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

Yi Jiang

有片源
2004年
1992年
导赏:《中国人》通过这一波澜壮阔的叙事,深刻展现了新的历史时期下,党和人民之间那种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该片由才华横溢的青年导演穆德远匠心独运执导,携手资深表演艺术家李保田领衔主演,汇聚了一众实力派演员。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城市危机与救援的纪实作品,更是一曲当代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讴歌了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电影的主人公钟强市场由李保田饰演,他瘦削干练的外形、略带苦相却充满智慧与坚毅的面容,颠覆了以往影视作品中市长形象的既定模式。他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塑造了一位性格反差鲜明、风度翩翩且极具领导魅力的干部形象,他说实话,办实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凝聚人心与力量。特别是在“万人围攻市政府”的震撼场景中,李保田以精湛的演技,营造出一种超越言语的信任与依赖,极具感染力。而“市长急赴塌方现场”的片段,更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李保田通过一系列紧张而流畅的肢体动作,如奔跑中紧握大哥大焦急询问、不慎从玻璃门摔出的瞬间,不仅生动刻画了市长在危机面前的果敢与忧虑,也深刻传达了其对人民安危的深切关怀。李保田的表演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角色背后的复杂情感与坚定信念,为新时期改革开放背景下领导干部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艺术探索与借鉴。《中国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艺术探索与创新的又一里程碑。影片以现实中的引滦入津工程为背景,是反映引青济秦等水利工程建设生活的主旋律佳作,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与触动,为同类题材影片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这种“新”并非仅仅源自于引水工程这一题材本身打破了传统架桥铺路等常规市政建设的故事框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影片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那份不可分割、相互信赖的情感纽带,以及这种信赖如何成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编辑:明慧)
1991年
导赏:《过年》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后北方中国农村民俗生活的家庭剧情片。以优美、流畅的画面,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向观众展示了一副真实、亲切的生活画卷。通过一个农村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折射了社会中的种种人情百态,反映了商品经济进入中国家庭后引起的矛盾与变革。影片改编自美一的舞台剧《大年初一》,沿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主要故事的发生时间在24小时之内,地点集中在程家老房子,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即大年初一吃团国饭,借用程家老两口的视点,线性地将叙事展开,戏剧冲突接二连三,最终推向高潮。影片中的每个典型人物都被一众“戏骨”塑造得传神和到位。李保田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贴切传达了一个父亲内心的喜怒哀乐,以及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给他带来的无奈痛苦。赵丽蓉的表演更是精彩,宛如一个真实平凡的农村老太。片中的程母将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慈爱、包容刻在眉间,将生活的忧愁和不甘咽在了肚子里,凭借此片获得了1990年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奖。葛优饰演的大女婿反面形象鲜明,是虚伪的化身,他的表演默诙谐,为影片带来了一定的喜剧效果。六小龄童饰演的大儿子程志是一个老实本分但家庭疏离的形象。丁嘉丽的表演也相当出彩,她饰演的是泼辣户的大嫂,成功地塑造出了很多人心目中势利又长舌的亲戚形象。梁天饰演的小儿子程远,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展现了年轻一代的迷茫和不安。简简单单的一顿饭,使得心怀鬼胎的子女们丑态毕露。大家族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不堪一击。真正让他们齐聚一堂的,还得是那盘大菜--钱。本片是中国第一部同期立体声故事片,在中国电影技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东北农村的民俗展现得很到位,使影片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同时,本片的全明星阵容和春节题材,也可以看作是国内贺岁片的“鼻祖\",但是相较于其后《甲方乙方》之类的以娱乐为目的的\"贺岁片\",《过年》也是一部“反贺岁”电影,没有采用大欢喜的结局,对现实社会和被金钱扭曲的人性被有着批判的介入姿态。将戏剧性与真实感相结合,严肃尖刻地捕捉再现了时代风貌,逼近了生活的真相,是部引人深思的悲喜剧。(编辑:路明慧)
1990年
导赏:1990年上映的电影《离婚合同》深入探讨了婚姻关系的酸甜苦辣,情节设置独特,角色塑造生动鲜活,影片展现了诙谐幽默与情感深刻并存的独特气质,饱含生活韵味,令人印象深刻。影片色调温暖而鲜明,场景设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叙事上则张弛有度,开场就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两个人的情感现状,点出影片主题:两个人因为住房紧张,离婚后却不得不同住与一个屋檐下,因此签订了一份特殊的“离婚合同”。这一设置增加了情节的戏剧性与内在的矛盾张力,而这一纸合同更成为两人的情感线索贯通影片始终。影片既有轻松幽默的喜剧桥段,两人插科打诨、针锋相对的拌嘴吵架让观众感受到婚姻生活中那真实且琐碎的烟火气;刘流闹出的一系列笑话也令人忍俊不禁:跟踪宁娃时情急之下骑走路边的摩托,却被警察险些带走;屡次打电话捣乱经理和宁娃的约会,伪装成服务员的模样进来送水,利用名字的谐音梗;被宁娃在护肤品里做了手脚,在公交车上出丑等。影片亦不乏深情动人的情感冲击,宁娃和刘流经历种种后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最终面对面坦诚内心,却发现为时已晚,将情绪氛围推向高潮。影片不乏笑与泪的节奏把握使得影片既充满令人愉悦的娱乐性,又不乏对婚姻和情感关系的深入思考。《离婚合同》的角色塑造鲜活生动,演员阵容也出色地诠释了各自角色。冯巩饰演的刘流有些大男子主义,生活随性散漫,却有难得的细心体贴和深情之处,在离婚后的单身生活中仍对宁娃有难以割舍的情感羁绊;任梦饰演的宁娃性格强势,泼辣精明,敢爱敢恨,在追求感情和事业的新生活中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终于领悟到自己内心真正在乎的人原来就在身边。无论是激烈的争吵拌嘴、还是深情的对视,两人之间的情感转变通过生活片段悄然展现,通过情绪的累积和叠加,使观众对于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有目共睹,亦对婚姻中的酸甜苦辣产生了共鸣,同时亦传递了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人的爱情观念。(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