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力

有片源
2012年
2000年
导赏:“我的生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这是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一生伟大贡献的深情写照。电影《詹天佑》由上海电影集团和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联合摄制,由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执导,讲述了我国铁路建设先驱詹天佑,在清末民初积贫积弱的艰难岁月中,发奋图强,披肝沥胆,为建设中国铁路拼搏终生的感人故事。影片成功塑造了一批以詹天佑为代表的民族脊梁的光辉形象,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是一部充分体现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的荣誉。詹天佑先生修筑铁路,不仅要克服技术上的困难,还要抵抗帝国主义对工程的阻挠,这双重矛盾奠定了影片弘扬科学精神与爱国主义的主题基调。影片的修辞,从影调到调度、从景别到剪接,都呈现出“十七年”传统美学风范。影片开头,高山上几声大爆炸后立即出现壮阔的施工场面,以及出事故的紧张场面,导演用恢弘的视听风格处理这些场景,既展示了主要矛盾,又营造了历史人物的雄浑气概。片尾,詹天佑抱着病躯独自登上长城,面对雪后白色的世界,遥望无尽关山,发出一声浩叹,崇高的境界感染着每一位观众。《詹天佑》在铁道部的支持下摄制,耗资2000万元,场面宏大,逼真地还原了我国近代历史场景,具有史诗质感:隧道中衣衫褴褛、挥舞铁锤镐的铁道工人,充满岭南情调的詹天佑故居,长堤畔的大花艇,练兵场上一千多位装备整齐的新军,总督府、海参崴会议中精致的装潢……在全剧组人员历时三年的不懈努力下,国产传记电影《詹天佑》向詹天佑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致以了崇高的敬意。(编辑:曾奕琦)
1995年
导赏:根据《广州日报》新闻报道改编的电影《广州来了新疆娃》以维族男童阿不都与亲人在广州走失后的遭遇作为故事主要情节进行讲述,通过廖阿婆、记者司徒洁、新疆驻广州办事处工作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接力相助”,阿不都最终与母亲重逢回到家乡,是一部反应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广州市民热情包容的作品。在《广州来了新疆娃》中,男童阿不都的命运有几次明显的转折。由于和两个不法分子打牌被讹钱,阿不都的表哥逃走,留下了他独自面对陌生的城市。通过捡钱包和把玉雕还给失主,编剧刻画出阿不都内心向善的一面,痛斥了想要将未成年人引入歪路的不法分子们。编剧通过市民“接力”的形式设置了阿不都在逃离不法分子掌控后得到的救助情节,东朗村的廖阿婆和廖阿公把他接到自己家照顾,其他村民也将事件报告给了《广州日报》,报社则派出了记者司徒洁来看望阿不都,并在找寻他家人过程中带着他游玩和学习,将他作为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不幸的是,司徒洁的丈夫突遭车祸去世,但她依旧强忍悲痛为寻找阿不都家人而奔波,表现出了新闻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舍小家的牺牲精神。通过新疆驻广州办事处工作人员对阿不都口音的判断,逐渐缩小他家乡的范围,为最终找到他家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片中所呈现的,《广州来了新疆娃》这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展现了社会和人性中热情向上的一面,也抓取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判,彰显出人文关怀,为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编辑:方舟)
1988年
1985年
剧情:  30年代的北运河畔,柳巷村种瓜把式柳梢青青和她的女儿眉子是户侠义人家。眉子自幼丧母,与武艺高强、身怀绝技的父亲相依为命。她对同村的教书先生吴镰一片痴心,但却怕自己的"火"命克了吴镰的"水"命,不敢吐露真情。她常常捧着挂在脖子上的那把刻有"火命忌水"的铜锁,怨恨自己命不好!一次,她堵截了人贩子花子金的"放鹰"船,从船上救出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花三春。眉子掩饰住内心难言的痛苦,亲自替吴镰与花三春操办婚事,促成吴镰与花三春的姻缘。花三春是花小金的女儿,她从小受不良环境的熏染,泼辣妖媚,好逸恶劳。但她聪明灵俐,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的爱情。为此她执意拒绝做大恶霸龙头少爷的九姨太。和吴镰的结合,使她得到了从前所享受不到的家庭温暖与幸福。三春有了身孕,眉子格外地照顾她,经常到吴家帮着做事。没想到,这却引起了三春的误解,她怀疑眉子和吴镰是"明来暗去藤缠树",大耍泼劲,恶语伤人。为这,柳家和吴家断绝了来往。此时正值抗战前夕,运河两岸风云滚滚。吴镰立志投笔从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他用练武方式团结群众,三番五次恳求柳家父女把武艺传授给乡亲们。柳家父女以大局为重,放弃前嫌,两家终于和解。吴镰从事地下活动,整日早出晚归。三春怀疑丈夫有了外心,便暗中盯梢。一次,吴镰把一位伤员刚刚藏到柳家瓜棚里,敌人便追踪而至。眉子掩护伤员迅速转移后正欲离开瓜棚,花三春跑来闹事,硬要眉子还她吴镰。情况紧急,眉子急中生智,将三春打昏后藏到草垛里。敌人冲进瓜棚,为掩护三春不被敌人发现,眉子临危不惧,只身与敌人拼死搏斗。三春在草垛里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终于明白了真情,又悔又恨,发誓一定要报答眉子。花子金为报失女之仇,杀气腾腾闯进柳巷村。眉子寡不敌众,被花子金抓住。危急关头,花三春救出眉子,并将计就计,杀死企图侮辱她的人贩子贾二哈。花子金见女儿背叛了自己,恼羞成怒。花三春大义灭亲,举枪打死了作恶多端的父亲,自己也不幸惨死在花子金的冷枪下。北运河滚滚东流。眉子站在河边,望着翻腾的河水,她拽下脖子上的铜锁,把它扔进河中。她将开始自己新生活。  
1979年
剧情: 1947年,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在鲁西南歼敌九个半旅,继续向大别山挺进。敌军长白建业三次电呈蒋介石欲与我军决战,他分兵两路在汝河两岸北追南截。为了争取时间,我军决定炸掉过河时极为累赘的大炮。太行旅炮团团长周大明不明战略意图拒绝炸炮,被旅长方军撤职。一夜血战,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与当地游击队会师,建立了人民政权,军中一个叫来弟的姑娘当上了方家坪的区长。方军找到了分别15年的母亲,得知妻子已死于白匪手中,女儿红伢也被反动派抓去卖了。白建业下令封山,企图在冬季把我军困死在大别山上。在刘邓首长的带动下,我军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在大别山扎下根来。周大明在方军的批语指导下,逐步理解了毛主席的战略思想。1948年春,大反攻的时刻到来了。在来弟动身侦察敌情前,方妈妈意外地发现她就是红伢,可未及相认,来弟就出发了。我军节节胜利,白建业临阵退缩。他假意命亲信郑奇元抵挡我军,自己却率部逃跑。来弟识破白建业的诡计,立即赶回部队报信,途中身负重伤。弥留之际,她向周大明报告了敌情,并拿出15年前妈妈临就义前留给她的一只耳环。周大明猛地想起长征时自己救过的一个叫红伢的小女孩,此时才明白来弟就是方军的女儿。他刚想把这些告诉来弟,来弟已含笑瞑目。周大明率部直插白建业撤退时必经的黑狮口,他们炸断悬崖,以一个团的兵力截住了敌人两个机械师。这时,方军率大部队及时赶到,全歼了敌军。白建业狼狈地化装后钻进棺材逃走了。方军抑制住无数战友和亲人的牺牲给他带来的巨大悲痛,豪迈地说:“我军挺进大别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我们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