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琨

Bingkun Cao

有片源
2024年
2023年
导赏:电影《三大队》改编自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影片讲述的了程兵带领的三大队在办理一起恶性案件的过程中导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被判入狱。出狱后依然坚持追踪逃犯,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的故事。《三大队》动人之处不仅与银幕上以程兵等人为代表的人民警察坚守善之信念,将保障人民安全放在个人得失之前,不遗余力千里追凶的故事相关,同样与原著作者深蓝的非虚构故事中真实存在的拥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警察密切相关。在剧本创作方面,影片前半段采用警匪片的类型手法,重点在于描述查找线索的过程。后半段则采取公路片模式,程兵一路追凶,不断遇到各种人物,受害人父亲的鞠躬,老同事的劝阻,都让程兵更加坚定追凶的决心。最终,小徐因为爱情、马振坤因为妻子、廖健因为孩子、蔡彬因为胃癌,放弃了追凶,唯有程兵带着执念走到两鬓斑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独自一人,孤勇者甘愿选择潜隐底层,侠义寻道,虽力有不逮却矢志不渝。青山在,人未老;少年壮志,中年无悔。这正是对新时代平民英雄的群像塑造和美学张扬。在影片结尾,昔日的战友想象般地从程兵面前走过,他们并未对程兵报以英雄回归般的欢呼,而只是一如往常的简单称呼。超现实的场面调度在程兵走到十字路口并在斑马线前驻足而结束,镜头随即拉升,车水马龙的街头因为程兵的坚守而多了一份秩序与稳定。电影在角色塑造上,人物各有特点,可圈可点。陈创作为一个父亲颤抖的手,愧疚的心,即便只有几分钟的戏份,也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王骁从意气风发满怀抱负的警察,到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无奈,他将生活的无奈与经历的沧桑展现的淋漓尽致。高叶也有让人惊喜的表演,从漂亮的妻子到共患难的老板娘,潦草的发型,发黄的面容,随意的穿搭却体现了最真挚的感情。张译在对人物的刻画把握细腻,单手扛水桶的,将手包夹在胳膊下,都反复琢磨如何更加贴近真实警察的生活。影片没有华丽的辞藻与修饰,全程从真情实感出发,向人民警察的坚守与信念致敬,最终《三大队》收获7.09亿的票房。(编辑:王晶)
2022年
导赏:由大鹏执导并主演的现实题材喜剧电影《保你平安》,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探讨了谣言对人的危害,以及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影片表面是喜剧,实则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严肃的社会议题。编剧苏彪指出,谣言从无到有的过程充满荒诞感,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喜剧,但其底色却是悲凉的。一个已故的人被虚构的恶性谣言所抹黑,她自己已经不可能再为自己辩白,如果不是魏平安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人物出现,只能任由谣言四起,面临被人挖坟掘尸的命运。而死亡和墓地等沉重元素的加入,也让谣言的危害显得更加深刻和沉重。影片的另一个深刻层面是对人性的探讨。魏平安的坚持,尽管看似无力和笨拙,却在过程中展现了他的善良与责任感。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辟谣”的喜剧,更是对“做一个正直的人”这一永恒主题的反思。大鹏通过这个角色,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网络暴力和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坚守,而他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对善良与正直的呼唤。但在处理这些沉重话题时,影片并未采取简单的“黑白分明”的方式来讲述,而是通过荒诞的谣言链条与滑稽的情节,在荒诞中发人深省。深刻的现实主义与喜剧元素的结合,不仅使得影片在情感上能够触动观众,还让影片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达。在魏平安为了韩露洗清冤屈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无力感中找到自我价值,以及在世俗与困境面前,如何保持心底最初的良知与善意。虽然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喜剧,但却让不少人感动得泪流满面。电影所传达的真实与深刻,在面对社会和网络暴力时的无奈与痛苦,以及主人公的坚守,都深深触动人心。(编辑:颜诗雨)
2021年
导赏:《超越》是郑恺担任监制的第一部电影,影片以专业运动员的退役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曾获奖无数的“百米飞人”郝超越在经历人生转型后陷入低谷,通过与昔日挚友的再聚被唤醒热血回忆,并重新振作,实现自我超越的故事。电影不仅展现了运动员在退役后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身体发福、经济困难、婚姻问题等,还通过郝超越与吴添翼之间的师兄弟情深,探讨了误解、冲突和最终的和解,展现了情感的真实表达,让观众深感共鸣。影片通过郝超越的经历,探讨了运动员在职业生涯结束后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挣扎,以及他们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重新找回自我。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讲述主人公从低谷到巅峰的耀眼光芒,本片大量采用闪回手法,聚焦巅峰到低谷的颓废。画风一转,曾经神采飞扬的郝超越,居然变成了,嘴里叼着牙签,腋下夹着公文包的市侩发福的中年男人。曾经与现在交叉,蒙太奇剪辑更凸显肉眼可见的鲜嫩与油腻,这个对比足够让观众感受到了差别。虽然整部影片充斥着激扬的旋律与氛围,细节之处也有诙谐与欢乐的热闹,但《超越》更像是一台时光机,它带着观众走过一个人的一生,见证了郝超越的巅峰与低谷,看到了他为梦想拼搏的努力,也理解他面对生活难处的妥协。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从不缺乏并肩作战的朋友,曾经在短跑上意气风发的郝超越,从没有把梦想垫在桌脚下的牛铁驹,哪怕一次比一次摔的更狠也要一直向前冲的谢小芳。他们彼此温暖、彼此支撑。电影把这种稳固的情感,从年少时一直延绵到中年时,仿佛大家还在尽力包圆当年的情感,还可以一起吃饭喝酒,可以一起贫嘴出丑,牛铁驹还喜欢着谢小芳,吴添翼还仰慕着郝超越,好像什么都没变,却什么都变化了。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烟花的瞬间绽放象征了体育运动员耀眼而短暂的职业生涯,用痛仰乐队的《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作为背景音乐,与这段的情绪、气氛也是相得益彰。没有人永远是冠军,但永远有人是冠军。似乎道出了运动员的现状和竞技体育的残酷,荣耀与成功的背后有着别人看不到的心酸与泪水,为了梦想拼尽全力或许是最好的结局。《超越》不仅仅是赛道上的短跑比赛,更是人生转折点上的超越;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是要超越自我。从《前任》系列的初出茅庐到《跑男》被冠上综艺咖的头衔再到出演本片,超越也仿佛是郑恺自身的一种突破与成长,是对他自我成长与感悟的见证和超越。(编辑:王晶)
2019年
导赏:《铤而走险》是由资深监制曹保平携手青年导演甘剑宇共同打造的一部充满挑战与创新的黑色犯罪片。两代犯罪类型片导演交相辉映,不仅能看到曹保平犯罪类型的黑色风格视觉体验,同时导演甘剑宇在人性层面灌注于其中的巧思。该片不仅在剧本创作上耗时两年,精心编织了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更在演员选择上大胆突破,让大鹏、欧豪、李梦等明星颠覆以往形象,共同演绎了一场围绕“金钱”交易展开的紧张刺激的“狗咬狗”戏码。在离奇绑架案的结构下,在冷冽、黑色、人狠话不多的气质下,有温情底色和人性拷问铺垫于其中。正如影片的英语名字“Vortex”——旋涡,整个事件就像一个越来越大的旋涡,将越来越多挣扎的人吞噬到漩涡之中,人物抉择和转变,也成了最大看点。欧豪以其冷峻的外表和深邃的眼神,完美诠释了夏西这一复杂且极具威胁性的反派角色。大鹏饰演的刘小俊,则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逐渐成长为敢于面对自己错误的英雄,其角色弧光的转变令人信服。《铤而走险》以其独特的“毛边”质感,即那些未经精细打磨、保留原始粗粝感的细节,以及影片所展现出的“狠劲”,即深刻揭示人性阴暗面与犯罪残酷性的勇气,深深打动了观众。其视觉风格呈现出一种“野蛮生长”的生命力,这既体现在对重庆山城独特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上,也体现在对色彩、光影的大胆运用中。灰暗的色调、狭窄的空间、以及不时穿插的雨景,共同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充满张力的氛围。同时,甘剑宇在叙事节奏的把控上也展现出了不凡的功力,通过快速的剪辑、紧张的配乐以及突如其来的剧情反转,使影像不断刺激着观众的神经,既符合犯罪类型片的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编辑:明慧)
导赏:《被光抓走的人》集科幻、爱情和喜剧等类型元素于一身,叙事轻盈而流畅,但它对当代爱情关系的解剖绝非隔靴搔痒,而是于嬉笑怒骂间完成了一场对人情人性酣畅淋漓地拷问。影片的定位是一部软科幻。一道神秘的白光抓走了一些人,科学家们对“被光抓走的人”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只有那些拥有真爱的人,才有资格被光抓走,而留下来的,都是已经不爱或者假装相爱的“失败者”。在这个概念预设下,董润年导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深入探讨了都市中那些真假难辨的“真爱”,试图揭开爱情背后隐秘的真相。影片的主题是高度抽象和哲学化的。董润年导演构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假定舞台,让四组人物——一对看似恩爱却面临感情危机的中年夫妻、一对因家长阻挠而无法结婚的小情侣、一对正在办理离婚的都市夫妻、以及一个有着难言之隐的小混混——带着背叛、怀疑和偏执等复杂情感轮番登场。在“白光”这个沉默的审判者面前,人们被置于一个无法选择的绝境,那些未经风雨的爱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考验,曾经的温情瞬间板起面孔,人性的光明与黑暗渐次暴露。面对审判,四组人物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武文学选择了“胆怯”,试图通过自我欺骗来维持原有的世界观,向外人表演与妻子的恩爱;李楠选择了“探求”,通过寻找和自我放逐来面对人性的不可靠;筷子选择了“拒绝”,尽管痛苦地接受了审判的逻辑,却也选择通过自我毁灭来表达自己的决断;刘佳一则选择了“蔑视”,她完全否定了任何对她进行审判的外部力量,勇敢地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生活。影片以软科幻的外壳,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世界通过一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方法,对所有人的生存做出了某种“审判”,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面对那个“后审判”的世界?未来的某一天,当拥有真爱的人被神秘力量抓走,剩下的情侣、夫妻和那些自以为拥有真爱的人该如何自处?是碍于情面千方百计自证“爱”,还是自感幻灭而毁掉对方?在现代性的情感阴云笼罩之下,你会羡慕那些被光抓走的人吗?(编辑:王梓苡) 
导赏:《决胜时刻》是黄建新、宁海强执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故事圆心,讲述了国共和谈、渡江战役和政治协商会议三件大事,同时穿插了毛泽东主席的日常生活片段。不同于《建国大业》这种编年史式叙事影片,导演黄建新坚持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手法,在《决胜时刻》用更多的角色和附着的情感来描绘一段中国人民的精神史。如同影片的英文片名《MaoZedong1949》所凝练的内容,编剧何冀平在这部作品中从不同视角描写毛泽东主席,通过各个维度,拉近当代观众和伟人的距离。与以往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不同的是,影片虚构了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三个小人物警卫员陈有富、播音员孟予、小战士田二乔,以他们的视角从侧面勾勒出了伟人温情有趣的一面。这些角色的命运与毛泽东主席发生直接的关系,也影射出时代的波澜壮阔,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人格魅力。《决胜时刻》提供了新的创作理念,在演员表演风格上追求生活化,对服装、道具精益求精,打破了过往传统主流电影脸谱化、说教式的模式和创作困境,走出了一条叫好又叫座的市场化之路。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所说:“《决胜时刻》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文献的影像再现,更是对历史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艺术想象,在这方面,本片的艺术探索弥足珍贵。”在影片结尾部分,经过4K修复后的开国大典历史影像资料第一次以彩色超清画质出现在大银幕上,真实还原了当时现场的所有细节,也成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编辑:方舟)
2018年