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昌

有片源
2014年
2009年
1999年
导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四部作品《大战宁沪杭》展现了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宁沪杭大战这一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向全国进军的重头戏:在前后一个月间,百万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势,突破长江天堑,攻克南京,占领杭州,一举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本片编导采取了“史诗性格局、文献性品格和纪实性风格”的叙事策略,在全片穿插了黑白纪录片史料以及多位战争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而整体的纪实性中又同时蕴含了诗意的浪漫,将剧情片与纪录片两种形态的各有侧重地糅合,呈现出了历史观的艺术表达。片中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后,毛泽东诗兴大发挥毫写下“钟山风丽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段,电影画面和音乐渲染出大气而浪漫的氛围,真正达成了“史”与“诗”的统一。在细节创意上,影片通过尖锐的噪声音效设计,使观众代入一位在战场上失聪战士的主观听觉感受,再配合画面中遍布焦土与鲜血的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大战宁沪杭》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交叉组合,展现了渡江战役中子弟兵和倾力相助的百姓,分崩离析的国民党部队以及溃败而退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等群像,深入地提示了此事件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规律,着力发掘出历史中鲜为人知而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编辑:曾奕琦)
1997年
导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二部作品《南线大追歼》叙述了解放军在三大战役后向全国进军的一个方面,即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陈赓兵团解放中南、围歼白崇禧集团的历史过程。全片以长沙起义、衡宝战役、解放广东、粤桂边围歼战四大块作为结构框架,精彩再现了“追歼”的背景与事件,以及相关人物,如林彪、肖劲光、陈赓、白崇禧、李宗仁、程潜、陈明仁等,充分尊重历史客观真实性,又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出发,有所选择、剪裁、超越。导演赵继烈认为,战争进程及态势经由人物关系而获得展现是一种最好的方式。片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或首次披露的史实,如青树坪惨败,又如毛泽东在长沙起义过程中给程潜的信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史实与意蕴的结合上还原了“大追歼”进程的战况史实,又为观赏造就了新鲜感,提高了影片的思想深度。作品在战役和事件的选择及剪裁上富有分寸感,对于敌我双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相当生动鲜活。全片约有十分之一篇幅为激战场面,战争场面的安排富有节奏,从青树坪到衡宝战役,一直以渐进的方式不断设计“小高潮”。影片在悲与壮、大与小,乃至胜利与失利的关系上,很艺术地克服了同类型影片创作中往往可能出现的顾此失彼倾向,“四大块”结构框架从质与量上都传达了“南线大追歼”恢弘的历史风貌。(编辑:曾奕琦) 
1993年
1990年
1989年
1987年
1986年
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寇驻山西派遣军司令白川中将正在部署新的屠杀中国抗日军民的计划,收到一封东京陆军省急电,调他秘密返回日本。八路军太行总部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为截击白川,命令侦察队长罗北岳率部直插敌后,潜入太原城进行侦察。在地下党的协助下,侦察队获悉,敌参谋长岗村打算为白川公开举行欢送会,另外,掌握核心机密的保安处长山下霸占军妓秋江,经常去秋江那里寻欢作乐。侦察队被汉奸刘德贵发现,但罗北岳遇险不惊,直奔秋江往所,告诉她,她的丈夫在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反战同盟,并动员她协助活捉山下。秋江打电影把山下骗来,被罗北岳活捉,山下供出了日军机密,并帮助罗北岳脱险。新任司令岗村,对山下产生了怀疑,白川却为山下极力开脱。白川告诉山下,仍按原定时间撤离太原。为防狡诈多变的白川逃脱,八路军决定兵分两路截击。白川果然使金蝉脱壳之计潜逃,但罗北岳早有准备。在白川乘汽车驶往军用机场的途中,罗北岳率八路军骑兵从天而降。经过一场殊死战斗,八路军首先捉住了白川的女儿,罗北岳为保护她而负伤。躲在附近的白川和妻子目睹此情此景,自知难逃法网,从隐蔽处走出投降。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没有逃脱正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