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全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长安三万里》为追光动画继“新传说”、“新神话”后,“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作品,该系列以历史中闪光人物和经典故事为宗旨。本片整体片长达168分钟,为中国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该片艺术展现盛唐气象和浪漫想象,助推了读唐诗、学历史的热潮,并以18亿多元票房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亚军,延续了新时代以来传统文化题材动画叫好又叫座的可喜局面。传统文化题材已经成为占比最高、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动画电影类别之一。该片中的李白与高适,分别对应着对浪漫主义的向往追求和现实主义的深沉厚重,影片用一首首唐诗联结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诗意地描绘珍贵文化记忆,凝聚着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者王一川所言,该片“以唐画唐”之法为盛唐气象提供了可信而可靠的动画构型,创造双线交叉叙事体以便呈现高适回忆中的李白形象,透过唐诗与人而观照两种诗风与人生道路,在双重文本中揭示盛唐气象的由盛转衰悲剧,设置双主角以达到高、李故事和唐诗展示两种效果,在中华文明史高峰气象的动画构型上进行了一次集大成式的尝试,为今后中国动画片的中华文明史叙事迈出了开创性步伐。总之,该片是献给盛唐的一曲颂歌,也是写给今人的一封家书:无论是各代先贤、英雄人物,还是坊市民众、田野村夫,都为家国之安居兴旺,孜孜以求、舍身立命,他们不坠青云之志,亦不乏诗酒之兴。诗酒也将一直伴着我们,歌颂时代年华、友情爱情、日月山川。
2017年
2011年
导赏:电影作品《钱学森》,是我国优秀的主流人物传记电影,它摒弃了以往浓厚的说教意味,而是塑造了一位具有独特的个性、丰富的人格张力与鲜明的民族价值追求的钱学森形象。钱学森用其一生对中国航天航空等事业的付出令人感动不已,本片全方位地展现了其非凡的爱国理念、敬业精神与爱情故事,对其妻子蒋英、导师冯·卡门、好友罗友来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样立体而生动,带领观众走入钱老那传奇的一生。如何把握钱学森回国前复杂的人生经历?影片着重于“情感”二字,在钱学森人生经历中穿插讲述着其与夫人蒋英的爱情故事,家国同构,以小爱见大爱。在钱学森被羁押时,蒋英与杜布里奇前去探视,此时钱学森用沉默表达着对美国政府的愤慨,随后蒋英焦急地用中文询问着钱学森吃穿用度的情况,一旁的看守突然发言责令二人讲英语,而蒋英毫不客气地回道:“我俩都是中国人,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临走时,钱学森终于讲了一句话,他对妻子说:“我爱你。”这一句句台词与细节,无一不传达出夫妇二人共同的民族信仰与气节,相当真实与动人。归国后,影片对于复杂的工程建设与时间线,选择以一个个细节去展现其中的艰辛困苦,以及“苦中作乐”、不断进步的人民精神。比如其中一个细节:一位女研究员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而变为色盲。茫茫大漠、一穷二白,钱学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妻子与孩子,开展了长达数年的研究。“学问像森林”,影片中聂荣臻和士兵们如此形容钱学森,钱学森的人格魅力穿透时间、穿透银幕,长久地感染着我们,这部优秀的传记片也使观众获得了一种社会浮躁状态下久违的民族精神的洗礼与人生价值追求的重塑。
2010年
1996年
导赏:“在幼稚与成熟、困惑与醒悟之间,从来没有一道明显的界限。”《男孩女孩》是一部生动反映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青春期生活状态的故事片,由第五代导演何群执导,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主演。本片于1996年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儿童片奖,并入围了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评选。《男孩女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而是展现了几个学生和老师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家庭。孩子们各有习性,但独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大人的管束和说教不再顺从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带有时代色彩的“成长的烦恼”,如青春的萌动,对英雄的崇拜效仿,爱美之心,矛盾乃至肢体冲突,选择人生道路等等。孩子们的性格在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得以展现,构成的生活图景像水彩画一样,近看笔触纷繁无序,站得远些会看出亮丽的轮廓。导演认为,越贴近学校的生活,越感到那种朴实自然的生活流程和有趣的生活细节,恰恰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能打动人。因此,剧组曾多次进入高中校园考察、座谈,以还原最真实的高中生状态。借由对经典老电影《烈火中永生》的探讨,《男孩女孩》意味深长地描摹了巨变年代复杂的群体精神面貌。片中的孩子们都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知识面广,了解电脑、英语、艺术;而他们的父母有大款、个体户、知识分子和工人,且大部分都当过知识青年。尽管思想上有着不可弥补的代沟,但父母和子女都认识到了不同时代下自身所承担的重任。片中的赵老师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善良而有爱心,因材施教地统领着学生迈上人生的下一个台阶。(编辑:曾奕琦)
1991年
1988年
剧情: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
1987年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