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

Liya Tong

有片源
2023年
2021年
导赏:当刘伟强团队将镜头对准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病房里结满水雾的护目镜时,无数观众在黑暗中与2020年的寒冬重新对视。《中国医生》与其说是灾难类型片的技术突围,不如说是对全民创伤记忆的一次集体缝合——那些被防护服包裹的躯体,终于有了具象的面孔与温度。在武汉解封第7天就率队进驻疫区的主创们,面对的不仅是空荡的长江大桥,更是尚未结痂的城市记忆。在血肉之躯的塑造上,影片刻意消解了神性光环。朱亚文饰演的陶峻会在救治失败后躲进楼道猛踹氧气瓶,易烊千玺的杨小羊在感染瞬间本能地蜷缩成胎儿姿态,这些未被英雄叙事规训的脆弱时刻,恰恰构成了医者祛魅的珍贵切片。而当李晨将患者遗言誊抄在处方笺上时,那些颤抖的笔迹已超越戏剧设计,成为生者与亡灵对话的介质。这种粗粝的真实感,在张竞予院长吼出“把ECMO留给年轻人”的残酷抉择时达到顶峰——抗疫史诗的宏大叙事,终究要落在具体生命的取舍天平。影片最动人的力量,恰恰来自对专业技术近乎教徒般的敬畏。当观众看见袁泉为俯卧位通气患者调整体位时精确到厘米的指尖力度,听见朱亚文脱口而出的“氧合指数低于150考虑VV-ECMO”时,这种技术信仰产生的庄严感,远比任何煽情台词更具说服力。在生死交织的叙事迷宫中,新生儿的啼哭与ECMO的嗡鸣构成复调。金仔夫妇的故事线看似游离于医疗主线,实则是导演埋设的镜像装置——当孕妇在负压手术室诞下健康婴儿时,隔壁病房的监护仪正划出心电静止的直线。这种生与死的并置叙事,在杨小羊感染后隔着玻璃描摹新生儿轮廓的场景中达到情感沸点,暴露出灾难面前生命最原始的渴望:让死亡成为延续而非终结。作为首部获得国家卫健委深度参与的现实题材电影,《中国医生》注定要承担超越艺术本体的重负。当镜头扫过防护服背后“武汉加油”的稚嫩笔迹,当方舱医院广场舞的韵律与ICU的死亡倒计时形成蒙太奇碰撞,影片悄然完成了从个体叙事到集体记忆的转化。这种转化或许牺牲了某些艺术留白,但当百年后的观众透过这些影像触摸2020年的温度时,会记住的不仅是疫情数据,更是护目镜后的汗珠如何凝结成历史的琥珀。(编辑:婧怡)
导赏:《1921》聚焦革命时代的热血群像,叙事重点紧紧围绕着中共一大的筹备和召开展开,集中截取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后以上海为中心的详细史实,采取生活化和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影片细致描写了参加一大13位代表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他们平凡的一面,使得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让观影者在沉浸式观影过程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广泛认知、深刻体验和价值认同。《1921》是对建党题材电影的一次新探索与新升级,剧本、剪辑、摄影、美术、声效等各部门创作独具匠心,展露出新主流电影的新风貌。在叙事中,三条线索徐徐展开,一条是李达、王会悟具体组织一大会议;二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三是日本政府派遣特务跟踪在上海的日本左翼激进分子。三条线索分别建构了三个悬念:一大会议能否顺利召开?马林能否顺利参加一大会议?日本人会否破坏一大会议?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悬念感也随之层层递进。谍战、动作等多种类型片元素的整合使用为影片增添了紧张气氛,加快了叙事节奏,共产党人面对从警察到特务,从青帮到巡捕结成的反动势力同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动诠释了“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光芒万丈”的铿锵誓言。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所言,“黄建新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尤其是节庆献礼片,不仅能够赋予自己或其他导演以相对自由的艺术创作氛围,而且能够在项目运作中较好地整合必要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和艺术智慧,填平三者之间一直存在并且很难消弭的落差,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部影片在叙事等表述方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的路径。(编辑:方舟)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导赏:电影《唐人街探案2》作为中国本土侦探电影的续篇,不仅在风格上继承了前作的精髓,更在内容和深度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这部作品巧妙地将中国侦探元素与国际化的背景相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侦探大赛。在这部影片中,王宝强和刘昊然再度携手,化身为“唐人街神探”秦风与唐仁,踏上了解开连环杀人案的征程。与第一部相比,这次他们面临的对手更为强大,来自全球各地的侦探高手齐聚一堂,各显神通。这不仅为故事增加了紧张感,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世界侦探文化的丰富多彩。《唐人街探案2》并非单纯追求喜剧效果,其内核是严谨而缜密的推理。陈思诚导演巧妙地运用了悬疑推理与喜剧元素,使得电影在保持轻松幽默的同时,又不失紧张刺激。从色彩到造型、动作到音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标签性,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神探搭档秦风与唐仁,形成了一种互补性的、差异性的组合。邋遢大叔唐仁与体面小鲜肉秦风的形象反差,使得这一组合更具看点。他们一文一武,性格迥异,却能够在关键时刻相互弥补,共同揭开真相。这种互补性特征,不仅构成了这系列电影的稳定组合,也为我们展示了侦探搭档的多样性和可能性。除了精彩的推理和幽默的喜剧元素外,《唐人街探案2》还承担了文化输出的责任。影片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风水、中国功夫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导演陈思诚通过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如《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考,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编辑:婧怡)
导赏:《超时空同居》由雷佳音、佟丽娅领衔主演,徐峥、陶虹、于和伟出演,苏伦作为导演兼编剧,讲述了一个奇幻穿越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陆鸣和谷小焦因一个时空错乱事件意外同住一屋,陆鸣来自1999年,谷小焦则生活在2018年。两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从初见的尴尬到逐渐培养出深厚情感。影片以轻松幽默又不失深意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一个独特世界观设定下,一对欢喜冤家的开放式结局爱情故事,也围绕时间这一维度进行了关于人生选择和机遇的主题探讨。本片情节极具戏剧张力,不仅有“爱情还是面包”的传统两难抉择,还结合了穿越题材中经典的“祖父悖论”,并且设置了女主角与20年前后同一男主角之间的奇特三角恋。多重元素让故事看点十足,在此基础上编剧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性,并最终导向了正能量的价值观,让男女主人公做出了善良和真爱的选择。此外,本片在视听表现上巧妙利用了色调对比来突出不同年代的特点,1999年的场景以偏暖色调呈现,带有怀旧的味道,而2018年则用偏冷色调来寓意现代商业化社会的冷漠。影片中的剪辑技术也极具匠心,通过时间的交错展现和空间的转换,使得两个平行世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明晰地交代了本片的时空设定。《超时空同居》已取得9亿元票房的好成绩,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爱情喜剧片,在人物及关系设计上推陈出新,对穿越这一套路进行了创意变奏,基于世界观设定展开丰富的想象,带领观众进入两种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生,在叙述爱情故事的同时,深入展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编辑:曾奕琦)
2015年
导赏:《唐人街探案》是陈思诚影视IP系列的奠基之作。该片于2015年上映,一经上映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影片故事以唐人街为故事背景展开,以时间为主线,人物关系为辅,讲述本应在泰国旅游的秦风,意外卷进黄金失窃案,自此,天才侄子与蠢萌舅舅的神探组合开启他们的探险之旅。电影采用了传统的推理元素,并且融入了现代特效与喜剧色彩,将推动故事的发展以及视觉效果巧妙进行结合。在角色塑造方面,王宝强和刘昊然的组合让人眼前一亮,惊喜满满。看似乐呵的唐仁却总能在推理的关键时刻提供有效线索,多了一份与外表形成反差的沉稳,也让不少观众把“Q”的人选锁定在唐仁身上。智商与情商都在线的天才少年秦风,在整部影片中的推理部分演绎的出神入化,与唐仁角色之间的对手戏增加了影片的幽默氛围。除了主演之外,陈赫和肖央的角色也可圈可点,他们上演了一堆中外组合的欢喜冤家,各怀心思向对方发难,他们的对手戏贯穿始终,不仅推动剧情的发展,还顺理成章的带出影片的动作画面。二人夸张的演技成为不可忽略的亮点。电影中除了融入动作和喜剧元素之外,整个推理逻辑十分完整,从推理和致敬的角度,秦风去泰国想看的书是《暹罗连体人》,在破案中提到的歌野晶午的《求道者密室》,正是靠着这个找到凶手是提前潜伏在房间的密室杀人。以及最后追踪“李”的踪迹用了记忆定格推理联想福尔摩斯。影片中多出体现了致敬的元素和整个推理的严密性,最终破案由无数细节组成到最后完成了闭环。《唐人街探案》收获了8.23亿票房,影片不仅为侦探爱好者们提供了全新的内容模式,也从电影中带给观众一些哲学反思,没有单纯意义的好人和坏人,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最后思诺的笑以及背后的含义:人性的两面永远让人细思极恐。电影一经播出,展现了众多泰国的人文风景,描绘了东南亚热情的氛围与环境,对促进中泰的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