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义

有片源
1988年
1983年
剧情: 秋天的早晨,何鸣和阿芬这一对勤劳的中年夫妇,载着满筐猪娃,摇着小船向镇上驶去。梁溪镇的早市繁荣而喧闹,玩蛇人颈上的大蟒,说书人口中的"七侠五义",茶楼上演评弹"十美图"的大海报,吸引着镇上的人们,更吸引人的是镇上新盖起的影剧院。老人们感叹地说:想不到梁溪也有了大戏馆。黄昏,阿芬边煎鱼边哼着锡剧,何鸣悠然地拉着二胡伴奏。青年炳昌带来消息,于主任的表弟、文化站的王站长要出任影剧院经理了。阿芬对丈夫说自己对此不感兴趣。何鸣是个曾三次当过支书,又三次下台的干部。不久,公社党委书记周大田决定由何鸣担任影剧院经理,何鸣表示自己不愿再当干部了。周大田做了许多工作,撤销了对何鸣的一切处分。何鸣终于同意担任经理,并与周大田订立了"约法三章"。何鸣上任后,公开张榜招工,许多人送来了礼物。考场上,何鸣用巧妙的办法退掉了所有的礼品,择优招进了职工,引起了于主任等人的强烈不满。市剧团来参加影剧院开幕式时,何鸣在食、宿、交通等问题上遇到了严重的障碍。影剧院开幕之夜,公社干部的家属们拥塞在门前,站在远处的阿芬看到何鸣和周大田订立的"约法三章"并未能真正实行。阿芬要回家了,何鸣也跳上小船,要送妻子一程。小船艰难地穿过布满大小船只的河道,驶向月光碧水的太湖。此刻,周大田站在桥头,眼中噙着泪水,望着这天地间仿佛飘然无羁的一叶小舟,望着这一对甘苦相知的夫妻渐渐远去。
1982年
导赏:《如意》将镜头聚焦在特殊历史时期中的个人,呈现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夹缝中的爱与愁,让我们重新寻觅到失落已久的美好人情。“这里只坐着一个六十岁出头的没有文化的男人,一个质朴到极点的厚实晶澈的灵魂;但正是他,却使我心中充溢着诗情画意,鸣响着黄钟大吕,饱吸着露气芳香,升华着纯真的人性美。这就是我们摄影机将要对准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黄健中导演是把玩意象的诗人,“朝霞与夕照,秋草与冬雪,垂柳和湖水,天鹅无声地划破水面湖面上孤独的游船和船上吹出的箫声——一对恋人最后变成一个孤独的吹箫者...这些都是流动的意象,而且反复咏叹。”他在影片一头一尾设置了两组非叙事的情绪蒙太奇段落,为影片赋予了悠悠诗情。开头,耸立的教堂,教会的铜钟,古建筑上一只只屋脊六兽,旋转的中世纪式的路灯,沉闷的雷声里几乎倾圮的玫瑰窗,接着是墙头上正在觅食的鸽子被一只走过的猫惊起,绮纹跑出屋,手忙脚乱地收拾晾晒在院子里的被单,雨点打在玻璃上,缓缓流下,如同泪痕,石义海站在窗前闷闷地抽烟、沉思,组合镜头传达出风雨欲来而大楼之将倾的危局感。影片结尾,石义海抱着那柄定情的如意阖上了双眼,在他走马灯般流转的梦里,绮纹在耀目的暖阳里整理容妆,像含羞的美丽新娘,腿部残疾的女学生扔掉了拐杖,小孩子在深深的草地里笑颜烂漫,绮纹逆着夕阳从远处走来...石义海弥留之际的梦是明媚的,阳光铺满了每一帧画面,而当梦境的温柔逐渐消散,现实却是一片清冷——他在石灰色小屋中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幻想与现实的对举,为影片涂抹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遗憾与苦涩。(编辑:王梓苡)
1976年
1963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东风
东风

演员/

导演:广布道尔基/
类型: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