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东

有片源
2023年
陨石江湖
陨石江湖

制片人/

导演:郭海涛/
类型:剧情/
2022年
捞世界
捞世界

导演/编剧/

导演:谢晓东/
预告播放
2016年
走出尘埃
走出尘埃

导演/

导演:谢晓东/
主演:秦勇/冯波/
播放正片
2013年
2012年
2010年
导赏:《我是植物人》是王竞导演现实主义影片风格代表作。以“知假、造假”为题材,披露医药行业的黑幕乱象,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悬疑、惊悚、励志、成长等元素,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波动和心灵慰藉。电影借助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叙事结构。女主人公俐俐知假、造假,而后反被假药所害,再到最后揭露造假罪行、承担罪罚,在戏剧漩涡的核心处完成了自我救赎。男主人公刘聪,原本是一个专注于偷拍与炮制吸睛花边八卦的娱记,随着主线事件的深入发展,他逐渐蜕变,成长为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朱莉与刘聪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张力,刘聪是朱莉失忆后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两人在假身份的掩饰下建立起了真实与纯粹的情感联系。王竞导演运用了快速剪辑和画面虚焦等技巧来营造氛围。当俐俐在方臣药业为小芸调查“因非他命”案件时,导演多次运用快速剪辑,如在领导办公室窃取文件时,既要担心同事发现,又要时刻留意领导是否返回。这些段落通过商业化的拍摄手法,增强了影片的紧张感,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片中大量使用的虚焦镜头具有模拟主角主观视角、风格化表现以及营造紧张氛围等多重含义和作用。如故事开篇,刘聪潜入俐俐的病房偷拍女明星时,意外发现了沉睡三年的“植物人”俐俐。导演此时采用虚焦处理,模拟俐俐的主观视角,镜头从清晰转为模糊,透过她的眼睛审视整个病房,真实展现了角色的主观感受,还象征着俐俐心理从“迷茫”到“清晰”的转变。“植物人”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即人体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我是植物人”字面意义上指女主角俐俐因受到不合格药品的毒害而陷入植物人状态。从隐喻层面来看,“植物人”象征着一种心理困境,暗示着一种自我认知和觉醒的过程。俐俐此前“知假、造假”,是缺乏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集中体现。她在昏迷三年苏醒后才开始逐渐找回自己的记忆和身份,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她个体生命的救赎,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警示和启示。(编辑:明慧)
2009年
2008年
导赏:《一年到头》以春运为背景,将“回家过年”这一中国人特有的情感纽带作为主线,通过几个普通人物的命运交织,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矛盾和人性的光辉。陈刚饰演的张国栋,是一个典型的小包工头形象,他勤劳朴实,为了生活奔波,虽然有些神经大条,造成了一些麻烦,但不失善良和责任感。白老师是退休的中学校长,典型的城市知识分子,他温文尔雅、受人尊敬,内心孤独渴望亲情。李家梁,农村出身的主治医师,身陷职业医闹,想要回家为老人过寿受阻于妻儿,其形象立体而真实。影片用寥寥几个角色,勾勒出了一幅跨越多行业的群像画卷。在轻喜剧电影的表层之下,蕴含着诸多引人谴责与深刻反思的社会现象:无良装修队违背信用与职业操守的行为、农民工辛勤付出后却难以讨回薪资的辛酸、混淆视听的职业医闹事件、医药行业内部关于奖金与回扣的不正之风、学生升学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以及空巢老人孤独无助的生活状态……呼吁在春运时节众人归家的时刻,社会道德与优良品质也回归到大众身边。导演王竞在《一年到头》中精心编织了一个多线索交织的叙事网络,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面临各异境遇的角色汇聚一堂,巧妙地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情节安排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并穿插着诙谐幽默与讽刺批判的元素,成功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在时空、故事线的转换上,王竞导演多次利用相似的元素——如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巧妙地将不同场景、不同人物的故事线连接起来,使得画面转换流畅自然,充满动感。当包工头张国栋与农民工兄弟“文明讨薪”成功后,燕京日报记者为他们拍摄的合影,下一秒出现在外科大夫李家梁所看的燕京日报上,两条原本平行的人物线索因此交汇,充满巧思。此外,影片部分场景还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真实捕捉了新千年春运期间的壮观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股汹涌澎湃的回家大潮之中,与每个归心似箭的旅客情感共鸣。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属于每一个在春运路上奔波、渴望回家的中国人的深情篇章。(编辑:明慧)
梦之队
梦之队

编剧/

导演:唐丹/
主演:刘磊/翟克寒/王译/
类型:剧情/
筑梦2008
筑梦2008

策划/

导演:顾筠/
类型:运动/纪录/体育/
导赏:《筑梦2008》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影片采取多条线索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五个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中国人民准备2008年奥运会过程的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既有宏大的时代特征,又具备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体现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在庞大的叙事结构中,细节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五个故事的细节清晰可见:张大妈为建设奥运场馆而进行拆迁,由开始对老房子的不舍落泪到怀着忐忑和期盼开始新生活,张大妈一家代表的普通生活的人们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影片的拍摄进程,七年时间,从小小婴儿长大成为已经明白奥运会为何物的小学生。孩子的成长象征着家庭和国家的希望,奥运会的日渐临近,也使得高大妈一家切身感受了七年,也盼望了七年的梦想慢慢变成现实。鸟巢是为奥运会应运而生的标志性建筑,在辉煌与赞叹的同时,它的制造过程却鲜为人知。对于建筑领域的人来讲,不管是设计者还是建造者,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着自己头脑中的构想一步步落实为图纸,再一点点拔地而起,形成流传后世的宏伟建筑。影片记录了从2002年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奥运会主会场设计方案开始,到落地的全过程。运动员的梦想只属于赛场,也只能在赛场上实现。而在光荣与梦想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领奖台上的荣光总是很短暂,实现梦想的过程漫长曲折,而且布满荆棘。摄影机一直关注着体操运动员,从会偷偷哭着想家的小女孩,慢慢长大,咬牙忍着伤痛坚持训练。残酷的选拔淘汰,镜头里的小运动员从几十个变成十个,从十个变成三个。不是每一个人都足够幸运能够最终站上梦想的舞台,但纪录片用胶片为她们纪录下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追梦年华。奥运会精彩赛事与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默默奉献的人们,影片选择最具视听震撼力和观众吸引力的安全保障部门作为重点故事来表现。英姿飒爽的特警,经过一项项体力、脑力的严格训练,在未来的奥运会举办期间,与可能出现的恐怖分子斗智斗勇,最终保障奥运会的安全顺利进行。他们的工作在这几年中都与奥运息息相关,但同样也是他们,将会因为工作而很难有机会观看奥运会比赛。平衡这种矛盾的心理动因,就是对奥运的梦想和热情。 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细节的力量,更值得赞叹的是在这四个有情节、有人物的小故事中,该片还穿插了吉祥物评选揭晓、奥运会志愿者接受培训、疯狂英语的李阳普及英语、罗格参观“鸟巢”、张艺谋到“鸟巢”踩点等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筑梦2008”这棵大树的枝叶甚至枝叶上的脉络。奥运会不仅是世界的期待,中国申奥成功,人们脸上的笑容,振臂的欢呼,更是中国民族自信的体现。影片用七年拍摄时间获得了长度,用丰富的线索和内容获得了广度,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节获得了鲜活度,用梦想的主题和构筑梦想的努力付出获得了深度。《筑梦2008》不仅展现了普通市民、建筑师、运动员、教练、安保人员等各类人群实现各自梦想、筑造中国人共同的奥运梦想的过程,它同时也承载了摄制组全体创作人员的梦想。2008年的这个春夏,在奥运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中国人正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最朴素、最火热的情怀。用近17万尺的胶片素材,用真实的画面告诉世界,每一个普通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或许正是纪录片的力量。(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