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屹鸥

Yi-ou Zhao

有片源
2011年
导赏:电影《郭明义》采用纪实手法拍摄,以郭明义两次为白血病患者寻找造血干细胞配型过程为主线,穿插主人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将其成长历程、工作经历和生活片段搬上大银幕。影片力求还原郭明义的家庭和鞍山齐大山铁矿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透过一个个真实的细节,讴歌了郭明义扎根基层的崇高品质,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在刻画郭明义角色上,主创人员从鞍钢对角色的影响、父子间的传承、雷锋的榜样力量三部分着手,深入发掘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郭明义能够坚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践行着对党和人民忠贞的精神根源。郭明义从军队转业进入鞍钢工作,做过多个岗位,最终还是坚持在基层,和一线工人们在一起工作,还采取自学的方法学技术,提升岗位技能,爱岗敬业、勤于学习也成为郭明义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郭明义》中的郭明义是“平凡的英雄”,影片消除了英雄与群众的距离,让英雄走下神坛,把英雄还原成一个真实的可敬的人。对于郭明义的所作所为,他的家人也曾经历了抱怨、从不理解到支持的过程,周围人心理历程的变化也助推主角的行为更加真实可信。英雄也在不断地感召群众,《郭明义》中,郭明义从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工友被他的事迹所感染,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深刻影响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电影《郭明义》也是导演陈国星继《孔繁森》《第一书记》后的另一部个人传记片,也成为他个人作品谱系中重要的一环。(编辑:方舟)
2010年
导赏:电影《第一书记》是关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的传记片,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改变了小岗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榜样。与常见的主旋律人物传记片不同的是,沈浩的角色设定突破了模式化,在一心铺在工作上,为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在机关工作18年,还在原地踏步,想要“和小岗村一起突围”等对自身政治前途的考量,自己报名下乡而留在省厅的老同学荣升副厅级他又借酒浇愁,这些关照现实的情节,拉进了角色与观众们的距离,使角色更为立体,成为了银幕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剧情上,《第一书记》采用了倒序的方式,开篇直接展现沈浩的离世,再通过时间线顺序,将沈浩到小岗村后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呈现,伴随着修路、修房、架桥、迁坟,沈浩在小岗村获得了村民的认可,而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缺失则引发了家人越来越多的不满,两方面的情节设定为观众们展现出了角色的选择,以及在留任过程中心态的转变。此外,影片的演员阵容也是一大看点,不仅杨立新成功演绎了沈浩一角,徐帆也将任劳任怨但对丈夫下乡有点小情绪的妻子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何冰、蒋雯丽、王刚、王景春等人更是把握住了角色特点,践行了“没有小角色”的工作态度,留下了可圈可点的银幕形象。《第一书记》的成功也对同类型题材创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