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达

Linda Dong

2008年
李米的猜想
李米的猜想

演员(饰 诗人)/副导演/助理导演/

导演:曹保平/
导赏:爱一个人你愿意付出什么?爱一个人你最愿得到什么?爱一个人你甘愿等多久?一位出租车女司机李米在无奈与希望中与世俗抗争,寻找自己的真爱,寻找了四年!只等到没有地址的54封信,她只能不停地猜想,她不知道他在哪儿,却又知道他一直都在。影片以一段看似杂乱无序的情节开场,李米念叨着一串神秘的数字,那是她找男友的线索,每当承载一位乘客的时候,都会询问到对方,你见到照片上这个男人没有,但是她得到只有疑惑和无奈。然而一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环接着一环,宿命般的悲剧像海浪一样涌来。一个诗人低吟着“湖底对自己是无底的,岸对自己也无岸”跳桥自杀,撞上了邓超饰演的马冰车头,事件迅速进入紧张激烈扑朔迷离的发展阶段。影片使用了一种艺术片常采用的叙事手法: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来结构影片,但作为商业片的《李米的猜想》却采用画内第一人称女性叙述人的方式,观众能感受到本片结构几乎沿着叙述人自我的情绪情感轨迹发展,叙述重心更偏向对女主角心理现实的刻写,导引着观众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周迅在本片中的表演有很大的突破,她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当中,保持了内心紧张和外部节奏的统一,决定了李米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这个角色身上有固执、疯狂的倾向,也有凌厉、直率、机智的性格特点,周迅展示了她作为演员的灵性,和对表情、肢体动作的强大控制力。尤其是最后在警察局里的戏,警察告诉她男朋友已经死亡,而她却看到了男朋友拍摄的她的各种视频,她在这段戏里,将李米设置成了笑着流泪的人,笑是因为人物本来的坚强性格,也看到了男友对她的爱,而哭是因为她是有激情的,其完全沉溺在角色的情感中,化身一个活生生的李米。电影中邓超一改阳光喜庆的形象,剃着小平头,表情冷漠。他身上承载着两面性和一些社会性,是一个得戴着面具活在世上的人。一方面他有着犯罪分子作案时极度冷静的气质,而另一面,就是对女友的思念入骨,却还要当着她的面装作不认识她的极度克制。整部影片开始是将背景定格在桥上,最终的结局也是被定格在桥上,桥隐喻着人们的错过与相遇。就好比你在桥上,我在桥下,走在同个城市内,但是却没有任何交集,就此阴差阳错,各奔东西。本片片中始终灰蒙蒙的色彩与冷色调的运用将颓废,疲倦的氛围酝酿十足,音乐又是请到了前黑豹乐队的窦唯参与制作,出现不多的配乐虽然用的是摇滚却依旧表达出了影片暗藏的那些微妙的情绪。《李米的猜想》成为导演曹保平个人风格的代表作,其给观众带来的情感的撕裂和震撼力,成为千禧年初的珍贵电影印记。(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