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

有片源
2011年
导赏:电视剧《武林外传》自2006年开播以来就收视长虹,引领了国内情景喜剧的新高峰,由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版以剧版为基础,从五年后的同福客栈切入,讲述了一个以“买房”为线索串联起来的危机故事,保持了人物原有的语言风格,在服装、造型、美术、影像形态等方面都大幅提升,温馨、有趣、充满喜感。让粉丝群体感到惊喜的是,电影版交代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剧中人物的结局归宿,如佟湘玉和白展堂、郭芙蓉和吕秀才都终成眷侣、完美收官。正如导演尚敬阐述:“喜剧有娱乐功能,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但这不意味着要耳提面命地把说教搬出来。”电影《武林外传》沿用了一贯在喜剧中“借古讽今”的叙事手法,其中主要矛盾不再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起,而是设置了跌宕起伏的叙事线索,拓宽为一个腐败的官员化身富商,想方设法拆迁钉子户、收购七侠镇整个河西地区所有的房地产资源,开发一座旧城并借机大炒房价,引发了一群有志之人保护家园、维持正义之举。主题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社会关系,成为关乎所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症结所在。作为一部动作古装喜剧,本片影像语言层面营造视觉奇观,大量运用电脑特效,突出了“排山倒海”、“葵花点穴手”等招式的震撼效果,从而增强可看性与观赏性。又如一开场,祝无双轻功飞跃七侠镇,镜头跟随她穿过河流与闹市,升降格镜头的运用赋予这个段落在视觉上跳跃的节奏感,移动镜头的大量运用和快速剪辑也有利于营造紧张的环境气氛。电影版《武林外传》实现了从偏重语言叙事电视媒体到偏重影像叙事电影媒体的改编创作,为这个ip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编辑:曾奕琦)
剧情: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全力以赴发展农业,可当地因为历史原因造成山林被大量砍伐,生态失衡,不仅百姓吃水都成问题,保山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旱面前,尽管杨善洲带领地委全力组织抗旱,可如果不是一场大雨,保山几乎颗粒无收,已经准备收手要救济粮了。虽然侥幸保住滇西粮仓的称号,但杨善洲意识到改变环境势在必行,要扭转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他下定决心自己当“龙王”。秘书贾祥是杨善洲身边最亲近的人,一直以来对杨善洲的严苛自律颇有微词,觉得杨善洲不顾家,不但几个女儿没有沾到他的光,就连在乡下的老母和妻子也没有享过一天福,甚至符合条件的妻子办农转非的手续也被杨善洲扣下。贾祥尤其不能理解杨书记工作中对一些小事的处理方法,然而,在一次走访中,当老百姓请他带杨书记接受磕头以后,贾祥的心灵受到震撼,他把杨善洲作为了自己人生的标尺。年富力强的干部牛长平有胆识有主见,杨善洲综合各方条件,在退休前向省委举荐牛长平接任地委书记一职,自己则去种树,还子孙青山绿水。地委全体党员干部请杨善洲为预备党员作领誓人,以这样一种特殊方式作为送别,贾祥就是宣誓的新党员中的一名,他立志象杨善洲一样,做个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人。杨善洲两袖清风,只带走了办公室里一盆自己栽种的雪松盆景和一幅中国地图。杨善洲终于回到施甸乡下的家,家中老母妻子一直由大女儿照顾,也因此,大女儿当年放弃学业,杨善洲对大女儿心生歉疚,将希望放在外孙阿昌身上,嘱咐他好好念书,承诺供他读大学。因为父亲不顾家,性格刚烈的二女儿与父亲产生隔阂,满以为退休后的父亲可以多些时间照顾家人,可得知父亲退休后还要上山种树,父女间误会更深了。杨善洲着手做上山的准备,将百姓召集起来,以山林入股的形式,顺利建成大亮山林场,十八岁的少年周波从这一天起,将自己的命运与大亮山与杨善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山垦荒的日子是艰苦的,艰苦环境下的快乐更加珍贵。杨善洲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心生欢喜,可毒草却几乎毁掉他们的期待。尽管杨善洲不眠不休找到解决办法,依然蒙受上山后第一次巨大损失。为弥补损失,杨善洲决定种植经济果木,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为早日还上贷款,从那天起,他开始走上街市,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在他的带动下,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贾祥定期上山送报纸,发现杨善洲人在山上,可心里却牵挂着关注着山下的一切。在山上种树的日子单调而艰苦,有些人走了,更多人还是留了下来。周波从一个懵懂少年渐渐成长,巡山时抓住几个烤红薯的孩子,杨善洲得知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是民办老师流失,设法将相关部门干部共同邀约上山,解决问题。此举却将二女儿彻底激怒。二女儿是偏远山寨的老师,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为两地分居烦忧,父亲解决了七十个民办老师的指标却不肯为自己打一个电话,二女儿与父亲之间越发不可调和。牛长平升任省领导,上山看望杨善洲,发现林场环境与杨善洲给他描述的完全不同,牛长平决定,给林场建房修路。新房建成,路也修好,山上种满了树,时间过去了十七年,这期间杨善洲老母亲去世,外孙阿昌考上大学,二女儿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了理想的学校,也终于理解了父亲对她寄予的期望和爱。周波女友家提出要周波下山才肯结婚,杨善洲做出决定,送周波和另一个患有风湿的场工下山,并祝愿他们生活幸福。周波携新婚妻子上山,杨善洲放心了,这个十八岁就上山的少年已经有责任有担当。杨善洲将林场交接给周波,放心地下山,这一去,他再没能回到他付出全部心血的大亮山。
导赏:《饭局也疯狂》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中联华盟在2012年联合出品的贺岁喜剧片,导演尚敬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犀利的现实洞察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饭局大战”——众笑星扮演身份各异的12个“食客”在12个小时内围绕形形色色的“饭局”发生各种爆笑故事。在片中饰演“掌柜”的刘桦介绍说,“这部影片菜品丰富:性感美女、名利纷争、金钱圈套、幕后交易、情欲纠缠、动作场面,更多的是喜剧,足以令观众眼花缭乱。” 本片的导演尚敬,是国内著名的情景喜剧导演,他执导过多部电视剧和电影,其中《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电视剧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饭局也疯狂》中,尚敬继续延续了他的喜剧风格,但在电影制作上力求创新和突破,他选择了与编剧俞白眉合作,台词对白少了些“文痞”味道,但剧情推进中多了矛盾冲突。各种意料之外意想之中的大事小情此起彼伏,层层布局拆局,“饭局、情局,骗局、困局、死、迷局”,最终局未散,酒已凉,各人命运已经被乾坤大挪移版改变了去向。饭局,应以解馋之用,但中国人却将饭局文化延伸开来,它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饭”退于次,“局”的作用被无限扩大,人们怀揣着各种目的,让各种所谓“饭局”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万种风貌。《饭局也疯狂》,就是要以“饭局”探社会百态,窥人生百种,一整个“饭局”下来,胃没有什么感觉,心却百味陈杂。(编辑:路明)
导赏:电影《堵车》由阿年执导,以其开创性的叙事手法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具备一种疯狂与特立独行的气质。这部影片既是对都市生活的深刻剖析,又是对现代人内心疯狂的一次大胆展现。《堵车》通过几条不同的线索,将人物、情节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都市生活的万花筒画卷。导演阿年筹备五年之久,在这部作品中大胆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使得影片在叙事上独具一格。影片人物散发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疯狂劲头:罗生门为爱疯狂,发条为梦疯狂,花样为钱疯狂,年华为家疯狂,橙子为美好疯狂,洛丽塔为自己疯狂,一休为生命疯狂。这种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极致展现,使得影片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影片的演员阵容豪华,吴镇宇、倪大红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为影片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吴镇宇在影片中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导演阿年为这个角色设计了大量类似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对白,他都很好地表演了出来。另一大看点飙车戏,吴镇宇也是亲身上镇,在动作场面毫不逊色。除了演员和叙事上的创新,《堵车》在影片类型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它将爱情、动作、奇幻、悬疑和黑色幽默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这种多类型混搭的手法,使得影片在风格上更加多元和丰富,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独特的观影体验。(编辑:颜诗雨)
2004年
剧情:  自古以来中国的云南省以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马帮就像今日的汽车,在山路中将背上的货物运往各地。“茶马古道”因此而得名。   本纪录片的拍摄重点位于云南、四川、西藏境内的横断山脉。它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连接在一起,平均海拔为二千五百米以上,其中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梅里雪山三大山系形成三个峡谷,而且山巅终年积雪。因为南北山势,亚热带的季候风可以进入峡谷中。这里形成的独特自然气候,森林、水资源极大丰富,由亚洲的动、植物博物馆之称。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傈僳族已居住了上百年近千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从峡谷中流过,源头是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这个神奇的地区被人称之为“香格里拉”。而拍摄的“茶马古道”就在这个神奇的地方穿行。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内的原著民族便是影片主人翁。   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从外边来的人,只能仰视他们、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   今天人类对资源、生存环境有了新认识,生态的平衡、生存的和谐引起许多的思索。你生活的快乐还是忧伤是挥之不去的情结。但愿香格里拉地区能给你一点启迪。圣洁的梅里雪山,康巴人在高原草场引吭高歌,惊涛拍岸的怒江峡谷中,基督堂里传颂着四部的和声,碧罗雪山、怒族人的春来声、织布声,孩童们的嬉戏声,淹没在夕阳的炊烟之中。自信、祥和、愉悦,是那里原著民族的灵魂。
2001年
导赏:电影《昨天》是由张杨自编自导的剧情片。片中人物均为真实姓名并由本人出演。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视觉表现手法增添了真实感和在场感,展现了回忆与遗失,张杨不只是在拍镜头前的他,更是在拍包含自己在内的一代人,献给已经消逝的昨天。影片风格鲜明而独特,复调叙事结构以不同视角立体地折射了心路历程,大量的长镜头和自然光以纪录式的形式呈现时而平静时而破碎的现实生活,带来纪实感的同时创造了一种真实而亲密的氛围,金色光晕与暖色影调营造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溯;象征和隐喻如“龙”、“蚂蚁”、“精神病院”等元素的运用亦耐人寻味。演员本人的自述、父母的心声和朋友的采访以多视角试图让我们对他的人格构成和精神世界加以了解,以“众人眼中的他”和“自己眼中的我”两个维度进行审视,众人的非议与最后的离开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荒芜与毁损,回应他在白炽灯下反复呢喃的“我只是个人”的哀默与诉说,而在高潮时刻以剧场的结构提示观众进行抽离,再次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边界,独特的间离效果发人深思。张杨在关键时刻放慢了节奏,以便观众更深入地感受他陷入塌陷的内心世界,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一如片名,《昨天》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生的选择和挥散不去的遗憾,男主角也在不停离开和告别。与儿子一起穿紧身牛仔裤、坐在草坪共饮啤酒、画下列侬的头像买磁带是父亲笨拙的爱意,父子关系的对调是亲情炽烈与疏离的矛盾体,但自我的封闭无法言说对归属感的渴望;暴雨中固执地行走是过剩青春的发泄,对人生和自我追寻却因失踪的质问而再次失去意义,认列侬为父从此被送进精神病院再次证明了寻找精神家园之难、信仰重构的无力;天坛面对回音壁的呐喊,他一直都在追寻自己内心的答案。失控的兽性和孩童般的天真矛盾又异常和谐地集聚在他一人身上,邪恶之物的沾染是精神世界的空洞与失落的不良后果,颓然的自我放逐是失控无望的人生。黄昏的地平线上再次出现他骑车飞驰而下的身影,张开双手拥抱世界与风,这次他终于获得了绝对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编辑:刘若能)
2000年
导赏:“非常夏日”的片名看着很青春,但实际却是一部对艺术风格有着独特探索,也颇具类型观赏性的国产悬疑犯罪片。这是第六代电影导演路学长的第二部作品,取材于《北京晚报》对一则见义勇为事件的真实报道:一个男青年以他独特的方式帮助警方,抓住了两名在全国流窜作案的连环杀手。导演路学长为这个故事增添了曲折的情节和细枝末节,讲述了一个男孩在遇到女孩被强攀时没有及时见义勇为,而后深受良心谴责,执著地寻找女孩和追寻凶手,最后完成自我心理从矛盾摇弱到坚强成长的故事。主要内容不在集中于强奸案本身,而在落在这案件以外的目击者的视角,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青年人物形象,用导演的话说,是“表现一个天性胆小、性格懦弱的人如何去寻找他的自尊的这么一个变化”。潘粤明饰演本片的主角时只有24岁,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这也是他第一次参演院线电影。在电影资金、制作均遭遇多重困难的拍摄条件下,奉献了精湛的演技。影片开头,潘粤明生动演出了因性格怯懦而遭遇情感危机的角色状况,到影片最后被绳子绑住双手,仍然纵身跳到车前怒吼出来那句“我宁愿被你撞死,也不愿被你吓死!”,把这个善良的社会青年被激发出的正义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拯救他人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潘粤明表演的多层次、爆发力和对心理活动细腻刻画,让观众从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完整的成长弧光。他凭借这部银幕处女作获得第七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非常夏日》这部带有探索性质的影片,改变了以往描写犯罪影片的戏剧模式,融进了更多的人文情怀,也在增加电影的类型化和观赏性上做了许多努力。影片上映于1999年,可以看作是对90年代青年电影的一次总结,也能看到第六代中国电影导演向商业、娱乐片转型的破冰演练。(编辑:路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