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珏瑾

有片源
2019年
2016年
2015年
导赏:影片的主创的本意显然不是讨论这个连环案件,片中强调更多的是那个年代的荒谬和蒙昧的青春,而观众如果能够着迷,也是年代感营造成功。高大丰满成熟美丽的张雪是生是死,成了片中唯一悬念,而她和曲靖之间不像有什么亲密友情,更像是青春的分岔路口,一条通向平庸的成熟,另一条则是神秘的中止或死亡。导演非科班出身,作为处女作而言无疑凸显了天赋。影片没有匠气,充满着少女的灵动气息。从表面上来看,《黑处有什么》套用了2010年以来盛行的“怀旧青春”的类型外壳,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国营工厂家属区里所发生的青春故事。该片引入了听流行音乐、烫时髦发型、看港台电影、谈校园恋爱等怀旧感十足的文化符号,但在深层上,消解了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立场的美化旧日时光的倾向,代之以基于女性主义立场的重审性别/时代创痛的意图。概括地说,在诸多男性中心主义立场的“怀旧青春”中,十几、二十年前的青春岁月常常被展示为一个前市场化的纯真年代,唯有在这样的年代才能找到真正的“浪漫爱情”,以及更大范围的单纯世界。但是,基于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男性立场来看,展开这样一场怀旧的目的却不在于对当下进行否定,而在于对“怀旧青春”中的现代男性主体而言,个体与秩序的融合过程,其实就是“情感力比多”转化为“事业力比多”的过程。因此,有能力在前市场时代经历“浪漫爱情”,就有能力在市场时代收获并安享世俗成功。相比之下,《黑处有什么》的犀利之处恰恰在于,它以一种举重若轻的荒诞风格向我们揭示:“怀旧青春”对于前市场时代的美好想象不过是一种男性中心主义的自我赋权的幻觉。如果从女性的视角来看,不仅“单纯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存在,而且“浪漫爱情”的真实性也颇为可疑。事实上,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框架同样是高度父权性的,同样包含着许多对女性主体性进行压制的因素;而在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特殊历史时期,女性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乃至恶意就更为巨大。由此,曲靖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成为一种“反成长”的过程,或者说,她的“反成长”其实恰是一种女性意义上的“成长”。在影片最后的场景中,曲靖一个人在高高的草丛中行走——此前,她刚刚收到一张印着椰子树的明信片,似乎是寄自此前一直向往海南的张雪——结合上下文来看,笔者愿意把这个充满开放意味的结尾理解为,曲靖将继续在父权制的密丛中探索出路,因为她已经感受到了某种“突围”的可能。(编辑:大陆)
2007年
夏天故事
夏天故事

演员/

导演:刘强/
类型:剧情/
1995年
导赏:《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是刘镇伟导演的“大话西游”系列第二部,影片接续讲述了至尊宝被月光宝盒带回500年前的故事,以后现代戏仿的手段对传统经典《西游记》加以改写,创作出了一个全新的话语世界。与原文本的修行禁欲式苦旅不同,本片在对《西游记》的人物原型进行全面模仿的基础上将其转变为了搞笑爱情话本,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却痛失所爱,修行的主线任务不敌爱情带来的虚无。所有人物在影片中都不复原作的光环,他们用滑稽、怪诞、假正经的台词自主走下神坛,影片“消解了西游题材在价值取向上的崇高,颠覆了其原本神圣、反叛权威的创作观念”,神、魔、人不再有本质上的分别,高雅与粗俗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在后现代的理念下,混沌的世界中满是恍惚的人,哪怕至尊宝戴上金箍化身为孙悟空,他依然受过去的记忆与情感牵绊,而对清晰的确证自我充满了犹疑。“大话西游”系列引领起创作者们看待传统文化的新视角,在勇于反叛、消解传统形式的过程中窥见圣僧人性闪烁的时刻。本片上映后票房反响平平,却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于互联网爆红,经典台词段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至今仍被广为流传。影片以后现代原则改写的文本与充斥着戏仿、拼贴的互联网文化不谋而合,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着多元的解读,不断地对影片内容进行解码与编码。新世纪后,本片更以一种怀旧姿态在互联网上再次掀起流行浪潮,现代人通过缅怀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爱情,在这个“爱无能”的时代抒发着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与执念。(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