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福仁

有片源
1999年
导赏:《明天我爱你》是一部农村题材影片,以河东村和河西村两个农村社区为背景,通过展现两个村庄的自然风光、生活场景和农民的日常劳作,真实地还原了农村生活面貌,影片一开场便是河西村村民为迎接庙会的来临而进行秧歌表演的画面,农村女性载歌载舞,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展现昂扬向上的农村风貌之时,影片主要围绕着是举办农业科技节还是古庙会的问题展开,直接触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问题,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注入现代化意识,成为一部有关记录农村变化和发展的时代记忆影片。在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互碰撞的议题上,影片从人物和道具等方面入手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影片中的郝三多和郑小玉是新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科技水平,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耕生活,而是积极寻求科技兴农的新途径;而以老正确为首的农村村长是一个传统、保守又固执己见的守旧派,不愿接受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新技术的疑虑,在两者使用的交通工具汽车与驴的对比上也显现出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差异,新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代际冲突成为守旧与创新冲突的外化,而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成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彰显,体现了新时代的农村建设。影片在讲述农村故事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喜剧元素,建构了喜剧人物形象和喜剧性情节。潘长江饰演的郝三多从外形上可谓是一个丑角形象,他的新一代村长身份使得正统与诙谐集于人物一身,两种属性的冲突从而赋予了人物诸多喜剧笑料,例如在影片中他成为老正确的集中调侃对象便可提供佐证。喜剧人物形象与喜剧性情节常常相辅相成,老正确作为一个老顽童用纸筒望远镜窥察女儿小玉与郝三多嬉笑交流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其与郝三多之间斗智斗勇、相互较劲的情节也常常成为喜剧爆发点。而影片中的喜剧音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运用欢快的旋律、轻松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喜剧段落之中加入欢快的音乐便可以强化喜剧效果,使影片带有情景剧、小品式的快感。(编辑:州文)
1997年
导赏:影片通过讲述四代灯塔人不畏艰险,跨越半个世纪守护灯塔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灯塔坚守的执着和对职责的忠诚,所描述的叙述对象灯塔人并不是英雄式的人物,而只是普通的平凡人,为了在黑夜之中点亮灯塔,照亮过往的渔船,灯塔人自觉将自己的人生命运与灯塔绑定在一起,并通过家族的代际传承体现了他们对生命价值的遵循,通过他们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和无私的自我奉献,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弘扬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使之灯塔人这一群体形象成为民族形象的象征。影片是从秋女的视角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家族故事,是齐家四代灯塔人生命历程的见证者,在男性与女性的形象建构上,齐家的男性是主动式地将生命奉献给灯塔,而秋女的奉献可谓是一种被动的奉献。为了坚持所爱,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藏在酒缸里跟到海岛上,不幸新婚之夜丈夫身亡,而后将儿子大秧带回岛上抚养,不料长大后的大秧也要坚决守护灯塔,秋女之后只能将孙子齐灯儿带到身边,阻止他上岛。从秋女的种种行为来看,她的命运是依附于齐家男性的命运,是被动地为灯塔做出了巨大牺牲,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女性美德,为了家族的历史与传承,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坚韧和奉献精神汇聚在她的身上。影片在表现齐家四代人用生命为灯塔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表现了家长里短、生儿育女、工作婚恋等日常生活琐事,展示出地方的风俗民情,片中多次出现的舞狮和石像既成为地域特色的代表,同时作为视觉符号带有隐喻和象征作用。影片首尾出现的舞狮场面与小镇灰黄的土城墙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明朗热烈的抒情风格,同时红毛狮的使用代表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特征,象征着灯塔人对尊严正道的张扬和对苦难人生的承担。秋女家中青灰色的石像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同时也暗示了灯塔女人的苦难命运与坚不可摧的意志,在叙事上彰显了带有文化特性的艺术张力。(编辑:州文)
1996年
1992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4年
剧情: 夕阳西沉,玩猴人罗伯元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妻子马云花看着丈夫疲惫的神情,止不住流下辛酸的泪水。"四人帮"横行时期,罗伯元在家乡罗家寨因养鸡兔遭到批斗,无法安身,不得不流落外乡,耍猴度日。他与马云花结婚后,因送云花回家分娩,又回家乡,哪知生产队长赵连根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拒发他们口粮,不予申报户口,以致他们一家三口再次流落他乡。五年过去了,在一次物资交流会上,罗伯元得知家乡变了样,勾起了思乡之情。他心有余悸,就让云花先带儿子小宝回家看看。临行前,云花把几年来的积蓄400元交给罗伯元备急。如今的罗家寨已是春色满园,云花母子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支书高守正为她安排了住房,划出了责任田,又鼓励云花发挥她拿手的纺织技艺,帮助队里搞起副业来。云花把家乡的新貌和自己的感受写信告诉伯元,要他立即启程回乡。罗伯元想买条牛带回乡,不想上了牛贩子的当,弄得牛财两空,他想弥补这一损失,好对妻子有个交待,就一面拼命耍猴挣钱,一面去矿上拉煤。结果,猴子受伤,自己也病倒他乡。病愈时,罗伯元意外地从报纸上看到云花被评为劳动模范的消息。他归心似箭;把朝夕相伴的猴子送给动物园饲养,立即乘车回家。除夕那天,罗伯元回到家乡,鞭炮声声,礼花纷飞,似乎在迎接这个游子的归来。
1983年
1982年
剧情:1928年,江西双塔镇。东塔、西塔打冤家,结下世代冤仇。为报杀父之仇,侠女凤妹子奉西塔八仙会之命,和众乡勇偷运武器,在列车上他们遭到乘警查缉,幸遇东塔青年郎中赵泉生帮助,平安脱险。分别时,凤妹子将家传的银项圈送给赵泉生,并邀他西塔相会。 赵泉生为报父仇,从小外出学艺当上郎中,又参加了革命。他奉党的指示回到双塔镇,发动群众,举行武装暴动。他回到东塔,与姐姐玉莲久别重逢,玉莲盼望弟弟去报杀父之仇。赵泉生找到东塔地下党员赵天兴,讲述了自己的使命,赵天兴让他去西塔找独臂老人张万安。他在西塔巧遇凤妹子,并和张万安取得联系。赵泉生得知八仙会要打冤家,便与张万安组织祀堂,鞭炮社工友举行罢工,制止了一场械斗。八仙会大师兄铁拐李对凤妹子垂涎已久,见凤妹子对郎中格外热情,醋意大发。借罢工之机,欲除掉泉生,凤妹子挺身而出,救了泉生。为防止铁拐李再毒手,凤妹子夜送赵泉生回家。竹林中,凤妹子向赵泉生倾吐衷情。她得知赵泉生是杀害父亲的东塔人,而杀害泉生父亲的恰恰是哥哥冬瓜,她痛苦地要回银项圈,挥泪离去。凤妹子和泉生分手后,被八仙会传讯,她据理力争,使众头人无言以对,逼婚的铁拐李也遭到严词拒绝。八仙会头子张果老为干掉赵泉生,设计借刀杀人,函告镇长赵望春说赵泉生是共产党。狡猾的赵望春也向送信人密告了赵泉生的活动地点。 铁拐李和冬瓜准备暗害赵泉生,不料冬瓜被蛇咬伤,事败被抓。铁拐李狼狈逃回西塔,告诉凤妹子赵泉生抓走冬瓜要报父仇,还煽动乡勇到林中械斗。凤妹子赶到古庙,看到泉生正为冬瓜治伤,深为感动,重新燃起爱情之火,并当众戳穿铁拐李的阴谋。革命形势不断发展,赵望春感觉不妙,与八仙会头人密谋反共。泉生也前往西塔组织工农乡友,准备武装暴动,返回时,他遭到铁拐李和乡勇的伏击,危在旦夕。凤妹子闻讯赶到,击毙了乡勇,救出赵泉生,但她在返家途中,被铁拐李捉到团防局。在团防局成立会上,赵望春宣读处死通共分子赵玉莲、冬瓜的告示。 屋内,铁拐李逼迫凤妹子成亲,凤妹子奋力反抗。这时,游击队旋风支队政委许茶英和赵泉生率支队打进镇内,经过激烈的战斗,铁拐李被击毙,众头人全部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