特效,来表现魔术的神奇场面。张贤演出的几场魔术表演,配合情节进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一连串的隐喻,当柳荫因张贤的中国画魔术触动心事而流泪,或是张贤借助冷火来传递“内心的愤怒”,均能体验强大的情感张力和表意性。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有着强烈电影人自嘲意味的台词。在汉和映画成立典礼上播放黑白电影时,管家刘坤山说:“为了效果,我增加点预算”,雷大牛感叹说:“唉,拍电影真花钱啊!”在三姨太拍戏一节中,雷大牛接连对导演说出:“你改剧本!”“我是出钱的老板,我说改你就得改!”“如果你不改,老子就把你给毙了!”而影片中刘青云对经典老片《大军阀》中许冠文表演的参照摹仿、《东成西就》中“西毒”形象在魔术中的融入,以及片尾的以坦克镜头对卢米埃尔《火车进站》的戏仿,都是对电影经典的致敬与颂赞。(编辑:路明慧)
2010年
导赏:在电车叮叮作响的韵律中,《月满轩尼诗》以独特的市井诗意,将镜头对准了香港最普通的茶餐厅、电器行与街角报摊,这部清雅而温馨的都市小品以特有的情感温度熨帖着都市人的情感肌理。张学友饰演的阿来,是典型的香港中年男性范本。年过四十仍与姨妈同住,照顾着生活起居,守着父亲留下的电器行度日,像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早起仍是难题。在与前女友分手之后,阿来的感情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因为他“怕自己没能力做人家老公、没能力做父亲”。而当母亲病倒,他面临了人生真空,前女友的追问让他开始面对自己并非真正独立的境遇,他常常以白日梦境的方式实现与已逝父亲的对话,亦是一种逃避机制;当阿来被阿旭拖入巷中拳脚相加,他对父亲进行“这一次我没有哭”的宣告既是一种成长,亦是告别,正是被过度保护的都市青年必须经历的迟来成人礼。当阿来与爱莲以相亲这种传统仪式相遇,在法庭审判之后又于街边再次遇见,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一个狼狈的情景下互相窥见对方的脆弱,也照见了自己的生存困境。影片中的香港既没有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也没有兰桂坊的醉人风情。轩尼诗道渐次亮起的霓虹、密密麻麻摆满货品的电器行、人来人往的茶餐厅,这些市井符号构成影片独特的治愈场域;电车叮叮声和茶餐厅杯碟碰撞声形成独特的声音景观,与视觉符号共同编织成香港的生活图腾,呈现了生活中的琐碎皱褶和一代又一代人存在的方式。当阿来与爱莲再次在茶餐厅中对面而坐,爱莲孩子气地张开嘴告诉阿来自己已经没有蛀牙了;这部充满茶餐厅烟火气的作品,最终成为了香港影史中一曲温柔的诗篇。(编辑:刘若能)
2005年
剧情: 陈俊杰是香港岛湾仔区的一名治安警员。七年来,人到三十的陈俊杰在每天巡逻、抄牌的波澜不惊中对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对警察的职责也由此开始变得麻木起来。此后的日子,对于陈俊杰来说,上班就是等着下班,下班就去踢球,至于作为警察的使命,早被他扔到了爪哇国。陈俊杰的这种人生态度并没有因为小师妹廖得男的出现,而发生改观。 廖得男二十三岁,青春靓丽、干劲十足。刚刚走出警察训练学校的她初生牛犊、耿直热诚,被调配到湾仔警署做警员后,原本以为在陈俊杰身上学些东西,但工作心态的迥异让两个人冲突不断。慢慢地,得男也在解答旅客问路、替街坊排解纠纷、帮居民捉猫逮狗的琐碎工作中,失去了对当初梦想中警察神威刺激生活的新鲜。这种应付差事的执警生活,直到十九岁的青春少女林黛雅遭遇“雨夜屠夫”的奸杀,陈俊杰才开始振作起来,发誓为林黛雅报仇 认识林黛雅是个偶然的机会。当时陈俊杰和廖得男照例在大街上巡逻,接到报警后,登上了一辆公交车。在将色情流氓制伏的那一刻,陈俊杰的帅气和身手让林黛雅和她的好朋友张思行既好奇又羡慕。从这以后,暗恋上陈俊杰的张思行经常借故请俊杰教授自卫术的机会接近陈俊杰。没想到,在张思行即将启程飞赴美国读书前的一个雨夜,分手后的林黛雅遭遇了“雨夜屠夫”的毒手。 林黛雅遇害让张思行很伤心,陈俊杰为此也很内疚。张思行飞赴美国后,林黛雅的死在陈俊杰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触动,巡逻值勤的认真态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就在此时,屡屡得手的“雨夜屠夫”将下一个目标选定在做按摩生意的菲菲身上。菲菲来自内地的东莞,因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离婚后把五岁的女儿寄放在内地,独自一人闯荡香港,在王志成这个精神分裂、思觉失调、自以为是“古惑仔”的疯子的楼上开起了一家按摩院。 菲菲搬来楼上后,王志成对菲菲是敢爱不能。为了不让菲菲遭受非分之想的男人的欺负,王志成这个遭受爱情和事业双重打击而致疯的“古惑仔”在楼下为菲菲把起了关。从相识、误解、到了解,菲菲在感受王志成的关爱中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楚感受。为此,菲菲和王志成之间的感情日见深厚,直到有一天,菲菲完全接受了与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王志成。 趁着王志成上街买菜的空隙,“雨夜屠夫”敲开了菲菲的门。等王志成在路遇不平、挺身相助中负伤回来时,菲菲已经遭受了“雨夜屠夫”的凌辱。看着心爱的人惨遭凌辱后的样子,王志成起身从四楼跳下,去追赶得手后逃走的“雨夜屠夫”。凑巧的是,巡逻的陈俊杰和廖得男此时正经过这里。以往女友的绝情、市民的漫骂和七年来执警生活中的一幕幕往事,在陈俊杰奋力追捕“雨夜屠夫”的路上一一闪现。 “雨夜屠夫”最终被陈俊杰抓获。陈俊杰的壮举,让整个湾仔警局倍受鼓舞。半年后,廖得男终于得到了交通巡警顾警官的爱情;王志成也在菲菲即将返回内地的那一刻,追上了香港开往东莞的巴士,看着菲菲上车后逐渐远去的巴士,王志成在心中期待着菲菲能带着她的女儿来香港团聚;陈俊杰自振作精神后,迎来了自己从警七年来的第一次升职机会。
1999年
星愿
星愿

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马楚成/
类型:喜剧/爱情/奇幻/
导赏:《星愿》是马楚成执导、张柏芝、任贤齐、苏永康主演,于1999年上映的一部经典爱情片,它不仅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更是赚足无数80后影迷眼泪的感人之作。本片以流畅的线性叙事结构,平铺直叙,探讨了人性的善与美,对梦想的追寻、对希望的执着和对真爱的守护。洋葱头身世坎坷,但周围人都对他保有善意,看似脾气暴躁的老板珍宝珠却对洋葱头十分上心,有几分视若己出的味道;Dr.Woo身为情敌虽一直对秋男穷追不舍,两人同献殷勤带来几分幽默意趣,但洋葱头发病时他衷心的劝告和最后关头选择对秋男坦诚相待都使其正直深情的医生形象真挚而立体,正片奏响了一曲人间的爱与美、真与善之歌。洋葱头虽身患残疾却比普通人更为坚强乐观,他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真爱的追求和守护令人动容,当爱人终究化作流星,远方的人默默守候,悲情唯美的爱情令我们泪流满面,清新纯净的爱恋在纷杂的年代中拥有着震撼的力量。《星愿》的电影配乐无疑是最为出彩的部分,不仅与情节紧密相连,催化甜蜜而梦幻的情感氛围,如洋葱头与秋男情感升温时配以温馨浪漫的弦乐与钢琴交织,而当秋男终于发现空白的日记本,得知洋葱头就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自己身边时,反复吟唱的和声和低沉的提琴声配合泪流画面将情感推至高潮,催人泪下。每当象征两人爱情的《星语心愿》响起,无论是两人在流星雨之下的深情告白,还是爱人逝去的无奈分离,深刻的情感共鸣总会在心间回荡。《星愿》通过细腻唯美的镜头、感人至深的情感传达和动人的电影配乐,成功将一个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无常和爱情的坚守与美好,谱写了一曲现实与梦幻交织、笑与泪共存的爱情篇章。(编辑:刘若能)
1996年
导赏:《天涯海角》是一部相当唯美的浪漫文艺片,巧妙地将“失物招领”的概念融入爱情主题的探讨之中。陈慧琳以非凡绰约之姿,诠释了一位身陷白血病阴霾却勇敢逐爱的女子,她的旅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失物招领,她的坚韧与柔情,成为故事中最为耀眼的光芒。金城武与王敏德,前者化身为寻物高手阿虫,机智风趣中藏着温情;后者则是苏格兰船员阿德,其沉稳内敛,如同大海般深邃神秘。三人共同编织了这段寻爱之旅的多彩经纬,每一个邂逅或重逢的场面都极为经典。影片还汇聚了一众实力派演员,他们各自以精湛的演技,为这段寻爱旅程增添了无尽的色彩。特别是陈小春饰演一个挚爱的妻子已经死去,但还一直在寻找“失踪”的妻子的男人,和他以往一贯搞怪的形象大相径庭。金城武的台词,“在这个世界上找东西,真的好像海底捞针一样。可是你知道我的性格,找着还有希望,不找什么都没有。”不仅是对他职业态度的生动描绘,更是对爱情追寻过程的深刻隐喻。它传达了一个核心思想:爱情,如同那遗失在茫茫人海中的珍宝,寻找起来困难重重,仿佛大海捞针,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艰辛。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希望的渴望与追求。 《天涯海角》的影像风格淡雅清新,如一篇动人的散文诗。导演李志毅将香港这座城市的现代风貌与人情味交织,街道的喧嚣、咖啡馆的静谧、海滩的辽阔,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而当镜头切换至苏格兰skye岛的壮丽风光时,那份遥远而神秘的美丽,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梦想的地方。导演以匠心独运的手法,通过细腻的音效设计与精妙的配乐选择,为影片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与温暖交织的纱幔。陈慧琳的歌声,随着主题旋律悠扬,不仅在香港乐坛掀起了一股温柔的风暴,更成为了她艺术生涯中不朽的印记。而与金城武合唱的《何处觅蓬莱》,为一场相遇温柔注脚,和煦而感伤,触动着每一个聆听者的心弦,更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影片所蕴含的关于爱情、生命与坚持的深刻主题。(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