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海

有片源
2009年
2008年
剧情:  如果没有那次意外,贺北方应该算是一个功绩显赫的缉毒刑警了,但妻子在车祸中的意外丧生对他的打击是别人不能想象的,他的情绪变得极度低落,以至于在侦破一起特大案件时,由于一时的冲动,失手将一名疑犯打成了重伤。最终案件告破,同事们都立功受奖,惟有他因过失伤人罪被判入狱。从此,贺北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实从始至终,贺北方都不认为自己有罪,因此对判决不服,可又无可奈何。但在他的内心中,对事业的热爱从未消失过,他发誓如果有机会再穿上警服,哪怕只有一天,也死而无憾了。   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贺北方的关注,上级给了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派他以一家速递公司为掩护,利用替贩毒集团的头目申冬顶罪而被判入狱的贩毒份子胡秋山为诱饵,深入到贩毒集团做卧底。   在警方的精心部署下,贺北方凭借着从警多年的经验,以及他的机智和干练,逐步取得了胡秋山的信任。狡猾的申冬想利用贺北方的速递公司为毒品销售的工具,并以一桩毒品交易来试探贺北方的底细。交易的成功终于使贺北方获得了申冬的信任,可就在这时,胡秋山意外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贺北方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千钧一发之际,根据贺北方提供的线索,大批警察及时赶到,包围了申冬的老巢,犯罪份子被一网打尽。
2001年
1994年
导赏:导演黄建新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同辈,当其他导演将目光转向乡村和文化寓言时,黄建新选择将他的眼光对准城市,描写城市化进程中真实的市民生活。《背靠背,脸对脸》作为“城市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导演以尖锐的语言表现了官场之中人心叵测的人际关系,脸对脸是人情,背靠背是本性,通过塑造以王双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中国数千年来积弊已久的思想疾病,通过“人情关系”刻画了权力腐败的现象,文化馆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培养人才,繁荣文艺”成为了“权力操控”的遮羞布,官场人物遵循着权力游戏规则,各自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角逐与较量,在你升我降的争斗中体现权力对人的异化。影片的叙事空间围绕着一座古朴森严的文化馆展开,环境结构属封闭型,最外层是古城墙,里面是山陕会馆,又套着几个阴暗的内室,封闭性的空间成为了权力等级森严的象征,高耸的城墙所代表的是顽固而不可推翻的权力制度,单个独立的空间体现的是人物之间的相互区隔,展现人物在狭小的官场空间之中的尔虞我诈和相互倾轧。文化馆作为古建筑群,营造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氛围,作为一个本应探讨文化、坐而论道的一方净土,却沾染上了官场弊病,凸显出现代化转型改革社会所面临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影片同时延续了黄建新导演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喜剧性融入影片叙事之中,通过人物性性格的塑造和喜剧性情境的设置表现导演对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思考、对人性深处黑暗面的剖析和拉帮结派官场风气的讥讽。影片塑造了王双立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他既非正面人物,也非反面人物,为了当上正馆长,不惜巧设陷阱,制造矛盾,然而这些却实属是人物苦苦不得志、面对不公正待遇的变相发泄,常常皮笑肉不笑,通过人物的喜剧性性格推动喜剧性情节的发展,如影片中陷阱情节和反转情节的设置,当王双立处心积虑挤走了马馆长,得来的却是新馆长马上就任的消息,当王双立又决定放弃争斗,在家闲情逸致时,却又收到了新馆长小阎带着情妇私奔的消息,这种喜剧性架构凸显出黑色幽默风格,揭示出生活的荒诞性,具有极强的批判力和反思性。(编辑:张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