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溪

有片源
2016年
2013年
2011年
导赏:《西藏班》讲述了辽阳市一中开设西藏班,丁柳元扮演的班主任艾老师像疼爱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照顾藏族学生的感人故事。影片以老师和藏族学生们为主线,真实反映出“汉藏一家亲”的民族深情。在片中,导演设置了丈夫为援藏干部,妻子是内地西藏班班主任的角色关系,通过“进藏”和“不进藏”两种状态,展现了这个小家庭对西藏地区以及藏族同胞的帮助和关爱。导演用大篇幅描绘了班主任与藏族学生们的关系,通过解决学生格桑不遵守学校规定、将患水痘学生们接到家中照顾、帮助达瓦缓解思乡情等情节构建出班主任一心为学生的形象。为了使班主任的形象更为立体,导演还加大了对她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刻画。家中丈夫援藏远行,正在读书的孩子和有些糊涂的母亲需要她的照顾,但由于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经常忽略她们的感受,家人也多有抱怨,营造出角色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风范。《西藏班》的主创阵容极具看点。导演祝新运曾因出演《闪闪的红星》为观众们熟知,此次他不仅担当导演,还在饰演了校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则出演了班主任母亲一角。曾出演过多部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的丁柳元较好的呈现出角色的状态,收获了观众们不少好评。在叙事上《西藏班》也有一些小的瑕疵。例如为了强调班主任对学生们尽心尽责,设置将患有水痘的学生安置在家中休养,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在剧情上也没有做出过多的交代就引入寻找丢失老人的情节。此外,家中老人的角色时而对答如流,时而糊涂到走丢,状态并不统一没能体现出田华的表演魅力,成为一大遗憾。(编辑:方舟)
2010年
导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由“兄弟组合”赵小鸥、赵小溪共同执导,以多角度叙事手法、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通过描述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突发感受,揭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情节设定上注重生活中“巧合”引发的连锁效应,其中,由郑昊饰演的贾大伟买床垫回家途中,一个从天桥落下的美女恰巧落在他的床垫上,这个神秘女人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另外两组人物关系中,无业人员余太平和张小雷受人雇佣,秘密监视贾大伟的行踪,寻找他出轨的关键证据,贾大伟救助美女的过程也被他们全程记录下来。此外,任天一在刑满出狱后一直在城市中寻找曾经的生意伙伴邱雨的踪迹,这位邱雨也正是神秘女人的男朋友。这部电影很显然受制于投资的规模,在演员阵容和外景选择上并没有什么出彩地方,只能在叙事上有更多的思考。但从全片呈现效果来看,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反而贴近了故事背景中关于“普通人”、“陌生人”的设定,生活中的多种巧合通过不同的人物关系网表述了出来,为看似平常的故事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作为一部小成本影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行为动机模糊和性格单一化的处理令人物缺乏信服力,陌生人之间的关联又过度依赖“偶然事件”的发生,情节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几位演员也没能很好的适应角色定位,使得表演游离于真实之外。影片导演赵小鸥和赵小溪曾共同创作过多部不同题材的电影作品,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两人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描绘,对他们之后的相关题材创作打下了基础。(编辑:方舟)
2007年
导赏:《夜袭》是导演安澜拍摄于2007年的主旋律电影。影片以阳明堡战斗为题材,生动刻画了抗日时期我军奋勇杀敌、不畏死亡的拼搏精神,以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作为影片的核心纽带,为整个民族塑造了关于抗日战争宝贵的文化记忆。影片以展现人性为中心,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显现着人文的关怀。导演没有从民族对立的角度渲染战争期间中日的民族仇恨,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思考战争的合理性。残酷、惨烈的战争剥夺了人们的生命,践踏了人的生存权利与生命尊严,中方所做努力是对自身安危与民族精神的捍卫,是以人性的高尚情操面对非人性战争的体现。而“独生子不许加入敢死队”的情节则更加体现出我军对生命火种的珍惜、对每个平凡家庭的守护。在人物塑造上,本片突破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模式,人物伟大而不高大,因为他们都来自平凡人与普通人之中。陈锡联不仅具有足智多谋、决断敏捷、牺牲精神等常规的英雄式人物性格,同时也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与粗矿、孩子式的浪漫与顽皮。影片正是通过巧借军火、脚踹侦察排长等细节,展现他实实在在、活生生的那一面人物形象。交叉蒙太奇的使用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叙事张力。敌军借助自身的空中优势接连对我军展开空袭,将士们心中的愤怒燃烧到了极点。此时影片通过交叉蒙太奇,将视线拉至两个年轻人和一个姑娘身上。他们偷偷潜入阳明古镇,观察着日军的行动。他们神秘的身份为影片埋下疑点,直至整个夜袭计划确定,他们情报人员的身份才揭露在观众眼前。明暗两条进攻路线交叉进行,一直通向战争的胜利。(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