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Sen Wang

有片源
2021年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20年
2019年
2015年
导赏:电影《战狼》是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片,讲述了关于中国特种兵的热血故事。在此之前,吴京参与创作过《杀破狼》《狼牙》等影片,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动作表演之路。在《战狼》中,吴京成功借鉴国外类型片的创作手法,将家国情怀和军人气质融入其中,创造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为国产现实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起到了探索作用。《战狼》中的主人公冷锋具有以一敌百的身体素质、铁血硬汉的精神素质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吴京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百战百胜的“超级兵王”形象。与外国超级英雄不同的是,冷锋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他不仅一身中国功夫,还懂得利用智慧和科技取胜。此外,坚定的民族荣誉感使他将理性和感性融于一身,丰富的情感世界刻画也让观众产生出真实感和亲近感。影片通过巧妙设定外籍雇佣兵组织与战狼中队对抗,解决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中经常出场十分模糊的“假想敌”问题。在对战中,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首次出现在银幕上,带来极大的感官冲击。吴京与好莱坞影星斯科特·阿金斯的近战对决同样极具看点,也让人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战狼》的成功也引发了业内的讨论,正如中影股份原董事长喇培康所说:“《战狼》以一种当代年轻观众非常喜爱的、能够接受的方式拍摄,把主旋律的影片以商业片和类型片的形式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与当下主流观影群体的审美相契合,并成功激发出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影片的成功也是思想解放的成功。”为拍戏去特种部队体验生活为了拍摄《战狼》,吴京足足筹备了七年,还去特种部队体验生活。剧组在南京拍摄时天气非常热,片场就有救护车,最热的一天曾经晕倒过7个群众演员。庄小龙是特种部队出身,吴京在部队时他是班长,吴京笑说,这位班长看着个子不高,但实力惊人,“那天晚上班长把我们带出去训练,先做了100个俯卧撑,我觉得这算什么啊,然后用手掌撑地做100个,然后用拳头撑地再做100个,我就有点累了,然后换指头,最后是大拇指。最后回到宿舍还要做蹲起和仰卧起坐。”筹备过程中最大体验是孤独吴京坦言,自己在筹备拍摄《战狼》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整个市场都不认同,投资方不认同,身边的人也不认同。”
导赏:《少年班》是肖洋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肖洋在导演这部电影前已经有了七年的剪辑功底沉淀,这部电影是他对自己少年班经历的一次回望。在电影中,通过对五位被导师慧眼识珠、组成“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的少年们的刻画,肖洋巧妙地探讨了青春成长中的多重维度。与众多以爱情为主题的青春片不同,《少年班》中的爱情元素虽有所涉及,却并非故事的核心。影片真正关注的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这些少年们,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寻找并塑造自我。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攀登,更多的是情感、社交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这种深度挖掘,使得《少年班》在众多青春题材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一种更为成熟和深刻的思考。肖洋作为少年班出身的创作者,选择这一题材无疑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将自己及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融入电影,因此每一个角色都显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王大法能通过占卜解开数学难题,暴躁“混混”迈克智商超群,小个子方厚正小小年纪便聪慧过人……电影在展现这群高智商少年时,并未过度渲染他们的天才特质,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将天才神化,也强调了即便拥有超凡智力,他们同样会经历青春期的种种烦恼与挑战,如异性的吸引、朋友间的竞争与矛盾,以及冲动之下的错误决策。《少年班》还隐含着对天才未来可能性的探讨。电影告诉我们,即便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一步的天才少年,其人生轨迹也并非一帆风顺,更不是所谓的“开挂”。影片通过展示他们在成年后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提醒观众,成功与幸福并非仅由智商决定,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努力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编辑:婧怡)
2014年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