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泽信

有片源
2014年
2013年
导赏:该片融合了惊悚、悬疑、喜剧、推理、动作、爱情等各类商业元素,但是最后呈现出的银幕效果却还是以喜剧为主。所以无论是对于专业电影人还是大部分观众,《盲探》都是一部多元杂糅,又化腐朽为神奇的港味电影。该片延续了杜琪峰黑色电影的风格,同时个性鲜明地用黑蓝色调加大量近景特写镜头,构建庄士敦脑中的推演事件,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案发现场。案件还原的呈现方式在众多悬疑类影片都有出现,但杜琪峰导演独特的拍摄手法与视觉呈现能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并深受触动。刘德华与郑秀文这对非常默契的大银幕搭档,时隔多年再次合作让人惊喜。影片故事用一句话概括看点便是“失明神探破获多起悬案”(这里的“悬案”即指多年悬而未决的案件,又指悬赏高昂的案件),盲人探案在概念上能带给观众新鲜感和独特感,是编导的巧思。一部有无限创造力的电影,表现形式非常卡通化,不是一部很正经的片子,表演的方式也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除了主线案件的精彩呈现外,《盲探》还巧妙地融入了多个支线故事。这些故事或悲或喜、或惊或险,但都围绕着人性的主题展开。影片的情节设计巧妙,每个案件都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故事网。导演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转折和悬念设置,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跟随主角一起探寻真相。同时,影片还巧妙地融入了喜剧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观众在体味案件的惊悚刺激之余,也能通过两位主演之间的嬉笑怒骂,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神探”与“男女”混搭,“黑色”与“喜剧”拼贴,便成就了《盲探》的形态。读解分析《盲探》,“银河映像”诸多成功作品的 风格元素都在里面可以追寻到踪迹,拼贴杂糅,使 它成为“银河”风格的集大成者,这便让《盲探》有了它的价值。(编辑:大陆)
2012年
导赏:《毒战》是由杜琪峰执导,孙红雷与古天乐共同出演的电影。影片以缉毒警察阻止毒贩制毒、贩毒为切入点,通过虚构的“津海”和“粤江”两地警方的联动,讲述了毒品的危害和缉毒警察在工作中遇到的危险。在这部影片中,孙红雷和古天乐的对手戏十分精彩。在角色设定上,孙红雷饰演的缉毒队长通过卧底的方式成功打入制毒团伙内部,并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与大毒枭进行博弈。孙红雷在警察和卧底之间切换自如,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古天乐则出演亡命毒贩,通过假装做警方线人想要争取获得宽大处理,最终怂恿贩毒团伙成员和警方枪战,阴险狠毒的一面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毒战》出现了几场较大场面的警匪对战场面。从“警方突击制毒工厂”和“学校门口枪战”两场重要戏份来看,杜琪峰在这部作品中再次运用了镜头快速切换技巧,将警匪对峙场面表现的既真实又震撼。郭涛、李菁等人多种口径武器的熟练切换和互相掩护撤退更是体现了制毒分子的彪悍和训练有素。在“学校门口枪战”一幕中,毒贩们将汽车当作掩体,持续向警察射击,杜琪峰在每个人被击毙前设置了一些小动作,凸显了这些狂徒的性格特。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紧扣禁毒主题,用大篇幅还原了司机毒驾、毒贩体内藏毒的后果以及缉毒警察为了获取毒枭信任试毒后强烈的身体反应,杜琪峰将毒品的危害具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在远离毒品的同时更在心中增添了对缉毒警察的敬佩之情。在影片的结尾,古天乐饰演的毒枭被固定在注射床上执行了死刑,也为自己罪恶的一生画上了句号。(编辑:方舟)
1997年
导赏:由刘青云、李若彤、方中信等领衔主演,上映于1997年的电影《十万火急》是中国香港大都会电影公司(邵氏兄弟、TVB合办)与银河映像电影制作公司“青黄相接”时期的一部优秀作品,是杜琪峯所创办“银河映像”摄制班底集体亮相的创业之作,在当年获得了2000万港元票房的好成绩。本片不仅斩获多项香港金像奖荣誉,还被长春电影节评选为优秀华语故事片。《十万火急》是首部以消防员为表现对象的华语影片,作为一部没有借助计算机特效的胶片电影,剧组人员依靠勇气和智慧,以精致逼真的实物特技呈现出了壮观、惊险的火灾抢险场景,令人叹为观止。《十万火急》是一部弘扬集体英雄主义的感人影片,创作者经过长时间收集资料,以写实风格描绘出一众消防队员的工作生活情形。以慈云山消防局为叙事中心,影片前半部分通过刻画四次紧急救人任务过程和消防局同事们各自之间的情感生活,塑造出几位性格鲜明的消防员形象:阿水坚守“救人第一”的原则,不仅在提拔考核中不因上级而妥协,更在每一次援救中为践行信念奋不顾身;卢佳慧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不愿为维系情感关系而牺牲工作;新人浩然一开始连紧急集合时下楼的铜管也不敢用,他渐渐在前辈的帮助下磨砺自己、提高能力;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张文杰总因要保存实力的问题和阿水起冲突,他更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电影上半部分所做的铺垫在下半部的终极灾难中达到高潮,消防官兵们从燃火的大厦到充满沼气的粪池,他们让出宝贵的氧气,义无反顾地为保护普通群众生命而拼搏,让观众为其捏一把汗,也为消防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